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电企业降低管理线损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

2016-07-05 01:06
电力与能源 2016年3期

沈 捷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上海 200072 )

对供电企业降低管理线损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

沈捷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上海200072 )

摘要:整个电量损失是根据一次变电所关口表电量的总和用户电度电量的总和相减得出的,然后求出百分率即为线损率。要控制线损率指标必须从技术、管理两个渠道入手。线损率是衡量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从最直观的操作性强也是影响较大的管理线损入手,采取相关措施,提出优化方案,降低电能的损耗,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电网;电量损失;线损率

造成线损的原因有很多,有人为可控因素,比如: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也有人为不可控因素,比如:天气、环境、经济原因。降低技术线损,比如:改进规划建设耗时耗力巨大,目前也相对比较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降低管理线损入手,减少管理上的漏洞,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

1管理线损存在的问题

1.1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形势日益严峻

供电企业反窃电环节把关不严,新的窃电技术层出不穷,造成用电秩序不规范,存在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一方面窃电行为呈现职业化、多样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传播销售窃电器材,并且使用广泛,反窃电工作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新窃电设备能够轻松攻破多数防窃电系统,给反窃电工作带来新的困惑。新型的窃电模式均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对反窃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已经发现的高科技窃电手法主要有:

(1)利用高频干扰智能电表窃电。“大功率信号发生器” 发射无线电波,频率为400~470MHz和760MHz两种,其信号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在强干扰条件下,智能电表不断复位或死机,不能正常计量。

(2)利用强磁铁窃电。强磁铁是恒定磁场,这种窃电不动铅封,不用打开表箱,强磁场导致电能表内电流、电压互感器铁心饱和,致使电能表失流或失电。这种窃电方式主要针对内部有采样CT多功能电表。

(3)利用改动电表内部参数窃电。智能电表相当于一台专门用于计量的计算机,当通讯口令被破解后,“黑客”就可以通过电表的红外口修改电表内部参数,达到窃电的目的。

(4)利用高压互感器内部遥控器窃电:高压互感器在带电运行时,常规用电检查难以实施。窃电分子在高压互感器内安装遥控装置,远程遥控高压互感器电流分流或错相,窃电手段隐蔽。

(5)利用二次电缆窃电:二次电缆内植入微信窃电器,远程控制窃电。目前发现的二次电缆窃电主要有分流与错相序两种类型。

(6)利用接线盒窃电:接线盒在计量系统中普遍应用。针对接线盒的窃电越来越多。目前查获的接线盒窃电追补电费为1 000万元。

(7)利用改动电表内部元件窃电:私自更换电表内元件的窃电方式很多。最近查获的主要有改采样电阻、加装遥控器、更换CT(有些CT内置微信遥控器)三类。

其中以利用高频干扰智能电表、强磁铁和改动电表内部元件窃电最为常见。

高频信号主要干扰电表内部数字回路,影响芯片正常工作。其工作原理见图1所示。

图1 高频干扰智能电表窃电的原理

强磁铁主要干扰电表内部互感器,影响互感器正常输出。运行正常的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受到强磁铁影响,电流值由5.50变为0.30A,电量损失约94%。强磁场会影响电能表中大多数的元器件,例如:猛铜电阻、电流互感器、核心的电子器件等。当磁场强度达到强度0.5T或更大时,电表就会受到干扰。强磁铁靠近表壳将减小功率的测量值,甚至能将功率减小到0。

在改动电表内部元件窃电方面,在电压、电流回路安装遥控装置,改变高压互感器变比窃电原理,分别可实现电流分流、电流反向,电压分压(见图2)。

图2 互感器窃电的原理

用电检查人员到现场后,用户遥控窃电器使电表计量恢复正常,离开后则继续窃电。由于窃电器是常开触点,即便是校验互感器精度,也不能发现。

1.2抄表核收、内部电费复核存在差错

营销管理中,大用户管理较为薄弱。虽然形式上集中管理,但漏洞存在。所谓大用户是相对于小用户而言。一般按电压高低、容量大 小、用电量多少而确定划分。大用户特点是户数较少,但占供电总数量大至80%,甚至更高一些。所以大用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应收电量电费及效益大用户中,应收而未收的电费,即为以线损的形式损失掉。

1.3电能计量表更换校验未跟上

用户电能计量表在使用和更换上存在漏洞,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 、轮换,均可能造成电能损失。

1.4台区关联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选取上海市阳城园92_站变为例,台区线损为-57%。比对SG186系统和PMS系统的用户明细,两者没有差异,从内场系统数据来判断,关联正确。接着再查看用电采集系统关口表三相电流和电压数值也都合格。从内场数据分析没有找到任何造成台区负线损值高的原因,于是现场跟进,进一步发现真正的问题。从阳城园92_站变的阳城路283弄91-94号外围来看阳城路433号,共有94户用户,某公司的出线离阳城园88_站变箱变最近,从近三个月的电量来看,该公司的售电量为25 000kWh,与关口表的供电量数值持平,而此台区剩余的93户用户的售电量也为25 000kWh左右,如果关联确实有误,那么2个台区线损就可恢复到合格范围内。而阳城园88_站变台区的线损高达正50%以上,如果两个台区关联调整后两个台区线损都变成合格的。

营销人员现场查看了进出线及铭牌,该公司错误关联在了阳城园92_站变台区,至此2个台区线损恢复合格。并通知了相应部门修正了SG186系统和PMS系统内的台区信息。因此,关联有误将影响2个台区的线损。

1.5理论计算不体现台区实际情况

理论计算未及时跟上,造成现有下达的线损率指标不尽合理。如前所述,线损率不是—个“常量”,它是随负荷、电网结构等诸多因素的约束的变量,是变大还是变小应该有—个客观的尺度。线损率既不是必然逐年下降的指标,也不是逐年上升的,怎样对变化进行衡量,这就需要进行理论计算,制定出客观标准。

1.6线损管理责任制不够落实

落实线损管理责任制,是完成线损率指标,降低线损的保证。企业将线损指标进行分解后,线损管理工作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班组,而班组在工作中只是捎带管理线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应对措施

2.1加强用户违章用电和反窃电管理

(1)高频窃电查获过程

图3为高频窍电的查获过程示意图。

图3 高频窃电查获过程

1)监测实际负荷,监测并记录实际负荷,用于追补电量;

2)监测CPU状态,监测电表被干扰程度,并实时测量电表误差;

3)监测高频强度,监测周围辐射电磁场强度,并记录起止时间。

(2)强磁铁窃电查获过程

1)监测实际负荷,监测并记录实际负荷,用于计算损失电量;

2)监测磁场强度,监测电表周围磁场强度,并记录起止时间;

3)检查表箱后面有没有划痕;

4)检查表箱后面有没有异物(钉子、墙体)。

(3)改动电表内部元件窃电查获过程

用分析负荷曲线(见图4)。

图4 负荷曲线分析

1)若能采集到一次负荷,可以对比一次、二次电流;

2)现场在线测量高压进线负荷、互感器二次输出值;

3)监测高压进线负荷、互感器二次输出值。

以下列举一个反窃电实例。

某冶炼厂是高供高计专变用户,用电稽查人员一直怀疑该厂非法用电,但是一直找不到证据。在安装了一种新型稽查设备后就收到分流报警,分流位置为10kV高压组合互感器,高压侧A、C相损失电量都超过85%,用电检查人员对该厂停电并将高压组合互感器封存,查获该户在高压互感器里安装的两个无线遥控装置(见图5)。这是用远程定位方法查获的第一户。

图5 改变高压互感器窃电现场

根据反窃电原理和实例可以总结出:

(1)营销部与专业第三方公司进行反窃电降损服务合作。

(2)第三方公司针对供电公司选择的高线损线路和高损耗台区安装专用的反窃电设备和远程反窃电预警平台,对可以用户进行窃电诊断、锁定窃电方式、窃电位置及窃电过程取证等,为窃电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在试点区域逐渐推广。

(4)大力开展营业普查

查处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可根据不同用户和不同用电性质的负荷采用高、低计量箱,加强计量点的管理。加强普查工作,市北公司2013年共维护并修正了13.7万条用户基础信息字段,发现涉及电量、电价、电费的异常问题778个,所有查出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5)做好用电检查工作

通过制定详细的用电检查计划,不定期地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加大力度打击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强化防窃电管理技术手段,使“反窃电” 工作落到实处。

(6)同时加大用电宣传的力度

使人们自觉形成依法、合法 用电。最终形成良好用电环境。

2.2人工与远程抄表相结合

(1)加强人工抄表管理

严格抄表制度,提高月末抄见电量比率,防止错、漏抄、不抄和少抄、估抄等现象,减少线损波动。营销人员在现场抄表时,应仔细核对客户户名、地址、电能表表号、 互感器倍率等基础信息是否正确。特别对新增客户第一次抄表或老客户变更后的第一次抄表,更应仔细核实。如发现问题,应做好现场记录, 待抄表结束后,出具业务工作单及时反映。如发现表计烧坏、表停、表盗、卡字、封印缺损、表计丢失、用电量突增、突减等情况,应告知客户并了解有关情况,做好记录,必要时请客户签字认可。

(2)远程抄表实时监控

加强远程抄表,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采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消缺工作,切实提高采集成功率。从技术层面应利用供电企业负荷管理系统、远程抄表系统、低压综合抄表系统建立四级线损网络监测。

(3)加强抄表核算人员与用电检查人员的联系

固定的工作模式,使抄表核算第一站的用户端接触反馈至用电检查人员的模式常态化。

2.3加强计量管理

及时更换损坏严重的表箱,完善用电计量装置台账。统一管理,通过不定期对用电计量装置检查校验,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减少因计量装置误差引起的电能损耗,提高计量准确率,降低线损。

2.4加强台区管理

加强用电精细化管理。完善基础资料对线路和台区各参数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可将线损管理分台区分级进行考核并落实到各班组,每月各班组可以根据关口表 和抄见电量对线损自行分析,月底时营销部再对线损全面分析,这样既确保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也为台区线损指标提供可靠保证。

2.5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并要认真分析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差距。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当实际线损率远大于理论线损率,则说明管理线损过大,应从“偷、漏、差、误”现象和“抄、核、 收”不到位现象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线损。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线损率的波动情况,及时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和不合理之处,制定具体措施,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建议营销部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建立对微小用户的管理与统计。

2.6建立激励机制

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杜绝人为漏洞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

3经济效果比较

表1统计了市北供电公司2010~2015年6年的反窃电补收的电费及违约金情况。

表1 市北供电公司2010~2015年反窃电成果

窃电用户有和居民用户,以居民用户不同的电表为例

补收电量:

5A×0.22kV×(6×180)=1 188kWh

10A×0.22kV×(6×180)=2 376kWh

补收电费:1 188×((0.617*16+0.307×8)/24)=610.24元2 376×((0.617*16+0.307×8)/24)=1 220.47元

从图6可以看出补收电量与补收电费呈正相关关系,加强反窃电工作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率。

图6 补收电量与补收电费关系图

表2统计了市北供电公司2010~2015年6年的线损情况。

表2 市北供电公司2010~2015年线损情况

从图7可以看出补收电量与线损率呈正相关关系,补收电量增加减少线损率,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率。

图7 补收电量与线损率关系图

4结语

本文通过加强用户违章用电和反窃电管理、人工与远程抄表相结合、加强计量管理、强化台区考核、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和建立激励机制等六方面的措施提高管理线损水平。

线损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率需因地制宜,从多方面入手各部门领导和线损专责人以及各供电所线损专责人参加的置级线损管理网络,并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专项议题随时讨论,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分析研究渠道畅通。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金续增.新编电工电气线路丛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丁毓山,徐义斌,王向臣.电网无功补偿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薛禹胜,许剑冰.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吴安官,倪保珊.电力系统线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5]徐凌燕.张如晶.台区线损管理瓶颈的突破[J].华北电力技术,2010(11):52-54.

XULing-yan,ZHANGRu-jing.Breakthroughofmanagementbottleneckinlinelossofdistribution-roomarea[J].NorthChinaElectricPower,2010(11):52-54.

[6]杨林.宰洪涛.堵塞管理漏洞降低台区线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4):205-206.

YANGLin,ZAIHong-tao.Plugginguptheloopholeinmanagementandreducingthelinelossofdistribution-roomarea[J].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9,19(24):205-206.

[7]慷爱民.基于业务流程的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2.

(本文编辑:杨林青)

Reflection on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Line Loss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SHEN Jie

(StateGridShibeiPowerSupplyCompany,SMEPC,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The total power loss is the subtraction between the primary substation gateway meter sum and the users consumption sum, and the percentage is the line loss rate. The line loss rate can be controlled through both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Line loss rate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for the power sector, and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tart from the most operable and influential management of line loss, take relevant measures,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reduc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Key words:urban power grid; load loss; line loss rate

DOI:10.11973/dlyny201603034

作者简介:沈捷(1981),女,经济师,从事营销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M714.3;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256(2016)03-0398-05

收稿日期: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