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2016-07-05 15:10李红
南北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情感体验品德与社会

李红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以培养学生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學生主动求索的少,自己参与活动的少。要让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通过生活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收到实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54

《品德与社会》课要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角色体验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体验成功

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三)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要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课程目标,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教学《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这一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假期社区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发生在自己社区的故事。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得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情感体验品德与社会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