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016-07-05 09:29夏剑峰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高中生

夏剑峰

【摘    要】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团队精神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12

现在的时代是充满合作与竞争的时代。竞争是时代的主题,而合作是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业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成绩优秀的学生,为小组的领头人和带动者,他们一般负责小组目标的制定和计划的制作(标号为A1、A2)。成绩中等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是小组各种任务的执行者(标号为B1、B2、C1、C2)。成绩较差的学生(标号为D1、D2)是活动的评价者,他们负责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的执行。当然,小组成员的分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互相转化,轮换的。

首先,班主任先建立班级学生学习小组分组信息表,了解每个学生的总成绩、语数外、文理科成绩、性别、性格、城乡,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分组,确保学习成绩上AA、BB、CC、DD,并考虑其他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在确保2A、2B、2C、2D的基础上小组长和组员进行双向选择,班主任整体把关。适应阶段过后,适时进行个别调整。

每个学习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每位成员承担一定的角色,负起一定的责任。①每个小组配有常务组长、学科组长。常务组长抓常规、纪律、组员分工,学科组长负责本学科作业收缴、组织学科讨论展示、提优补差等。②讨论中首先分层,实行一对一讨论,然后分层解答疑问。展示中,一般由C层B层学生负责展示,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展示,由A层学生负责点评、拓展。

充分利用周边的课程资源围绕鲜明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围绕预设或当下发现的问题,现场展开讨论,带着问题回去后进一步思考,还可以在校内的社团活动时间进一步讨论交流,兼顾了校内校外的活动,拓宽了活动空间,丰富了活动内容,比以往开展的活动相比较目的明确、实践活动更深入,收获更多些。我们应着重开展各类实践性活动,采取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活动内容紧密结合课程进度、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在学期初拟定计划以便有条不紊地开展,使各类实践性活动进行常态化并不断扩展影响力,真正带动更多同学参与。

其次,小组长的任用。小组长确定好以后,召开组长会议,展开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确职责。要求:1.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2.用心管理本组同学的纪律、卫生、学习等一切在校活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我们的学生世界观并不成熟,这种需要就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一种内心渴望。如果这种渴望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恶习。比如高中生吸烟,打架,甚至谈恋爱。从人性的另一些方面使这种“爱的需求”得到代偿。相反,如果我们教师通过真诚的关怀学生,以爱心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就会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佛说“一善念生则百恶消”,我想,我们教师一点点的爱与包容就给了那些有缺点甚至缺陷的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茁壮成长。这就是为善。也许我们这一点点的“善念”,就会为这个孩子的世界带来无限的光明,无限的憧憬!这一点点的“善念”又会消除他世界里多少可能遇到“丑恶”!

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更要以园丁的精神努力要求自己,把爱学生放在首位,施行爱的教育,让师爱如雨露,润泽到每一个我们教过的学生。

做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有事或有要求及时反映。带领组员完成小组常规及特色建设。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立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另外,班主任还要帮助组长确立威信,在班会课上明确告诉学生,小组长就是代表老师对同学们进行管理,对于小组长的话,先做了再说,你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课后可以找老师解决,但必须先做。其次给小组长一定的权力,每周根据班规小组评分,都会表扬优秀的小组,对于没有获得优秀的小组,小组长也可以推荐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在班会课全班表扬。当然还有表现不够好的,小组长也可以报告老师,老师帮助批评教育。

最后,小组的激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各小组进行激励:在学习上,如果小组内的成员都能独立思考,完成各科作业,做好新知识的预习和已学知识的复习,那么由纪律委员适当给加分。但如果书写马虎、没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的,则要扣分,而且要在小组长的监督下补做直到完成。

另外,小组内成员进步的总分多的小组,也可相应为小组再获加分。在纪律上,如果一节课小组内各成员的纪律都能表现很好,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安静有序地完成自习任务,可為小组赢得加分。相反,有人经常开小差、说悄悄话等,每次都会小组失去分数。各小组互相监督,小组成员互相督促。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