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贫先治愚 加大教育投入

2016-07-09 13:33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7期
关键词:扶智六盘水老百姓

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过去,一些地方对扶贫投入力度不小,但成效却不大,主要原因是扶贫方式过于粗放,特别是只注重通过送钱送物改善短期物质生活,没有在根本上形成消除贫困的长效机制。

安徽省六安市市长毕小彬分析认为,六安是安徽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老区发展最怕的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上去了,教育、医疗、社保水平却依然较低,不是真正的脱贫;发展加快了,但生态破坏了,摘下了“穷帽子”,却戴上了“黑帽子”,同样不是真正的脱贫。 他认为,要突出精准扶贫,切实提升扶贫针对性。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用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特别还提出“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扶智立本,提高贫困群众能力素质,将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资源整合起来,凝聚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这一个“活”还有三个“变”的做法,最早起源于六盘水。最难攻克的难关,一个是老百姓改革的意识,和他们对这项改革未来愿景的意识。由于我们地处乌蒙山区,意识相对比较封闭。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应与外界市场需求相同步的改革,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阵痛。我们要从意识的贫困看待目前的贫困问题。所以我们要通过解决老百姓在意识上的贫困、意识上的阻力来克服“三变”改革的阻力。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大教育投入,还要请进来送出去,让老百姓转变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给钱给物资,是一种扶贫,但真正让人脱贫致富的是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精准扶贫,扶贫扶智,文化都不能缺席。 精准扶贫的对象是广大农村贫困户,长期奋战在一线的乡镇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情,也是群众的知心人,与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贫困户一定要摸清底、识得准、帮到位、跟得紧,一定要转变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经营理念,扶持一定的项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

猜你喜欢
扶智六盘水老百姓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扶贫·扶志·扶智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六盘水
老百姓的话
六盘水二题
老百姓的福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