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6-07-10 01:08王芳田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妊娠干预

王芳 田丽娟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实验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不良结局的发生,故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可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积极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妊娠;糖尿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100-03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危害性较大,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出现或者发现糖尿病[1],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2],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变化,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妊娠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如不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妊娠结局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其妊娠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特选择了该院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结合生活方式干预的40例患者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效果,其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将报告整理完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40例患者的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6±5.62)岁,孕周在24~38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1.09±1.24)周,其中有23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对照组40例患者的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4±5.73)岁,孕周在24~38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2.15±1.25)周,其中有24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当中。

1.2 诊断标准[4]

所有患者均在抽血前禁食8~12 h,经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空腹血糖值≥5.6 mmol/L,餐后1 h血糖值≥10.3 mmol/L,餐后2 h血糖≥8.6 mmol/L,符合2项或者2项以上者即可确诊为妊娠糖尿病。

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妊娠糖尿病;②宫内为单胎;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对该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具有知情权。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病变者;②除糖尿病外,伴有其他严重病史者;③血液系统、精神系统异常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⑤不愿配合本次调查研究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害性,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主动了解患者的主诉,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鼓励患者聆听音乐、观看幽默搞笑的视频,以转移患者的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治疗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患者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1.4.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针对性健康教育、饮食管理、运动干预、生活习惯干预、环境干预及色彩护理。

1.5 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共20个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得分在16分以上为合格,表示患者对妊娠糖尿病有较好的认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72 h,最后取其平均值。

1.6 统计方法

对经不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使用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疾病知识知晓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计数资料表示,采用χ2检验,若两组数据间的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知识知晓率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7.50%(39/40),对照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0.00%(32/40),实验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血糖水平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2.3 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异常[5]。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或者发现糖尿病,孕妇在孕期的身体机能出现较大的改变,加上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出现糖尿病的概率较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产后不利因素较多,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因此,在围产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十分的重要。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生活干预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受到了众多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该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其疾病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水平及产后并发症控制情况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故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认知、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

生活方式干预的具体措施包括:①针对性健康教育:采用口头教育、书面教育及音视频教育的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提醒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②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孕周等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饮食营养,确保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50%,饮食计划中要求患者每日摄入300~500 mL的牛奶,带叶蔬菜500 g,告知患者应该少食多餐,两餐之间补充适量的水果;③运动干预:提醒患者每天应保持适量的运动,餐后30 min~1 h可进行散步、登楼梯、瑜伽等慢性有氧运动;④生活习惯干预:提醒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自身卫生,保持皮肤清爽干燥,以预防相关的并发症情况;⑤环境干预:家中应保持清洁卫生,在室内摆放新鲜的花草,使用空气清新剂净化空气,确保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最佳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不良结局的发生,故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可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积极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国娟,郭慧,李晶,等.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妊娠糖尿病妇女的体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2):72-74.

[2] 耿玲,王淑峰,朱晓明,等.妊娠糖尿病妇女产后生活方式干预计划的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5):76-78.

[3] 魏玉美.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0):3-4.

[4] 蒋仕祥,杜小蓉.生活方式干预对GDM患者产后IGR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3):405-408.

[5] 潘晓洁,俞利红,斯徐伟,等.妊娠糖尿病产后干预对血糖、血脂及炎性指标影响的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6):63-65.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妊娠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