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2016-07-10 01:42吴冰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吴冰

[摘要] 糖尿病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阶段,有效维持血压的稳定,调节血糖代谢,调整脂肪代谢,低蛋白饮食等,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治疗方法,该文仅对肾病糖尿病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195-02

[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keep blood pressure stable, regulating the metabolism of blood glucose, regulate the metabolism of fat and low protein die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with in-depth study of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continue to emerge out of new therapeutic method, this article only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ment statu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Diabeticnephropathy;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 Angiotensin conversing enzymeinhibitor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循环性的全身系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病,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其发病率和危害仅次于肾小球肾炎[1-2]。据报道,2008年,中国有9 200万糖尿病患者,2013年达到1.14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更是高达1.5亿,而血糖不正常的人有2.64亿。随着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多,DN患者的比例也随之提高。据统计,欧美等发达国家,约有35%的DN患者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病,中国的这一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来自美国的研究,黑人发生DN病的几率高于白人。1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发展成DN的比例约是35%~40%,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几率要低于1型。探讨DN的发病机理和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该文仅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1 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的早期表现是肾小球滤过增高,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蓄积和肾脏增大。及时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的产生,在体内,AGEs由过量的糖与蛋白质合成,它能破坏自身组织和细胞,加速人体的衰老和导致很多慢性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等。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组织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血糖控制标准是:空腹血糖低于6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2%。对于还没有诊断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来说,及时使用市售的胰岛素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不会出现肝肾损害。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长效胰岛素,防治低血糖的产生。方小正,陈敏,李红为了研究波动性高血糖对微血管病变的影响,进而研究对糖尿病的影响,选取169例患者,1组,78例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患者,2组,91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患者。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C肽、24 h尿白蛋白定量,经研究发现,2组2 hPPG显著高于1组,餐后2 h胰岛素与餐后2 hC肽水平显著低于1组,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微血管病变明显増加。王力[3]对南京鼓楼区社区体检中心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现观察组患者对饮食有较好的控制欲,实时注重自身身体情况,经常检测血糖情况,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些自我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血糖的持续上升,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危害。赵静[4]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12周,观察用药前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低血糖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糖控制理想。

2 控制高血压

1型糖尿病患者继发的高血压,一般认为是由于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属于肾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合并的高血压一般认为与高胰岛素血症有关。早期的DN患者常常合并患有高血压(HT),发病率40%~80%,对肾脏危害加大,加速肾脏病变的发生,中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有效合理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水平,能显著减少DN的发生和发展,减少肾衰竭的产生。成年人的血药控制水平应低于17.2/10.6 kPa。

2.1 物理治疗

属于恢复性治疗,包括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适当的体育运动,规律的作息时间,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保持心情愉悦,减轻心理负担。

2.2 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sing enzymeinhibitor,ACEI),临床使用的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药物。该药安全,有效,能延缓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几率,对糖,脂肪代谢影响不大[5]。万荣文,唐建军,蒋德林等将1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服用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不同组分用药对高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Ⅱreceptor blocker,ARB),是一种新型口服降压药,该药口服耐受性良好,主要是同降低外周血管紧张性而降低血压。该药不良反应低,对咳嗽敏感的患者也可服用。郭春香[6]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将12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经研究,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eta adrenergic receptorblocker),是临床早期的进出降压药之一,疗效确切,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进程。梁耐意对6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氨酰心安缓释片25~50 mg/d,12周。治疗前后测量坐位血压,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经治疗62例患者血压<140/90 mmHg,降压达标率为91.1%,氨酰心安缓释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

3 终末糖基化产物阻断剂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体内过多蓄积,严重提高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AGEs的代谢、影响及AGEs抑制性药物的研究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见的药物有胺基胍,吡多胺,苯磷硫胺等。

4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中医治疗,尤其是中药方剂在中国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当前一些研究也表明中医药疗法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李明等[7]应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105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或氯沙坦钾片口服以控制血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C反应蛋白水平。经治疗研究组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70.08%;治疗后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调节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起到了延缓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最终导致糖基化终末端产物的生成,最终形成对肾脏的不可逆损伤而形成的疾病。而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多,由于多数患者没有很好的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多,随着医疗工作者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逐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希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59.

[2] 李敏州,高彦彬,马鸣飞,等.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2012, 18(22):344-346.

[3] 王力.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5(22):71-73.

[4] 赵静. 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7.

[5] 石舵,许晓洁,刘晶,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1):187-190.

[6] 郭春香.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60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22-123.

[7] 李明,王小强,张华军. 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5,30(8):1116-1118.

(收稿日期:2016-01-05)

猜你喜欢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试论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状态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