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

2016-07-05 15:10王全刚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教学

王全刚

【摘    要】众所周知,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由于高中地理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地位使得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此作了简要论述,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4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地理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所占的空间相对于语、数、外要小的多,因此,许多学生对高中地理不重视,导致学生在上课或者课下的学习时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外,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紧张的师生关系是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学生的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仍然止步于教与学,在课下很少进行过多的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而且对于教学无益。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上好课,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外,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多听取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意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这样才能让教学真正成为为学生而教的课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不仅能够获得教学上的信息,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高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同时又处于叛逆期,不良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也要多加关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更加了解,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能够以正常的情绪和心态来对待教学,不会因为对教师性情的不了解而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总之,当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近一步的交流和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而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对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才足够,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相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难度已经加大,如果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肯定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極性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一)通过探究激发兴趣

地理虽然是属于文科类的学科,但是并不只是仅仅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高中地理已经上升到了理解的程度,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学习日本工业分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提前的预习情况一步步的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以往的教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更加有效。

(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点,利用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调查学生的家庭住址,了解学生的生活周边的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生活周边的地理情况。这样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生活的地方为例,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和政府对教学的大力投入,当前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当前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直观、具体的教学。当前较为常见的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直观、具体的画面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地球运动的视频,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通过这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国的行政版图,收集一些有关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当前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在进行新课程的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学好地理课程,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生时间紧,任务重,要学的课程也很多,分配到地理这门学科的时间较少,这就需要学生课下的预习和复习等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控制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除了要教好地理课,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得更长远。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学习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