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的规矩是怎样炼成的

2016-07-09 18:56陈景茹
雷锋 2016年6期
关键词:严嵩子孙规矩

陈景茹

孔子,生平简介省略。相信大家都认识,不认识的自行面壁。

讲规矩:过庭之训

某年某月某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孔子他儿子孔鲤小步走过院子,突然天空飘来俩字“站住”,孔鲤定睛一看,原来是父亲大人。孔子问他学过诗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就教育儿子说,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只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走开)。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诗。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院里路过时又被孔子叫住了,问他学习礼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习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于是,孔鲤就去学习礼。后来,“孔鲤过庭”这一典故,用来指子女、学生接受家长、老师的教诲,被称作“庭训”“诗礼垂询”,孔子后代称此为“祖训”,自称“诗礼传家”。

立规矩:祖训箴规

这是一个半颓高富帅遭遇坎坷,洗心革面重新雄起走上事业第二春的故事。

孔尚贤(尚字辈还有一位叫孔尚任的,他写了《桃花扇》),字象之,号希庵,别号龙宇。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袭封衍圣公。袭爵之后,孔尚贤立志要“远不负祖训,上不负国恩,下不负所学。”由于其八岁丧母,十四岁丧父,由祖母卫氏抚养长大,加之地位尊贵,未能实现如上抱负。万历九年(1581年),有人向朝廷揭发他接近“声色”,神宗为此革供奉女乐二十六户,同期遭到“考成法”的整治,让孔尚贤一年朝见一次改三年朝见一次。之后他洗心革面,“屏去声色,澹若寒畯。与人交,推诚待之;情恕理谴,多长者之风。”他的元配严氏,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严嵩的孙女。严嵩的贪婪与骄横导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结局,孔府内宅门“冷板凳”故事便发生在这一时期。严嵩父子贪腐案发后,严嵩曾来找孔尚贤,希望孔尚贤能够出面求情。严嵩在门口板凳上坐等了一天,孔尚贤不徇私情,始终不予接见。孔尚贤深知没有纲纪与人类自身的贪欲是多么可怕。享受利益,必须有所担当。万历十一年(1583年),孔尚贤为了规范族人的言行,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颁布了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

释规矩:有所为有所不为

近来一部很火的电影《老炮儿》中的主人公六爷就有点像规矩的代言人,尊长辈、讲道义……规矩,说到底就是让你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家规亦如是。

孔氏家规的代表即《孔氏祖训箴规》,其主要目的是告诫族人要“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务要读书明理。”核心理念是“勿要嗜利忘义,勿要有辱圣门。”《孔氏祖训箴规》从内容上看:在家庭生活方面,它要求子孙要祭祀祖先,不忘其本;与家人相处要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在个人行为方面,则强调面对利益时要做到勿嗜利忘义,管理公务时要做到克己秉公的原则。

为学当读诗学礼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不学习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

祖训宗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人下。

早晚以祖宗传下的规矩教导训诫子孙,一定要让他们多读书明白事理,显名称誉于世,光耀祖宗。不得入于流俗,甘愿居于他人之下。

治家应和睦一堂

务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务必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一家亲,才不愧为圣人的后代。

嫁娶之事伦理为重

婚姻嫁娶,理伦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婚姻嫁娶,讲究伦理为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的人,必须慎重,违背伦理的事情万不可发生。

做官要克己奉公

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子孙出来做官的,凡是遇到民间诉讼,案件自有虚实,务必理性判断,怀哀怜之心,切莫自鸣得意,但愿不愧为贤能的官吏。

国课当按时缴纳

孔氏子孙徙寓各府州县,朝廷追念圣裔,优免差徭,其正供国课,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浩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徙居于各府州县的孔氏子孙,朝廷追念你们是圣人后代,优抚免除徭役,应当缴纳的国家税收只通过族长征收。皇家恩宠实在盛大。孔氏子孙理应踊跃缴纳赋税,按期足额完成,不要耽误了官府上报征收钱粮的期限。

空间布局—孔府的规矩

处处留心皆规矩,礼门义路是中庸。

曲阜衍圣公府,俗称孔府,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明故城内,它经历朝、数千年而不衰,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有“天下第一家”美誉。作为我国古代衙宅合一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以高规格的八进院落著称于世,其布局、名称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儒家哲学思想和家国和谐、道德规范的基本理念。

孔子嫡孙一向以“礼门义路家规矩”相标榜,恪守诗礼传家、忠孝仁义的祖训。自明代修建初始,便以左中右三路布分,彰显出和谐均衡的“中庸”之美,留下儒家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的烙印,体现出国与家的相应关系,尊贵与卑贱、等级与地位的差别。

中路官衙设三堂,六厅,辖四衙门,分工细密,制度森严,守廉奉公,奖罚分明。与其内宅界限明确,表现出公私界分、内外有别的观念。

衍圣公府建筑物的名称、绘画及匾额对联也深深地打上儒家忠孝廉洁思想的印记,烘托了孔氏族人严谨和乐的生活气氛。最显著的要数内宅门照壁上绘就一幅貌似麒麟的图案。此动物传为天界神兽“犭贪”,它虽貌似麒麟,却与其有着天壤之别。生性贪婪,在其四周“八仙过海”中神仙赖以漂洋过海之宝它都拥有了,却仍不满足,还对着太阳张开大口,妄图占为己有。圣人后裔绘戒贪图于家门,目的就是希望家族后(人)裔以此为鉴,牢记祖训。

“重光门”“戒贪图”“忠恕堂”“安怀堂”等既赞扬儒家的中庸、忠恕的道德思想及做人清廉、和事安乐的政治理想,又显示了孔子嫡孙努力廉政为官、报效家国、感恩圣哲的决心。

猜你喜欢
严嵩子孙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但问何以遗子孙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李绅和严嵩
世有多少“触奸柏”
First Man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
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传说
子孙怎样,你的家族便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