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探究

2016-07-05 09:23刘素娟
学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人才培养

刘素娟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有人说,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因此,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德才兼备。要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生存,必须要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品质;人才培养;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54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有人说,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因此,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必须要德才兼备才行。因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必须要与他人打交道,没有优秀的心理品质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哪些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呢?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与人合作品质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一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结果。比如,我们的航天事业的成功,就是无数单位、无数个人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结果。在神舟号飞船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都看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身影,这就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的精彩展现。在当前很多单位在招聘时都把团队精神作为一项考核的目标,团队精神就是强调队员之间要具有与人合作的品质和能力。同样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发挥合作的力量才能解决,因此,我倡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扬合作的精神。目前在很多课堂教学中,都有进行小组教学的有益尝试,这一尝试就是学习过程中发扬合作精神的最好阐释。比如,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整个小组做合理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认领自己的任务,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合作的精神。

在合作的过程中,也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认为既然要合作,那么就不要竞争。事实上这个观点错误地割裂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事实上,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比如,在整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小组之间就是彼此竞争的关系,而小组成员之间则存在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如果放大范围,在整个年级各班级之间进行某项教学活动的比赛时,我们整个班级成员之间则需要精诚合作,与其他班级之间则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合作并不排斥竞争。只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达到双赢。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抗打击能力品质的培养

抗打击能力,是指一个人抗击挫折、失败、烦恼等等不顺利情况的能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失败、挫折等等,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在我们的祝福语中,一帆风顺经常出现,那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而已。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孩子们的抗打击能力。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境,一个同学在某次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就,就高兴得手舞足蹈、神采飞扬;而当下一次考试时,考得不太理想,这时这位同学就又一蹶不振,闷闷不乐。这样的情形告诉我们,这位同学还没有形成抗击打的能力。因为,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我们要面对无数次的考试和测验,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保证自己每一次都可以发挥得正常,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胜利时,我们要保持最够的清醒,要看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继续努力才行;失败了,我们也不能陷进自卑的泥潭,应该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争取下一次的突围。有趣的是,在一些单位进行招聘时,经常看一项指标,那就是这个人到底经历过几次失败,如果在步入工作岗位时,还没有经历过几次大的失败的经历,反而让我们的招聘者很是不放心。因为,只有一个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人,才能形成坚强的抗打击能力,具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魄力。一个还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人,我们担心他今后遭遇失败和挫折时能否正确对待,能否顺利地挺过去。所以,我们经常说看一个人的品质时,一定要看他经受挫折和失败考验时的态度和做法。那些赢得起、输不起的人是不能担当重要任务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考品质的培养

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用来培养孩子的思考的品质。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形:当我们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马上就会有个别学生举起手来,然而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思考的状态。这时,我们教师就会从这些个别的学生中挑出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当这个学生回答得几近完美时,我们教师就会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教学。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孩子们的思维仍在运转的过程中,就将答案说出来,然后进入先一个教学环节,那么,对于仍在思考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的。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问题始终被几个所谓的优秀学生所垄断,其他学生的思维永远处于跟进状态中,累并痛苦着。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思考的品质,在这里,我建议我们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一定要给孩子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我们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们的思考过程。当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手来时,我们再让学生起来回答也不迟吗?当然,在提问时,我们要照顾一下全体同学,不能把我们的目光紧紧停留在几个思维比较快的学生身上。如果经过思考,仍只是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时,我们是不是应该进行一下启发,或许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思维限度了呢?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孩子们思维品质的培养,还有利于我们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案。

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宽容、友善、感恩、诚信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 责任编辑 赵建荣 ]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人才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