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思考

2016-07-07 05:16邓如辛韩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邓如辛 韩彪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常态下的政治宣言,是对全党的政治要求,也是对全国人民的期望。坚定自信需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补足精神之“钙”。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坚守意识形态主旋律,引领社会意识,否定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错误思潮,分析其弊害,用主流话语占领社会舆论制高点。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意识形态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3.00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18-06

党的十八大提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三个自信”。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2]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必须坚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全社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是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的必然选择。

一、“新常态”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意蕴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贯穿于“新常态”的全过程,达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新常态”一词最初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首席投资官格罗斯 (B.Gross) 和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使用,用来说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的旧常态终结,进入发展的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省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他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4] 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又一次使用了“新常态”概念 ,他说“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演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提醒我们,新常态带来机遇和挑战,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顾名思义,“新常态”是指事物发展由原来的状态,转入一种新的正常状态,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由于“新常态”起源于认识经济状态,有描述经济境况的语义背景,有人担心“其语义适应面特别宽,很容易被延伸和扩展。”[6]言外之意是不能超出经济范畴之外使用这一概念。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习总书记使用“新常态”虽然直接面对经济发展态势,但实质上是从全局上说明中国的发展状况,不能缩小其内涵范围。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建议,“‘新常态这一概念并不能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有超出经济发展更全面、更深刻的意涵。”[7]从这一视角出发,就会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新常态”、“文化建设新常态”、“民生和社会治理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常态”、“对外战略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新意。[8]可见,“新常态”内涵是指以“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的社会发展新阶段,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新状态的基本特征。

如果把“新常态”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联系起来考察就会发现,当今中国的“新常态”既有旧常态下的传承,又有新常态下的创新。历史延续至今的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执政理念植根于现实中;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发扬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从历史的智慧中开启培养合格国民之门。这种历史的传承,表现的是党执政的基本原则,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精髓,不可更改。同时,新常态下的创新,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升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深化改革转变为全面深化改革,由建设法治国家提升为全面依法治国,由从严治党上升为全面从严治党。字面上的两字之差,实质上代表党把握“三大规律”自觉程度地提升,担负治国理政历史使命自觉意识地进一步增强。在“新常态”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显然有更重要的社会价值,它成为贯穿“新常态”中的政治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显然包含在“新常态”的内涵之中。把自信与新常态联系起来,表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地谋求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坚定决心,向世人宣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实现了理论逻辑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实现由党的自信向全民自信地转变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关键在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干部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仅直接影响工作的成效,也影响着所在基层单位群众的自信。显而易见的逻辑关系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首先是党坚定自信,然后才会有人民群众的自信;如果作为执政党信心不足、自信匮乏,很难想象群众中会有多少人充满信心。如果党的各级干部和党员自信十足,以自身的言行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鲜明的自信态度,会产生引领社会政治情态的感染力,生成思想政治中的感召力,引导人们的正确判断。如果对于社会中弱化和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不当言论和政治情绪听之任之,实质上就是助长自信疲软的蔓延,有悖于党的执政精神。所以说,党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关键。在自信问题上,党同样要发挥引领作用,要实现自信向群众自信的转变,即对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教和引导,不断提升民众自信的社会化程度。实现这一转变,取决于党如何达到理论宣传和教育的时代化、大众化、现实化,用中国文化、中国语言和中国故事,宣传中国形象。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对社会发展所持的政治态度,历来都对群众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对社会舆情产生重要影响。党的自信引发人民群众的自信,成为思维逻辑和实践发展的必然取向。在党的代表大会、在党的重要会议和党的总书记的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它既是党的政治宣言,传达了新常态下党自信的鲜明信息,表达了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代际相传的政党基因、厚重的历史传统积淀、丰厚的治国理政经验、执政的民本情怀、睿智的现实判断、未来的战略思考,都凝缩在自信的理性宣示中。党的政治态度以各种方式传递给民众,以此激励和鼓舞人民大众自信心的增强。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播的逻辑,凸显出两者的内在关系

无论是坚定自信、还是增强自信,理论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前提是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其自信的缘由是什么、信什么、如何自信等一系列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现实问题。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必备的认知前提。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中提出的“两个逻辑”思想,对此做出了简洁的回答。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9]可以看出,“两个逻辑”思想用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之根、逻辑之实、实践之源,指明了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切入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境界,其理论精神和实践原则都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诠释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其指导实践的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日益凸显出来。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思考中,无产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灌输”和教育,由此接受这一理论,并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教育,传承了马克思主义诉诸于无产阶级的理论传统,达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的目的。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结合具体国情进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实际上延续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基础上的实践创新,实现了理论教育中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隐含了历史传承的必然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中,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就接受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党的优秀儿女,心怀理想和信仰,把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嵌刻在走过的道路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党的优秀成员甘于奉献、奋力拼搏、勇于进取,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国家奉献出毕生精力和智慧。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成果,表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的杰作。这个过程体现了顺应历史发展的主体创造性和社会发展必然性的统一。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经受住历史磨难的精神支柱,它不是中国共产党人一时一事的追求,而是代际传承的认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0]如果理想信念缺失,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得“软骨症”,最终会使党失去生存之根、执政之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起点,必然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人们的社会生活最近、最直接,其道路的正确、理论的科学、制度的优越使人们感同身受。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表现了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有机结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显然包含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中。更重要的还在于,有了自信,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

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确立思维和社会活动的价值取向,它是“以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与所有的教育一样,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11]在现实中,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的解读,指引心灵自觉的认知取向,助推信仰的形成;又激励人们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催生践行理想信念的实践活动。现实一再警示人们,理想信念教育匮乏,必然导致人们心灵家园的失守。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党政干部精神迷失、思想萎靡、行为失衡、怠惰之风、享乐之风、奢靡之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一些官员迷恋于声色犬马,流连于灯红酒绿,醉心于酒桌饭局等等,都源于理想信念的严重缺失。可见,抛弃共产主义理想,丢掉现实的社会主义信念,缺少社会主义自信力,极容易走到党和人们的对立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功能在于:提高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认识程度,把理想置于现实的土壤中;引导和教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帮助人们从自发的或半自发的认识中,转化为自觉的理性思维;增进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高度认可,消解在党执政问题中的各种奇谈怪论;有效抵制各种消解理想信念的社会思潮,发挥出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稳定发展的功能。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把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赋予深刻的人民性,实现自信的大众化

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取决于党的阶级本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这种历史传承下来的政党基因都不会改变,血脉相承的关系永远不会蜕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12]所以,从历史走到今日,党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赋予了极大的现实性。在国家的构建、执政的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人民性,打上深深地以人为本的印记。在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称之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党领导革命至今,建立的政权称为“人民政权”;领导的军队称之为“人民军队”、“人民子弟兵”、建立的政府称之为“人民政府”等等,这一切,生动地表明党与人民的关系,体现了党深厚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论断,不仅是对党员及其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渗透出对人民大众的殷切希望。由此必然催生执政意识社会化的主体需求,即实现党的自信向人民自信的转变,由领导核心的主体自信转变为公众的群体自信;由从众式的它信,转变为理性思考的自信。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党执政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戴,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需要取得人民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完成执政所提出的各阶段历史任务。自信的大众化是指社会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觉认同,通过冷静地思考认识当今社会,克服偏执的、情绪化的思维;抑制对社会问题表象的狂躁和戾气,确立乐观地面向未来的心态。就是说,人们坚定的自信不仅是对现实的肯定,也包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认可。实现自信大众化不能指望自发完成,党的思想政治的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

三、破解不自信思潮的谬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共识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探寻可行的教育方式和路径。

1.把握社会公众自信的层次性,确立教育的对策

常理可知,对一事物的认识必然有自发和自觉之分,有层次高低之别,有视阈远近之异,它决定了认识主体确立自我意识的稳固程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而言,也必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主要可分为“有信心”、“信心不足”、“没有信心”三个层次。事实上,在宏观视阈内,我们很难把握人们的自信状况,但从微观的相关调查数据中,仍可以对自信的层次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前景的看法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群选择 “很有信心”;有35.7% 选择“较有信心”,还有 6.1% 的人选择“信心不足”,1.7% 选择“没有信心”。其中,在党员中,选择 “很有信心”和“较有信心”的比例最多,两个选择总和占 94% ,其次是共青团员和其他政治面貌的人,两个选项的总和分别占 85.8% 和 88.3% 。[13]总体说来,绝大部分的党员、共青团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另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党员干部 80% 以上的人对坚定“三个自信” 表示有信心,明确表示没有信心的只有 3%。就是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认同 “三个自信”。 从年龄特征看, 46—55 岁的中年受访者对“三个自信” 的信心指数最高,100% 的中年受访者表示对“三个自信”有信心。而 30岁以下的青年受访者以及30—45 岁的中青年受访者对“三个自信” 的信心指数都比较低,占比分别仅有78%和79%。从任职岗位差异看,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受访者对 “三个自信”的信心指数最高(占比92%);而青年学生受访者的占比最低 ( 仅有67%), 明确表示“没有信 心”的占比却最高(11%);普通党员受访者对“三个自信”的信心指数(占比 72%)也明显低于党的领导干部的相应指标(占比 96%—100%)。从党龄特征看,6—10 年党龄与 20 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者对“三个自信” 的信心指数(占比92%、 90%)明显高于5年及以下党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67%),但 6—10 年党龄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信心”的比例(4%)也高于所有其他党龄。[14]上述调查数据虽然还不是更大范围的调查结果,带有局部性。但事实上,局部的状况往往也能表现出一般性,从这些调查的样本中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问题上,党的领导干部、党员的自信力,高于一般的群众;老党员的自信心高于青年党员。青年学生由于就业、工资、住房、婚恋等压力较大,信心指数偏低。但总的看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和未来充满自信的人群在社会中占大多数,由此彰显了党多年来宣传教育的社会功效。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民大众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充,无论目前有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在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面前,终究无法占主导。可见,自信心不足、缺乏自信的毕竟还是少数,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被无良“社会公知”所误导。况且,自信不足和缺乏自信的人群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随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引领,其中的一些人并非冥顽不化,可以改变偏执认识而转变为坚定信心。

因此,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问题上,就有根据不同层次实施教育的针对性的路径选择。具有高度自信力的层次重在坚定、恪守;自信力不足或缺失的要不断增强、积淀;没有自信的要着眼于树立、补足。根据不同的状态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成为自信教育的切入点。事实证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的始终是社会人群中的主流,它成为托起自信教育厚重的基础。

2.防治不自信错误思潮的渗透,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共识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问题上,有学者不无担心地提到,“改革开放面临的最大悖论就是,物质生产越成功,学界和政界中与我国的政体离心离德的人反而越多”,[15]香港《凤凰周刊》执行主编玛雅女士也提到,“很多人,包括很多党政官员,对自己国家的道路和制度没有信心,从骨子里认同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16]出现这种状况值得深思。就思想领域而言,缺乏自信社会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国内,一些所谓的“社会公知”、“网络大V”,以“学术自由”、“言论自由”为名,一遇机会就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拿出一些伪命题忽悠公众,成为消解社会主义自信的推手。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由化思潮。奉行“西化”思维的人,处心积虑地采用指鹿为马、指桑骂槐等方式,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的领导,并信誓旦旦开出解决中国问题的“西化”灵丹。对此,有人批评道,“国内一些所谓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什么把问题想的那么简单,以为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不民主,好像把西方的一套拿来,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17]“今天有的人恨不能把西方的理论都搬到中国来,经济学的,政治学的都搬来,用来改造中国,行得通吗?”[18]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不绝于耳的“西化”思潮,尽管频出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诱导中国改变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实行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私有制等等。其言论虽然脱离中国实际,但往往具有很大的蛊惑性。对于“改制论”的荒谬,有人用形象的比喻指出,“对于许多掌握话语权的知识精英来说,改革不是改良,不是完善行政体制,而是从‘专制改成‘民主,是“拆房子”——拆掉‘故宫建‘白宫。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个白宫,中国即使建成白宫,也是假的,假白宫不是自由的标志,是被真白宫奴役的标志”,[19]有人则用世界社会主义的教训来告诫人们,“苏联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会消失殆尽,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国家走向崩溃。”[20]自由化思潮的危险之处在于,如果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改革, “说来说去就是要折腾,折腾完拉倒,老百姓死活他们不管。”[21]更危险的是,如果他们的观点渗透到决策层,“就会获得自我实现的生命,引导中国走向‘自杀。”[22]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对自由化思潮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批判,到党的十八大“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坚定态度,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一切表明,尽管自由化思潮总是蠢蠢欲动,但只能是自娱自乐而已,既不能登堂入室变身主流舆论,也不会主导党的政治决策。

批评自由化思潮,可以使人们从自信疲软中解脱出来,引导人们结合现实思考,增强自信的共识性。“西化论”是典型西方中心论的政治学思维方式,实质上是完全脱离中国实际的纸上谈兵。《民族复兴大思维:中国自信》一书的作者揭示,“一些国内的知识分子被‘西方中心论严重洗脑之后,依然在广阔的战场替西方人厮杀”,[23]这些人不遗余力宣传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对中国没有信心,对中国取得再大的成就,也会用社会的负面东西加以抵消。这种人执迷于西方政治话语,在意识形态领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降解人。总结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人们的共识性越来越强,即“苏联不是败于军事,也不失败于科技或经济,而是败在思想战争,败于意识形态之争”,可以推断,“中国未来如果失败,很可能是败在思想战争,是从政治话语权的丧失开始的。这种可能不是没有。”[24]这种结论提示我们,弘扬思想政治理论宣传的主旋律,牢牢掌握政治话语权,防止自由化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何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今意识形态现状,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媒体已经‘全面失守,美国的洗脑很成功。”[25]这个警世之言告诫我们,弘扬主旋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和宣传势在必行;面对以西方中心论武装起来的自由化思潮,我们决不能“装傻”,也不能“真傻”,“防止产生基因负突变,”[26]强化政治意识、立场意识、阵地意识和敌情意识,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防线,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7]

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柯伟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中,谈到中国的现实问题时指出,“中国很强大,但尚未达到应有的自信。”[28]显然,这个结论并非虚构,他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必须有大国的内在自信及其自信的外在传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不仅仅是国内的舆情宣教,也是宣传中国国家形象和“提升党的国际形象”,“大胆向国外传播自己的观念”[29]的国际需要。毋庸置疑,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都看到中国人必须达到应有的自信,我们根本没有理由不自信,在接受自信教育中自我提升势所必然。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7。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2013-06-26].www.gov.cn.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4][5][7][8] 徐伟新,等.中国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2,1-3.

[6] 文魁.新常态的冷思考[J].前线,2014(10):45.

[9][10][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21,15,367.

[11] 王舴.新时期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5):107.

[13] 范红雨, 韩强.党员干部 “三个自信” 状况调研[J].理论探索, 2014(2):34.

[14] 程浩.坚定党员干部“三个自信”研究:基于党员干部对“三个自信”认知、认同与信心指数的调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3):56-59.

[15][19][22] 潘维.中国模式于中国未来三十年,参见玛雅.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信出版集团,2014:187,187,188.

[16][17][18][20][24] 玛雅.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信出版集团,2014:283, 227,286,159,190.

[21] 高粱.挺起中国工业的脊梁,参见玛雅.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信出版集团,2014:52.

[23] 刘仰.民族复兴大思维:中国自信[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19.

[25] 玛雅.中国道路和中国学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331.

[26] 玛雅.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时期中国军队的使命与担当——专访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秦天少将[J].红旗文稿,2015(10):9.

[2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8][29] 谷棣,曹戎彬主编.我们误判了中国[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37,25.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