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悦读:构建阅读模式新常态

2016-07-09 08:58朱明旭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读书交流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具体到教育行业,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产生教学方式的变革,比如说“慕课”“翻转课堂”等等。与此同时,利用这一技术带动阅读模式的改变也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工作。

随着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交程序以及定向开发的应用软件的增多,自然也会影响到年轻一代的阅读方式及习惯。“互联网+”悦读,便充分利用了当下智能移动终端(主要集中于智能手机、平板),不拘泥于时空及环境的限制,可以让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阅读,更切合当下年轻一代的学习风格。

一、新常态:“碎片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不仅是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指导,更为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微课程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与可能。众所周知,大量的阅读积累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训练与培养。除了经典书籍的阅读外,当下网络上的佳作也应成为老师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这些佳作的阅读,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除了长期积淀下来的经典以外的文学作品,及时了解一些“新经典”,也为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语言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今天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应以最佳的姿态快速切入到这样的模式中,方可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应成为我们在教学改革探索道路上的一个尝试点。

“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前提是媒介的分众化、碎片化。从传统的平面纸媒走向更为立体的网络自媒体,有针对性地发展阅读群体,以短小文章获得阅读群体的认可……这一系列的变化给人们的阅读习惯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不难看出,当今社会中此类“碎片化”的阅读已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很大部分。

其次,阅读的“碎片化”也必然地带来写作的“碎片化”。某些长篇累牍的文章已不再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倒是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反而更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微博在很短时间内取代博客而盛行便是最好的例证。

互联网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具体到日常教学而言,我们借助网络化的阅读推荐与写作指导,常常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与此同时,针对以往阅读教学中重推荐而轻交流的现象,网络化的交流也打破了传统阅读交流在空间与形式上的制约。

然而,面对互联网广阔的空间,也必然会让人担心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制定“学生互联网使用条约”则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校一个班级制定的条约,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讨论后制定,并上报学校德育部门批准后在全班公示。

五(10)班学生使用互联网条约

互联网是一个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知识的平台,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好这一学习资源。为此,在经过本班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商讨后制定如下条约,请同学们务必遵守。

1.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在使用互联网时,一定不可浏览与自己学习无关的网页或程序。

2.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告知家长或老师,不得随意打开电脑或手机,以防发生意外。

3.使用过程中请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4.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水平。自觉维护互联网的安全、文明,不发表、传播有损学生形象的言论、图片等。

5.使用互联网要做到“三不”和“三上”: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色情、垃圾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健康上网,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文明上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

6.可以通过建立QQ群、开通微博、微信等方式来加强与同学之间在学习方面的联系与讨论。

7.定期向家长、老师、同学汇报网络学习心得与体会,学会与他人分享互联网上精彩的内容。

以上各条请同学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务必遵守。如有违反其中的任意一条,将交由班委会及家长、老师进行讨论处理,不排除禁止使用互联网的可能。

所有同学在收到此公示后还签了一份信守承诺书。从后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严格遵守条约规定,无论是在使用班级电脑,还是在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都能做到绿色上网、安全上网,即使有个别同学不遵守规则,也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之后有所改正。

由此可见,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一定的是非观,身为家长与老师的我们不必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自然能坦然地面对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好自己。

二、新工具:优质APP及社交平台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移动互联的行列中来,也让一大批优质的APP(Application的英文缩写,意为应用程序)有了更为广阔的受众,而受众的增加也会让相关的APP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学生的阅读而言,我们可以借助一批优质APP的使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借助一些社交APP来扩展他们阅读交流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提升阅读品质。

1.电子阅读,优化阅读方式

在当下,纸质阅读固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色,而电子阅读似乎更受年轻一代的欢迎,一批优质的APP已然与纸质阅读的感觉不相上下,甚至更有吸引力。

“网易云阅读”,这是由网易公司开发的一款国内移动应用中关注度较高的在线书库APP,阅读器覆盖iOS、Android、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完美适配六大终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秀且富有乐趣的阅读作品,被用户誉为手机必备阅读APP。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为孩子们免费提供一批合适的儿童杂志与书籍的在线、离线阅读,更可以通过其中的“资讯”栏目了解最新、最前沿的书籍。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收到一个学生发来的短信:“老师,您在上课时提到的《苏东坡传》,我在网易云阅读里找到了,可以读吗?”当然,当然可以读了。后来通过与其家长的沟通才知道,那天在我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时,顺带提了一下《苏东坡传》,没想到有心的他很快就从电脑中找到了。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还不断地通过手机短信和QQ留言给我发来阅读感受。读完这本书后,他在家长的带领下查找了更多林语堂先生的书籍和文章,同时还在班级QQ群里作了分享:

林语堂,一个在中国文学界属于泰斗级的人物,一生留下巨著无数,然而我却偏爱他的《苏东坡传》。相信你在读了以后不仅能进一步了解苏东坡这个人,还能让你对他的诗词作品有着更多的体会。还等什么?赶紧上“网易云阅读”去找吧!期待同学们在读完后与我分享你的感受!

同学的话,同学最信。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此书几乎成了我们全班共读的一本书。虽然属于人物传记类的大部头著作,很多孩子硬是看了下来。更为难得的是他们还利用屏幕截图在QQ群里分享自己认为的精彩篇章,这样的电子阅读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及阅读的动力。

诸如此类的APP不仅有“网易云阅读”,后来在家长的推荐下我们又陆续发现了“书香云集”“云中书城”“当当读书”等众多的电子阅读APP,更有家长购买了Amazon Kindle(亚马逊出品的电子书阅读器)。与传统的手机阅读相比,它有着更为健康的视力保护功能。当然,其价格也比较贵。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不仅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阅读,还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在线搜索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及相关资料。同时,低廉的电子书籍价格也为家长省下了一笔开支。从一定意义上说,电子阅读可能是一种更环保、更时尚的阅读方式,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它。

2.开阔阅读视野的社交平台

言为心声。阅读的意义不止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在于通过阅读提升素养,陶冶情操,因而,读书后的交流往往就比读书本身更为重要。传统的读书交流仅限于阅读交流课、阅读推荐课等课堂教学模式,而在当下这个推崇互动、个性化的时代里,互联网交流应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社交工具的存在,不应只给我们提供社交的便捷,更可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大显身手。班级可以建立专门的读书交流QQ群,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实现阅读的互动式交流。

我们班的QQ群里,有家长,有学生,当然也少不了我这个语文老师。有了好文章大家会及时地分享,读书有了体会,不论长短也都会尽情地在群里表达。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内师生及家长共计推荐了70多本可供孩子阅读的书籍,有关阅读的留言与讨论更是不计其数。每到周末,不断推送过来的信息大都带着书香的气息。孩子们的阅读面不断地扩大,从人文到社科,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无所不及,《明朝那些事儿》、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均成了他们的掌中之宝。

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还会抱着手机玩游戏吗?

三、云交流:开启家校、师生的互联

互联网能给我们提供的远不止这些。阅读是一件能让人静下心来的事,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还是整个社会人应当做的事。

1.家校互联,共享阅读盛宴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大清早,我通过“和教育”家校短信平台向家长们发了一条短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郑重地向您及家人推荐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希望它能使您及家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份安静的心灵。

没过多久,手机便收到了几位家长的回复,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读一读。其中有一位家长曾经读过这本书,在收到我的短信后,他还放下手中的工作,用手机给我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说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您好!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收到您的短信我十分开心,特别是您推荐的这本《相约星期二》,让我心情倍感愉悦!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多读的书,里面的很多经典语句我至今依然记得。它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让我们能以更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感谢您为我们推荐了这本精彩的书,相信它会让咱们班更多的家长朋友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

其实这样的短信或微信消息我经常能收到,因为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家长微信群聊,大家互相之间常会有一些交流,主要是推荐一些教育方面或者关于自身专业方面的书籍或电影,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更多的家庭有了书香,有了读书的氛围,孩子们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读书动力。本学期,就家庭读书这一方面,我向家长们陆续推荐了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池莉的《来吧,孩子》,周国平的《宝贝,宝贝》等等,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2.师生互联,共创读写模式

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让学生有更浓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应做好榜样,在QQ群里关于读书的讨论和交流必然不能缺席。

在读了黄蓓佳《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之后,我在群里发起了写读后感的倡议,得到了所有学生的响应。身为老师的我首先写了自己的感受,就肖晓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学生在他们写的读后感中有模仿我的,也有不赞同的,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像这样的师生共写活动还有很多,有时家长也会参与其中。

除了写读后感以外,我们还经常进行一些“微”创作。微信公众号“儿童文学”中时常会推送一些优秀诗作,孩子们看到了不免要评论一番,个别学生还进行了创作。姑且不论诗的质量高低,至少他们敢写了。对于优秀的作品,除了发表于班级的博客,我还向校报作了推荐,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王肖练先生认为:“‘轻阅读是轻松的阅读,轻快的阅读,轻灵的阅读。‘轻不是没有分量,‘轻阅读是另一种重质感的阅读。”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常常会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包围着,无暇顾及自己内心的成长。而这种“轻”阅读则能让我们在压力之中寻找到突破口,以一种轻盈的姿态丰富自己的内心。不必功利地追求阅读的目的,不必担心阅读后要写读后感,只要读得开心,就让孩子们这么一直地读下去,相信他们的内心一定会慢慢地强大起来。

在经历了互联网发展之初的无序状态以后,当我们再次走近互联网时必将更加理性地面对它,并借助它来服务于各行各业,这也是一种新常态。经典固然要读,但是一些时令的精彩的小文章也要读。只要是适合孩子的,不论是电子的还是纸质的,我们都应该读一读。凡是学生愿意去读的,总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朱明旭,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互联网+读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