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微项目”化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6-07-05 12:13郎佳红郑诗程
关键词:车模赛事竞赛

郎佳红,郑诗程,王 彦,李 丹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学科竞赛“微项目”化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郎佳红,郑诗程,王 彦,李 丹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信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着力加强学科竞赛平台建设,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根据相关学科竞赛特点,实施“微项目”化培训模式,加强对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等流程管理,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学科竞赛;平台建设;微项目;培训模式

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途径,是以竞赛的方法增强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系列化活动。科学、规范和系统化地开展竞赛活动,关键需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化建设学科竞赛平台;二是采用新颖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科学化建设平台、采用什么模式培养人才是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学科竞赛的简要回顾

通过举办相关学科竞赛,给高校创新实践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学校的学科研究活跃起来,积极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1]2000年起普通高校陆续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相关赛事(以下称相关赛事),每年的赛事成功举办,得到了众多高校的关注和积极响应,均取得较好的赛事效果,都为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将来能够更快适应工作所需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实践平台。[2]我校从2005以来,陆续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赛事。因此,能够借助于相关竞赛的平台,进一步改进我校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从历届竞赛结果来看,竞赛要求的广度、深度都在加强,实用性、综合性越来越强,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明显, 留给参赛学生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调研有关普通高校参加相关赛事情况,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竞赛平台不健全;(2)相关部门配合不默契;(3)实践效率不高;(4)经验成果重视不够;(5)项目意识薄弱。

二、加大学科竞赛平台科学化建设

建设完善的学科竞赛平台是保证学科竞赛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学校需依托现有实验条件,根据竞赛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并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学校与企业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同时还承接学校组织赛事、赛前培训等重要工作。再者,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完善学科竞赛管理平台。学校应成立人员组成较为固定的学科竞赛领导小组和学科竞赛技术小组。学科竞赛领导小组负责人由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制定竞赛规则、协调竞赛事宜、筹措竞赛经费、落实奖惩办法等。学科竞赛技术小组,负责指导相应学科竞赛的开展和技术支持。

最后,指导队伍的遴选和参赛学生的选拔是十分必要的。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和具有较强进取意识的学生队伍是开展有效学科竞赛的重要基础。鼓励参赛学生参与、开动脑筋,保证学科竞赛的顺利高质量进行,并对参加竞赛活动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对指导学科竞赛活动的教师,学校从政策上加以激励。

学科竞赛平台建设科学化,是学科竞赛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首先,机制完全,制度完备,开展竞赛活动有据可依、有人可找、有屋可练、有物可用,有功必奖,充分保证了竞赛活动有序高效开展。激励开展高质量的学科竞赛,做到职责分明。其次,学科竞赛平台的科学化,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中来,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训练。最后,学科竞赛平台的科学化,也促进教学改革和实验条件科学系统地改善建设、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等。[3-4]图1为学科竞赛及其与竞赛平台的关系图,本图中只罗列了部分赛事。

图1 我校开展主要大学生学科竞赛与竞赛平台关系及其“微项目”化开展模式关系图

三、实施“微项目”化学科竞赛培训的内涵

对于学科竞赛,一般流程主要是研读举办单位颁布的学科竞赛的通知,读懂规则,遵循规则,从中提炼出学科竞赛的细节与目的,开展相关赛事的宣传、组织、培训、考核、竞赛。按照通知,按照往年经验、按照兄弟院校的模式,或查找相关资料开展竞赛的相关活动。在本世纪之初,高校对于参加相关赛事存在较多的不足。如目的比较单一——比赛拿奖,重视不够——参赛就行,规划短浅——任性参赛。早期我校赛事的开展也带着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参加学科竞赛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是经过几年的竞赛情况来看,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上来讲,并不是很理想。参赛学生知识面狭窄,只是得到了某些方面的局部锻炼,并没有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和工程大局。

(一)“微项目”化培训的背景

随着微博的广泛普及,以及微小说、微漫画、微视频等应用的兴起,[5]“微项目”培养模式也在悄然兴起。“微视频”、“微型学习”、“微型课程”等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极大促进了教学模式多样化和灵活性。[6]

组织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目的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人才,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工程性,导致工程意识不强,系统观念薄弱。为此,我们根据相关学科竞赛特点,将分配给学生的任务看成一个“微项目”。按照“项目”模式,完成既定任务。这样一来,既完成了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系统观念。

(二)“微项目”培训的内涵

工程项目的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即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过程。 图2为工程项目管理一般流程。启动过程,是指工程项目获得授权,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一个新阶段,正式开始该项目或阶段的一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要立项,经初步讨论,确定可行性,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过程,启动过程后项目即进入规划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要明确项目范围,优化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规划过程就要定义项目范围、开发初始项目计划、生成项目建议书、签订合同或协议、获得并分配项目资源,然后准备项目的执行。执行过程是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管理项目绩效、控制项目、管理客户要求、管理采购、管理风险和机会、管理项目分歧、进行项目最终测试和接受监控过程。项目监控过程是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项目收尾过程为完结所有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而实施的一组过程。当这一过程组完成时,就表明为完成某一项目或项目阶段所需的所有过程组的所有过程均已完成,并正式确认项目或项目阶段已经结束。在项目全部完成后,必须要撰写项目总结,每一阶段也最好留存一份项目小结。项目总结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是对本项目的成果的归纳与记载,也对以后项目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项目管理人员而言,一份项目总结是一个项目管理者项目成功的历史记录,也是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对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比较系统的阐述,也可以为今后的项目策划留存一份参考模式。

图2 项目管理一般流程

四、学科竞赛“微项目”化的实施

学科竞赛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程项目,此活动涉及到人、物、事,所需处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不是非常的复杂。但是竞赛活动所涉及到的流程又与一般意义上工程项目非常地类似,诸如立项、规划、执行、监控、收尾、总结几个过程。在此将学科竞赛活动称为“微项目”,按照工程项目模式开展竞赛活动,按照工程模式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增强了工程意识、增加了系统观念,提高了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7]下面以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模大赛为例,分析学科竞赛“微项目”化培养模式的理念和实施思路。

针对智能车模竞赛活动,首先根据竞赛委员会关于竞赛活动通知的精神,分析竞赛规则,选定参加竞赛活动的小组成员,确定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按竞赛活动与“工程”比拟,一个人可能身兼数个角色)。项目经理组织小组成员经讨论,设计初步方案,然后细化。表1为智能车模制作比拟“微项目”实施情况表。制作智能车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机械改造,二是硬件电路设计,三是软件程序编写。指导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组成特点,成立硬件设计小组、软件编写小组和机械改造小组。各个小组分别写出硬件详细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和机械改造方案。硬件设计小组按照该项目的初步设计的要求,按照该硬件详细设计做原理图、PCB和元件清单,提交给指导老师参考,然后做印刷电路板,并提交原理图给软件编写小组。软件编写小组按照软件详细设计编制代码,测试代码,记录测试结果,并把测试结果给硬件设计小组。机械改造小组按照《机械改造方案》进行车模结构研究、拆卸、改造、安装等精心改造,与硬件设计小组沟通,使得硬件小组设计的电路板与车模结构尺寸一致,协调合理。自此,工程项目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执行阶段。

表1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模大赛智能车模制作“微项目”化管理与实施

根据硬件设计小组与机械改造小组一道组装车模,软件工程师编制代码后,进行测试,模拟各种赛道情况进行测试,尽可能穷举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真实记录,尽量详细,以便研发人员定位,是软件还是硬件故障。测试通过后,各个小组根据需要形成生产文件,汇总到指导老师。指导教师召集各个小组集思广益,形成阶段性结论文件。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监控是少不了的。项目过程的监控,可以确保一切按计划行事。项目控制过程包括定期收集项目进展的资料,把实际的进展与计划进展相比较。如果实际与计划有差异,则应当采取纠正措施。项目的监控过程类似于一个纠错过程。

智能车模经过组装、测试、完善等工作后,达到竞赛一般要求,并组织人员参加智能车模大赛,至此,智能车模竞赛活动到了收尾阶段。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以前所做工作作个总结,对于活动或活动中的某些阶段做出评价。记录“裁剪”任何过程的影响,记录经验教训,保存所有相关项目文件,以便作为历史数据使用。自此,项目管理过程就全部完成。[8]

五、“微项目”化培训模式成果斐然

通过学校和相关学院对学科竞赛的加大投入,大大促进这几年学科竞赛平台的科学化建设,在学科竞赛活动中按照“微项目”化培养模式开展,激发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赛热情,确保越来越多学生切实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切实提高参赛学生多方面能力,切实增强参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实力。从相关企事业反馈信息来看,都反映了这一点。

表2 2013~2015年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参与赛事活动实训、比赛与获奖一览表

表2为近三年我校针对各类赛事情况,赛事组织、实习实训、参赛PK获奖等数据一览表。从表2中数据来看,赛事活动动员参加人数多、涉及专业广。赛事活动的安排的确是量大面广的工作,活动有效开展确实需要有序协调多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科竞赛平台的科学化建设。对此,学校加大了对赛事活动学生实习实训的投入,先后投入了数千万元,加大实训场地建设与修缮、赛事设备购置与升级、无缝对接各类元器件供应方与学校。还有学科竞赛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备,实行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校直属单位)——实践与创新指导中心(学院直属机构)——学科竞赛团队(指导教师)三级管理模式。二是学科竞赛按照“微项目”模式有序开展与实施。“微项目”化运作,加强了学生工程意识与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工程竞争实力。在完成“项目”中任务明确,各施其责;相互联动,互鞭互策,共同努力,争取更为高远的效果。

[1]张效义,陈安平,李青,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创新人才——以全国大学生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4):32-37.

[2]张清祥.搭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科竞赛水平[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8):109-111.

[3]孙爱良,王紫婷.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45-47.

[4]李素云,张红燕.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价值工程,2012(33):23-27.

[5]范青.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6]罗刚准.从“微课、微型课题、微型讲座”例谈教师的教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0):47-49.

[7]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8]王晓萍,刘向东,刘旭.课程实验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4-76.

(责任编辑 文双全)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Mode of “Micro Project” Based on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its Practice

LANG Jia-hong, ZHENG Shi-cheng, WANG Yan, LI Dan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Subject competi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competition platform, perfect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ed subjects, carry out “micro project” mode,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 kick-off, program, impementation and supervisio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 and help them to get practic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micro-project; training mode

2016-03-01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074)

郎佳红(1973-),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G642.0

A

1671-9247(2016)04-0042-03

猜你喜欢
车模赛事竞赛
本月赛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潮玩车模精准吸引“Z世代”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我看竞赛
车展,没有车模看什么
创新思维竞赛(3)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汽车模型成收藏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