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生命成长的学校新生活

2016-07-09 17:32蒋玉琴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研究

【人物档案】

蒋玉琴,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1969年出生,2005年到2010年,曾任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现任常州市花园小学校长。从教26年来,追求“结构开放、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风格,执教的课获省级比赛一等奖。先后有8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专著《开放课堂 拓展数学课堂育人价值》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常州市首批、第二和第三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三十年回溯:学校新生活之共建土壤

1.七任校长的选择

钟楼,位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中心城区,因区内建有南唐时期的古钟楼而得名,素有“江南富庶地、财帛聚散区”之美誉。花园小学位于钟楼区西南角,是花园新村配套的一所小学,创建于1981年,历经七任校长。聚江南水乡之灵气,得先人前辈之风骨,历任校长坚持“以普通条件办一流学校”的奋斗目标,让小区孩子“快乐生活每一天”的办学思想,在行知路上追求本真,超越自我,尽自己所能,诠释着对素质教育视域中教育改革的理解。“快乐生活每一天”的理念是多年办学积淀下来的主张,校长们在不断地叩问:究竟要办怎样的学校,孩子们需要怎样的学校?大家觉得,花园小学应该是一座绿色生态的“美丽缤纷的花园”,是一座书墨飘香的“精神自由的家园”,更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幸福生活的乐园”。

2.学校特色之形成

上世纪80年代的花园小学亮点频现,“三一整体改革”轰轰烈烈,“少先队阵地建设”独树一帜,数学特长生培养硕果累累,最为用心的则是“双基”的训练与落实。时任校长提出:抓教育质量要从落实“双基”开始,抓“双基”要从落实教学常规开始,那时的学校生活以严谨、规矩著称。“九五”期间,面对“轻负担高质量,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呼声,校领导和教师重新审视“高质量”的要义,认为高质量不仅是学会,更应该是乐学和会学,而取得高质量的最佳路径是教科研,于是“乐学”和“研究”成了学校发展的主题词。“十五”以后,全校的课题研究如雨后春笋,“小学学科教学中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小学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研究”等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推进,使得课堂悄然变化。2004年初,钟楼区推行“一校一品”计划,花园小学的科技教育成为一张夺目的“名片”,机器人教学从社团起步,迈进课程领域,2015年学校成为“科学技术生活一体化”课程基地。12年的科技创新路,让校园新生活增加了生命舒展、执着创新的特质。

3.老小区隔代教育之挑战

我校是新村配套学校,生源基本分成两类:一类是常州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他们大多三代同堂,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教育也有隔代教育。另一类是新市民,他们有些就出生在常州,有些是因为父母觉得老家的教育质量不高,特意接来常州读书的。在前期的家长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8%的家长接受过大学教育,他们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大多能积极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并辅导孩子的学习。同时,作为“独一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也千差万别,对孩子的成绩、能力、习惯培养等方面的认识与行动还存在一些偏差,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学校从2003年起开始“一敬、三创、六助”(敬重父母师长,创绿色、创平安、创健康,助军、助残、助贫、助难、助老、助小)的家校协同教育研究,与当时的花园新村四个社区结对,组织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和社区实践活动,建立了校外教育阵地,构建了校外辅导员网络,有效延伸和拓展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在学生进社区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在学校的发展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强有力的支撑,学校新生活的创建绕不开家长生活状态的改造。只有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努力消除观念上的分歧,有策略地让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才能更好地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创造新的学校生活形态。

4.10年研究带来的办学目标之重建

从2006年参加“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到2015年5月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10年的研究,是学校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实践之路上迈出的一大步。也许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说足够深入充分,但对于教师而言,是一次重要的经历和思想的提升,付出的巨大努力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学生而言,为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知情意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在转型变革的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美誉度不断提升;对于区域教育而言,我们尽了作为其中一份子的责任,为一方教育生态的盎然春意增添了绿色。

“新基础教育”研究,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奠基为目标,从三个维度(管理、课堂、活动)、五大领域(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班队)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我们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享受职业尊严和幸福。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秩序,开启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新生活。2016年是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起始之年,我们把办学目标进一步定位在:创造新生活,建设新花园。

二、价值变化:学校新生活之内涵认识

1.共建:从一个学校的选择到一个社区百姓的认同

研究中,我们形成了新的教育信念:在教育的立场下,学校教育中的人都是生命体。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管理者,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感受,有对世界的认识,有丰富的情感,有成长的动力,有成长的可能。他们带着生命的独特与尊严生活在学校之中,是学校生活的共建主体。

我们还认为:社区是广义的学校,每一位社区百姓(家长)都是学校教育的伙伴,学校和家庭既是“教育共同体”又是“学习共同体”,学校、家庭和社区如能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就能为每个孩子的快乐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与我校结对的花园新村第二社区,涵盖了医院、超市、银行、幼儿园、老年公寓、海军干休所等多种社会资源,建立了公益类、学习类、司法援助、心理疏导等多个社会组织,同时还拥有多个志愿者队伍和活动阵地,资源非常丰富。现任的吴春华书记对社区建设有很多超前又务实的设想,尤其是对将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整合起来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些都为区校的共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办学理念不仅是一个学校的选择,更得到了整个社区百姓的认同。endprint

2.生命成长:从外加的快乐到内省的尊严和生长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追求的高度浓缩,也是师生的行为准则,同时还是特定历史阶段学校的教育目标。2003年,花园小学在创建省实验小学时,明确提出“快乐生活每一天”这一办学理念。当时的教育界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看做一对矛盾,提出用素质教育的“快乐”来替换应试教育的“不快乐”。我们的办学理念侧重在“快乐”上。快乐的载体是增加了如书法、插花、舞蹈、小制作等课外活动,提出诸如“快乐老师”“快乐儿童”“快乐课堂”,乃至“快乐教学法”“快乐教育”等一些以“快乐”组词的概念。在长达10年的“新基础教育”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觉得,人的“快乐”不是“外烁”的,而是“内省”的,快乐根植于内省的尊严和生长。重提“快乐生活每一天”,虽文字没有变化,但其内涵已更富深意。强调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因主动创造、自我超越而产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在学校生活中重视学生的生长,同时也重视尊重教师(家长)的生命尊严和价值,让教师的职业生活(学生的童年生活)的每一天充溢着生命的成长感和快乐感。

3.学校新生活:从学校“旧”生活延续到“新”生活之追求

学校生活是全方位的,我们所做的努力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师生在学校的日常生存方式,使其更加主动、健康而具有创造性。二是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对学科内容、过程的价值进行深度开发。创造新生活,就是创造新教育。新生活之于老生活,新在哪里?老生活是把本应该丰富灵动的学校生活窄化为单纯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学校的各项工作只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当然,我们并不认为以前所过的就是老生活,只是我们更想成为新生活的倡导者。

办学理念的内涵提升,催生着学校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又促进了理念的更新。学校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花小”人对教育理念、教学改革、学校发展的深层思考和实践智慧。我们力求通过创造新生活培养新的人,通过新人的培养和新生活的打造,建设花园一般的新学校。

三、实践转化:学校新生活之共建平台

1.领导管理:通过“雁阵”计划打造学校新生活

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综合融通。我们着力改变领导的思维方式,研究学校的特点、特色、问题和发展空间,直面学校的状态,让思维的触角深度扎入现实;增强学校领导层的领导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和研究意识,让学校管理人员从行政上执行、布置、汇报的工作方式向科研型的工作方式转化,从行政型向科研型转化;逐渐形成学校的“大脑中心”与领导合力,进一步提炼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变革组织管理,服务师生发展。为适应发展形势,学校新设人力资源部门,对教师培训和梯队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管理;增设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信息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全方位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管理;进行新一轮教研组长竞聘,关注星级备课组建设,通过授权、放权,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让学校基层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

放大节点事件,集聚新的内生长力。每年抓住一个重大节点事件,注重前沿后续,注重价值的放大,集聚新的生长点;“每日一议”成为办公与管理的常态,“每课一思”成为教师的教学习惯。

实践证明:“雁阵”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团队专业水平,争做专家型领导,工作更有创意;将文化建设深入学校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管理,构建了一套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了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优化,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过上了创意生活、学术生活、快乐生活。

2.课程教学:通过“快乐生活”项目打造师生研究新生活

教研中,形成生成性研究机制。教研组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汇集日常教学中的新问题,开展研究实践,旨在引导和组织教师自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自主反思改进的策略,寻找新办法,解决真问题。为避免频繁变换研究主题,浅尝辄止或者流于形式,我们要求教师对新生成点的研究进行多方位的、滚动的、持续的研究,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抓实期初的主题交流、期中的阶段小结、期末的总结展示,以提高各教研组的研究和反思能力。数学组开展“数学工坊课程”研究,建成“数学工坊专用室”;科学组创生了“生活·科学·技术”一体化课程;“机器人项目组”包揽了江苏省机器人项目比赛的冠亚军,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常州市数字化学习项目学校;美术组发明的“中点写字法”获得全国专利,编写了校本课程,发展了学生个性。

课型研究中,形成智慧分享的研究机制。如语文学科组在识字课型的研究中,做到每日一议:中心组老师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成员坐到一起,促膝交流,围绕着“识字课型”如何做到“情和理”相融通的主题进行研讨。同教一课:先由一位教师进行实验,大家听课并分别反思,提出优化方案,第二位教师再去实施,在比较中取长补短。研究推进:教师一起对“识字”的起点、障碍点进行分析把控,最后将总结出来的有效的识字方法进行搜集梳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并在教研组内进行推广运用。

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攻坚克难的研究机制。在生成性研究活动中,各学科组由新问题聚焦形成了各自的研究课题。2012年,校级5个课题申报区级课题,全部立项成功,2013年,有3个课题升级为市立项课题,“智能机器人”成为市级精品培育课题,“小学数学课型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成为省级重点课题。

实践证明,“快乐生活”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学科领域边界,建设了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深化课型研究,使每个“花小”人在充溢着蓬勃生命气息的课堂中,逐步实现了主动、健康的成长,形成了师生相互滋养、共同发展的和美境界。

3.班队建设:通过“七色光”项目打造学生新生活

明晰培养目标,整体架构校园活动。围绕“博学、善思、强体、乐群”的培养目标,我们注重总结前期学生活动中的经验,提炼成功的策略,整合成“花之声”活动序列。纵向设计生命成长序列,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及成长需要的长程策划,打造“脚印”系列活动,开发与实施“一年一个脚印”成长系列活动。一年级:“做个神气的小学生!”二年级:“我是学校小主人!”三年级:“我十岁啦!”四年级:“我会感恩。”五年级:“安全在我心中。”六年级:“我是合格的毕业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年段经典品牌项目:一年级入队礼、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所有的礼仪策划权都下放到年级组进行长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努力给孩子们留下永远难忘的金色记忆。横向整体规划校园4大主题节,各学科组自主策划活动,强调全员参与,重视体验感悟,全面关注每个节的独特育人目标的达成。endprint

坚守儿童立场,打造新型班级文化。新校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创建班级新文化的契机,我们以“桃李芬芳香满园”为主题,以花名来命名班级,挖掘花语文化。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的制定,设计班级名片,唱响班歌,各班围绕班级新文化策划开展系列主题班队活动,彰显了班级的个性文化。同时根据需要增设新岗位,关注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的表现,通过小岗位培育学生敬业奉献的服务意识和管理协调能力。

重视专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已经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一年级的幼小衔接研究,二年级的小队组建的研究,三、六年级的班级活动与年段成长活动整合的研究,四、五年级的班级活动与学校主题节的整合研究等等。比如,学校的搬迁拆建是一件大事,如何让学生进一步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校园建设活动中?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周琪老师组织学生聚焦“搬校”这一实际问题,开展班队活动,指导学生由关注班级内部事务转向关注学校发展中的大事,策划搬家方案,培养了学生跨界合作、快速应变、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再如,常州化龙巷网站的一个“贫穷孩子就在我们身边”的帖子,引发了学生的热议,薛艳萍老师在班级里开展了“衣+衣,让爱传递”的活动,并号召全校同学共同参与。六年级学生已逐步将活动视野转向了全校,这次活动正是班级策划、辐射全校的一次全新尝试,学生们开始关注社会生活,从班级活动的参与者变成了全校性活动的发起者、策划者和组织者。

4.家校社共建:通过“绿马甲”项目打造家长新生活

架构并完善了“三级八部”家长委员会网络组织。各班成立了班级家委会,明确家委会8个部门的分工和职责,招募部长,并指导他们根据相应的职责有序地策划、开展家长活动。在此基础上,逐步成立年级和校级的家委会,组织并开展年级、校级的相关活动。

组建了“绿马夹”家长义工组织,服务校园生活。我校的家长义工主要由家委会组织,开展两大类活动,一类是日常性的“护学岗”,主要是上学、放学时在校门口帮助维持秩序。另一类是活动性的“服务岗”,在学校重大活动中完成一些服务与支持类的工作。比如在今年的三年级10岁成长仪式中,就有一些家长义工协助教师布置环境、摄影摄像等等。

开展多元化的家长进校园的活动。一是定期开放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观摩并介入校级、班级的学生活动,零距离地接触课堂教学,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二是针对家长的需求,设立了家教讲堂,聘请教育专家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三是挖掘家长资源,设立家长讲堂,在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四是以学校成立家政中心为契机,组织家长策划开展以“食”为主题的亲子课程,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掌握一些食品的制作技巧,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学会分享。

用好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家庭实践活动。设立学生社区实践岗位,通过爱心岗、服务岗、学习岗、体验岗等岗位,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重视“家长社群”的培养和发展,利用班级QQ群,借助家委会的力量,组织家庭联谊、亲子拓展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并尝试解决社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由社区提供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研究的问题,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案,开展综合性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行动,并影响其他人。

四、新质形态:学校新生活之深度转化

1.生成“新基本功”:教师发展架构新标准

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与过程观带来了新质的课堂教学形态,实践中,教师面临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挑战,比如教学基本功,就必须进行适应性的调整。随着新课程建设和校园新生活的纵深推进,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打造“互动开放”的新课堂,就必须架构新型教师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在“结构开放、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新型的优秀教师,要进一步重视问题设计的开放度、资源捕捉的敏感度、注意分配的广泛度,提升资源处理的整合力、过程互动的调控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锤炼“新”的基本功。

2.生成“新习惯”:教学生活建立新系统

学校新生活的创建,必然带来新习惯的形成,这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由价值到内容、由静到动的生成过程。在我们策划的学校新生活中,更加重视三大转变:一是价值取向的转变——关注“成人”与“成事”的有机统一。二是思维品质的转变——关注整体、综合、动态。面对学校变革的整体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校长和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思考、策划、组织、实施学校工作和活动时,逐渐由过去的点状、条状、静态的思维方式向整体、综合、动态的思维方式转变,更加善于总体把握学校已经走过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态,发现潜在的发展空间,更加善于策划学校变革,做到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以踏实而富有创意的工作推动学校发展。三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使大家进一步形成了新的工作习惯,教学生活建立了新的系统。

3.生成“新力量”:家校社催生新能量

通过家校社区的一体化合作,家长对学校教育形成了更高的认同感,能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开展工作,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出谋献策。我们完善了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有序有节地组织家长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家委会的自治和对学校教育的协管作用。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丰富了“家长学校”的活动内容,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长培训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形成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特色活动项目。我们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堂以外的知识,逐步形成基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还创造性地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社区的管理,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催生了新的教育能量。

在我们花园小学,教育的生命价值被逐渐唤醒,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教育生活的“新基本功”和“新习惯”,学生、教师(包括行政团队)、家长通过融通学习、协同教育,形成了新的合力,并开始享受这种充满生命成长的学校新生活。

(蒋玉琴,常州市花园小学,213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研究
班级“无课日”
家长错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