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治疗

2016-07-10 00:39张成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科治疗糖尿病患者

张成

[摘要] 目的 针对收集的12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母婴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影响程度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作为病例组,另收集126名健康孕妇有关资料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在产前一天分析其空腹血糖指标,对比两组病例之间存在的差异。 结果 在发生子痫前期、过多羊水、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等方面,病例组患者都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产生各种母婴并发症几率方面,病例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 因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对糖尿病孕妇加强管理,以降低产生母婴并发症的可能性。采用早期内科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降低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控制产妇血糖指标及饮食都具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该治疗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母婴安全;内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106-02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临床中妊娠前不存在糖尿病和异常糖耐量,发生在妊娠期或糖尿病或异常糖耐量首次被发现的临床症状。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存在餐后明显的高血糖、较低的空腹血糖、容易发生肾性糖尿等临床特点,在一般情况下,易产生于妊娠中晚期。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对于母婴健康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作为病例组,另收集126名健康孕妇有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52例患者有关资料,其中12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其余126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在产前一天分析其空腹血糖指标,对比两组病例之间存在的差异。

孕妇孕期都处于25~29周,对其分别进行50 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如孕妇血糖超过7.8 mmol/L,即为糖筛查结果异常,对结果异常患者,先检查其空腹血糖,若空腹血糖结果正常,再实施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与以下任一标准相符,就能诊断是妊娠期糖尿病:①妊娠期空腹血糖不少于2次都超过5.8 mmol/L;②50 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超过高于11.2 mmol/L,空腹血糖不低于5.8 mmol/L;③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结果中超过2项血糖高于正常值。

1.2 临床治疗方法

在临床中主要采取3种治疗方法[2]:①按照热量计算公式(热量=标准体重×105-126 kj/kg)采用饮食治疗方法,随孕期相应进行增加。后半期每天增加1000 kj左右,并根据孕妇每周增加体重情况进行相应调节。肥胖孕妇的供给热量不能减少过多,按照每天100 kj总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约占40%、25%、35%左右,超过5%的碳水化物源自粗粮、杂豆类及薯类等具有较低的血糖,超过一半的蛋白质源自鱼肉等蛋白,主要选用含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玉米油或大豆油作为烹调油使用总热量在早餐、加餐、午餐、加餐、晚餐、睡前加餐等中分别按照15%、5%、25%、10%、30%、15%进行分配,通常在餐后2.5 h左右进行一次加餐。②采取运动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不存在内科或产科禁忌症等状况下,可适当采取一定的运动,特别是对于较为肥胖的孕妇,一般可在餐后进行不少于半小时的散步等有节律运动,其心率在运动过程中每分钟不能超过120次,比较剧烈的一些运动应禁止孕妇参与。③采取药物方法治疗。通过饮食合理的补充营养及适宜运动,血糖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可采用胰岛素方法进行治疗。每天对孕妇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指标进行一次监测,连续监测一周时间,按照患者血糖水平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调整。胰岛素在采用维持量的过程中,每周对孕妇血糖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将胰岛素在每日三餐前30 min向皮下进行注射。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情况

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存在子痫前期的病例分别为15例(占11.9%)和2例(占1.6%),发生感染的病例分别为8例(占6.3%)和0例,羊水过多的病例分别为13例(占10.3%)和1例(占0.8%),胎膜早破的病例分别为17例(占13.5%)和3例(占2.4%),产后出血的病例分别为10例(占7.9%)和1例(占0.8%)。

2.2 比较血糖指标不同的患者产生并发症情况

根据孕妇产前一天空腹血糖指标情况对病例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将孕产妇空腹血糖指标以5.8 mml/L为界限,可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不同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存在子痫前期的病例分别为5例(5/89,占5.6%)和12例(12/37,占16.2%),发生感染的病例分别为3例(3/89,占3.4%)和5例(6/37,占13.5%),羊水过多的病例分别为6例(6/89,占6.7%)和7例(7/37,占18.9%),胎膜早破的病例分别为9例(9/89,占10.1%)和10例(10/37,占27%),产后出血的病例分别为6例(6/89,占6.7%)和5例(5/37,占13.5%)。

3 讨论

目前对于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的致病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有关研究结果显示[3],妊娠期糖尿病的致病机制与下列几方面因素或许具有一定关系:①遗传易感性因素。经过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家人的有关数据可知,在家族中若母亲患有2型糖尿病就会明显增大产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②胰岛素抵抗因素。妊娠期糖尿病者容易产生的胰岛素抵抗比较严重或与缺陷的胰岛β细胞功能而引发第一时相减少分泌胰岛素,进而造成孕妇产生糖代谢紊乱症状。③氧化应激因素。不断增高的氧化应激水平造成孕妇产生过多的超氧化物,这或许是产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中显著提升氧化应激标志物,说明氧化应激也很容易参与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另外,据流行病学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比较明显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肥胖史、流产史、高于35岁怀孕、出生时体重超过4 kg的孕妇等,妊娠期糖尿病不管是对于孕妇或是胎儿都将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

该研究有关数据表明,由以上数据可知,在发生子痫前期、过多羊水、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等方面,病例组患者都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所以针对已经临床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就要及时主要采取诸如饮食、运动等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积极的治疗,若孕妇经控制饮食及适宜运动方法都难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可采取胰岛素治疗方法,使其血糖指标能够控制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控制饮食十分重要[4],很多患者只需要采取控制饮食方法,就能使血糖指标保持在较好水平。运动对于葡萄糖向患者肌肉及脂肪组织进入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升胰岛素反应,使细胞内糖代谢不断增强,进而实现血糖降低的作用。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药物控制糖代谢紊乱,很多研究结果现实,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使患者在妊过程中血糖指标能够获得良好的控制,对孕妇及胎儿都具有非常明确地益处[5]。

该研究按照分层分析方法监测所收集病例产前一天的空腹血糖指标,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空腹血糖不低于5.8 mmol/L,在发生子痫前期、过多羊水、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等方面,病例组患者都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采取比较规范的临床治疗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指标,降低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因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母婴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对糖尿病孕妇加强管理,以降低产生母婴并发症的可能性。采用早期内科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降低产生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控制产妇血糖指标及饮食都具有重要作用确有需要时可采取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母婴安全及医疗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该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贝为武.妊娠合并糖尿病内科治疗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7(18):139-142.

[2] 高苒.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4,3(11):95-99.

[3] 茶世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66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2014,8(16):152-156.

[4] 吴喜才.妊娠合并糖尿病132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2(10):172-175.

[5] 鞠吉英.妊娠合并糖尿病4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21):205-208.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内科治疗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用于急诊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科治疗措施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研究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