茶树根系形态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2016-07-05 10:19吕永康徐月瑶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665000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局海南57800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相互关系

吕永康,徐月瑶(.云南农业大学 热带作物学院,云南 665000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局,海南 57800)



茶树根系形态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吕永康1,徐月瑶2
(1.云南农业大学 热带作物学院,云南 665000 ;2.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局,海南 572800)

摘要:针对采集于海南省的37株茶树植株标本,对其根系状态与植株生长发育相关性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状态可分为“垂直根系”、“倾斜根系”、“L型根系”三种类型,茶树植株根系生长势:以“L型根系”状态的根系生长势为1,则“倾斜根系”为1.34,“垂直型根系”为1.45;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以“L型根系”状态树冠生长势为1,则“倾斜根系”状态为1.43,“垂直型根系”状态为1.81;茶树植株茎杆粗(直径cm):以“L型根系”状态茎粗为1,则“倾斜根系”状态为1.43,“垂直根系”状态为1.85。首次揭示了茶苗种植时,根系植入土壤的状态对茶树植株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新建茶园或换植茶树时的五点建议,为提高茶树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树栽培;根系形态;植株发育;相互关系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充分说明植物根系生长与植株生长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根系旺盛生长对树冠生长的重要性。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根系的生长状态与植株生长及茶树寿命不无关系,纵观老茶区生长着的几百年、上千年的人工栽培古茶树,除茶树生长的自然大环境和植株生长的小环境比较优越外,凡古茶树都有旺盛生长的茶树根系,而且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态都有明显的垂直向下的主根(1~3枝直根)。深入土壤深处的直根是决定其能够生存数百年仍保持生长旺盛的决定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我国建立了许多专业化生产茶场,发展了数百万亩现代茶园,种植了大量的茶树,至今30余年,部分茶园就进入了衰老期。目前已经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茶场开始进行茶树换植改造,预计今后每年将有数万亩衰老茶园将面临淘汰改造换植。

2006年前后,笔者在云南省普洱市茶区一处新修公路旁塌陷的茶地边采集到7~8株茶树活体标本,观察这些茶树标本茎杆有粗有细,最大的和最小的直径竟然相差一倍以上。细看茶树根系情况:茎杆粗大、长势旺盛的茶树都有垂直向下生长并且粗壮的根系,而茎杆纤细、长势较弱的茶树根系基本上是接近水平横向生长,根系状态呈现类似一边顺的“L型”。再观察该茶园其他茶树,也存在不同粗细、生长状态不同的茶树。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状态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2015年11月,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换植茶树的方式改造一片老茶园,笔者观察已经挖掘出来的茶树植株,其根系生长状态与植株生长发育情况与云南的发现一致,遂采集了植株较完整的茶树共37株,对茶树根系生长发育状态与植株生长发育状态相关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据此提出了今后新建茶园或换植茶树时的五点建议,为提高茶树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材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材料来源

材料来源于海南省白沙县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四队2号园地,茶树品系:云南大叶、海南大叶、水仙。种植时间:1983—1984年,茶园面积:2.25 hm2。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查

该茶园因部分茶树树势渐弱、鲜叶质量下降、经济产量低而被改造,茶树约在2个月前就已经被挖出,并重新开垦了台地。挖出的茶树已经半干,但叶片还在茶树枝上,可以看出树冠长势,多数茶树根系已遭损坏或根系与树冠分裂。故研究材料是从中找出根系和树冠都比较完整的植株(共获得37个较完整植株)进行分析研究。

1.2.2 测试分析

(1)按照茶树根系的生长状态将茶树植株分为三类:a.垂直根系(主要根系或主根接近垂直向下生长的茶树植株)见图1;b.倾斜根系(主要根系与主杆方向呈15~30度角倾斜生长的茶树植株)见图2;c.L型根系(主要根系接近水平生长的茶树植株)见图3。

图1 垂直根系

图2 倾斜根系

图3 L形根系

(2)其次用钢卷尺分别测量各类根系根茎处直径(cm)。

(3)目测评价茶树根系生长势、树冠生长势。根系生长势分1~5级,1级最差,5级最好;树冠生长势分1~5级,1级最差,5级最好。茶树根系生长状态与茶树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测试、评价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呈“垂直根系”状态的茶树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表

表2 呈“倾斜根系”状态的茶树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表

表3 呈“L型根系”状态的茶树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表

2 结果分析

2.1 茶树经济生产年限

该茶园茶树于1983—1984年种植,至今有31~32 a树龄,经济生产年限为28~29 a(以3 a后投产),茶园投产还不到30 a。进行换植改造,茶树经济生产周期缩短,增加了种植成本。该茶园属于未老先衰型茶园,一般认为茶树栽培经济年限为40~60 a。

2.2 不同根系状态对茶树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1至表3可看出,根系不同生长状态对茶树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影响很大,分析如下:

(1)根系不同生长状态对茶树植株自身根系生长势的影响。目测结果显示:呈L型根系生长势平均为2.9级(生长势中下、较弱);呈倾斜根系生长势平均为3.9级(生长势中上、是L型根系平均生长势的1.34倍);呈垂直根系生长势平均为4.2级(生长势最强、是L型根系平均生长势的1.45倍)。

(2)根系不同生长状态对茶树植株茎杆直径的影响。测量结果显示:呈L型根系的茶树茎杆直径平均值为5.4㎝;呈倾斜根系的茶树茎杆直径平均值为7.7㎝(是L型根系的1.43倍);呈垂直根系的茶树茎杆直径平均值为10.0㎝(是L型根系的1.85倍)。

(3)根系不同生长状态对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的影响。呈L型根系的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平均值为2.1级(生长势较弱);呈倾斜根系的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平均值为3.0级(生长势中等,是L型根系的1.43倍);呈垂直型根系的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平均值为3.8级(生长势中上,是L型根系的1.81倍)。

2.3 茶树根系生长状态的形成原因分析

茶苗栽培有多种方式,不论种植实生苗还是扦插苗,定植茶苗时,茶树根系植入土壤的种植方式可归纳为“垂直根系”、“倾斜根系”和“L型根系”三种状态类型。垂直根系种植时茶苗根系植入土壤方式为“个型种植”(实生苗)和“倒Y型种植(扦插苗);倾斜根系种植时是将茶苗根系靠种植沟一侧似“<型”植入土壤;L型根系种植时是将茶苗根系按倒呈“L型”种植或“倒T型”种植。各个茶场种植茶树只注重了茶苗的成活率,并不知茶树后期的生长发育会是什么结果。通过本测试研究发现:后期成年茶树根系生长状态是前期人工栽培茶苗时形成的。几种栽培方式形成的成年茶树根系状态从上述标本已经得到证实。

3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人工栽培茶树存在三种根系状态:垂直根系、倾斜根系和L型根系。茶树植株根系生长势:以“L型根系”状态的根系生长势为1,则“倾斜根系”为1.34,“垂直型根系”为1.45。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以“L型根系”状态树冠生长势为1,则“倾斜根系”状态为1.43,“垂直型根系”状态为1.81。茶树植株茎杆粗(直径):以“L型根系”状态茎粗为1,则“倾斜根系”状态为1.43,“垂直根系”状态为1.85。成年茶树根系的生长状态是由茶苗栽培时根系的入土种植方式决定的。以垂直植入状态的植株根系发达、茎最粗,冠幅最大,树冠长势良好;根系倾斜植入状态次之;而根系L型种植植入状态的最差。 因此得出茶苗种植以根系垂直方式种植的茶树更能获得良好生长势和延长经济生产寿命的结论

4 建 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新建茶园或换植茶园时提出应该注意把好下列“五个”环节的质量关:

(1)把好种茶园地土壤、环境选择质量关

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可以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优良的生长条件,是茶树茂盛生长的基础,优良的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是造就百年古茶树的先决条件。

(2)把好茶树优良品种选择及培育良种苗木质量关

茶树优良品种综合表现良好,而且具有健壮的根系,是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根本保障,发展新茶园或改造换植老茶园,要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茶树品种,并培育健壮苗木,这是发展茶产业的根本保障。

(3)把好茶园开垦质量关

开垦茶园是为茶树根系生长发育创造更好条件的生产措施之一。种植茶树一定要开挖种植沟,种植沟深度50㎝以上,保障茶树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宽度在60~80㎝,单行种植窄一些,台面宽度应在2 m左右,平地可直接开沟,坡地必须挖台地。开垦时自下而上,表土回沟,茶行要求按照等高线水平设计,宽窄不一时,开垦岔沟调节。台面要求“大弯随弯、小弯取直”。挖好的种植沟,任其风吹日晒雨淋,待下一年雨季来临前,自上而下整理台面形成台地,等待一个月土壤沉降后方可以种植茶苗。园地开垦是茶树种植的基础措施。

(4)把好茶苗移栽种植质量关

茶苗种植,如前面所述,茶苗根系必须坚持垂直植入土壤,或至少倾斜植入土壤,这样最有利于茶苗成活及茶树将来的生长发育。茶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是茶苗成活的重要环节。有一些茶区采用假植、黄红泥浆根,也是提高茶苗成活率的措施。各种种植方式耗费的工时效率各地按当地实际条件进一步研究,以便制定合理的种植报酬。

(5)把好后期茶园管理关

进入茶树成年期,要科学耕作、注重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在茶树生长季节,实施浅耕,冬季离开茶树茎杆30㎝外深耕改良土壤,尽量避免损伤茶树根系。增施有机土杂肥,促进成年茶树根系生长发育,保障树冠生长茂盛,延长茶树经济生产周期。

参 考 文 献

[1]骆躍平.茶树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陶仕科,王兴华.云南大叶茶建园及苗期管理技术[J].中国茶叶,2009(2):22-23.

[3]石伟昌.红黄泥浆根的茶苗移植成活率高[J]. 中国茶叶,2015(1):26.

[4]熊飞.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J]. 中国茶叶,2014(12):23.

[5]项先志.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中国茶叶, 2014(4):32.

文章编号:1002-0659(2016)02-0018-04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主要吕永康(1957-),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生产、科研工作。E-mail:1210242491@qq.com

猜你喜欢
相互关系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辅导与创作的关系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关系的探讨
女性参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