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2016-07-11 17:13曹剑辉陈启买周合兵罗一帆
成才之路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创新能力人才

曹剑辉+陈启买+周合兵+罗一帆

摘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社会经济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品质等内容。高等学校应该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建立一套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人才

中图分类号:G46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06-0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党和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重大意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靠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将创新能力作为学生三项基本能力之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涵盖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品质等四方面内容。创新意识包括聪明才智、观察力、创新潜力;创新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批判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信息能力、动手能力;创新品质包括责任感、协作精神、自信心。

(1)创新意识是源泉。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2)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3)创新知识和技能是核心。缺少必要的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无法实施,都将成为空想。

(4)创新品质是保障。创新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取得成功的,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坚强的毅力,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不能使灵感变成现实,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创新能力中,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和技能、品质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而是层次渐进的关系,其中意识和思维因素处于最底层,知识和技能因素处于中层,品质因素处于最顶层,呈金字塔式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全面系统地构建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 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因此,设计适合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基础工作。

(1)通识课程体系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前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技能课程及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专项技能课程;后者为参照世界著名大学通识课程而设置的课程体系,要打破学科壁垒,基本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知识领域,要重点体现人文和科学的融通、古今贯通、中西合璧、学科交叉渗透的理念,培养学生辩证和批判思维、发散和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启迪学生探索未知的动机,培养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体系着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表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是最有价值的,它们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打造核心基础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塑造学生特殊的气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践课程体系着重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实验课程体系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实践实验中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并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技巧,培养学生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

(4)跨学科课程体系着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当今世界科学研究不断向跨学科的“大科学”方向发展,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纷纷把目标瞄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成立了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拆除各学科间教育的壁垒,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的本科教育机制,可通过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开设辅修课程体系、建立跨校课程共享机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E-Learning等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等的限制,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

2.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学分制和选课制为基础,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进程,可以自由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等。高等学校要抓机遇,争取增大办学自主权,增强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增大学生的自由度,增强教学的弹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二是实施跨学科大类培养。根据学科特点分若干学科大类,一个大类往往有多个学科专业,有的甚至覆盖几个学科门类,如文史哲类、经济管理类、数理类、化生类等,由相关的学科所在学院联合培养学生。三是实施本硕博连读培养。将个别具有特殊潜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通盘统筹考虑,在本科阶段以宽、厚、广的基础教育为主,在硕博阶段以专、深、尖专业教育为主,培养研究性创新人才。四是扩大交换生教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加强与海内外高水平的大学互换学生交流,丰富学生的第二校园学习阅历;还可通过联合办学,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政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流空间。

3. 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1)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需完善三类实验教学平台:一是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二是实训、实做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训、真操实做训练;三是课外创新平台,包括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竞赛活动或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每一个平台都分为基础层、综合层和提高层,形成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

(2)建设学、研、产相结合实践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活动。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科研、产业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教师将最新成果和产业实践及时反馈到课堂、进入教材,使教学延伸到科研和市场第一线;同时也要想方设法让企事业单位有经验的成功人士走进大学课堂,将生产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传授给学生,彼此形成良好的互动。优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实践活动,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践丰富理论,增强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平台。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具有很多共同特点,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以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带动创业,以创业活动促进创新教育,深化创新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二者相互联动,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4)建设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探索,在学习和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升华;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比赛,还可为创新活动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合作,让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4.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通常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或者以简单的综合测评来评价学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往往只是根据学生取得的成果(竞赛获奖、发表学生论文、发明专利等)在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来评定,而且这部分测评在学生综合测评中的所占比例很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方法较为简单粗放,不适合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甚至容易产生负面作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应只注重评价结果或现实创新的产品,更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引导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不应是终结性评价,应是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前瞻性原则。传统的以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作为指标的是一种事后指标,这种指标体系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指标体系,要面向未来,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关注学生将来的创新发展态势和发展空间。二是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潜质,防止以偏概全,切实反映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指导思想,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三是导向性原则。学生创新评价体系有别于教师评价体系,其目的是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主动拓展自己的学习内容,发掘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评价体系,要给学生以“只要跳起来,人人都能够得着”的现实目标,全面增强其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08).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

[3]徐高明,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06).

[4]曹剑辉,周合兵,罗一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8).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创新能力人才
人才云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