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空图“韵味”说

2016-07-13 20:01周盼胡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韵味

周盼 胡焕

摘要: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首先对“味”这一审美范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司空图的“韵味”说的内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如何达到有“韵味”的途径。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诗歌形象创作来说,作者在创造形象时要直致所得,万取一收;二是从诗歌意境的营造来说,创作者要做到离形得似,思与境谐。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从内容到方法对“韵味”说这一诗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诗歌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韵味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5-0108-03

引言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在诗论著作《二十四诗品》《与李生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诗歌理论,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也有着各类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着诗人自身修养的追求。在这些论著中,主要的诗歌理论有“象外”说、“韵味”说、“思与境偕”说等等。在笔者看来,他的诗歌理论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印证的。而“韵味”说是其中最核心的文艺理论,他的这一文艺思想有着非凡的意义。

“味”是我国古代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古代典籍中,老子就提出过“味”,后来又有不少理论家做过一些论述,司空图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有关“味”的理论,提出了“韵味”说。他认为诗歌要有韵味,那么就要在创造诗歌形象时,要“直致所得,万取一收”,从而使得诗歌意境达到“离形得似,思与境偕”,因此营造出一个自然之外的第二自然,这也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所在,也是“韵味”说的本质所在。

本文从两方面探讨司空图的“韵味”说: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涵;诗歌做到有“韵味”的途径。

一、“韵味”说的内涵

1“味”的含义

司空图主张诗歌要有韵味,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味”的含义。“味”最原始的含义指口味,这在《左传》中就有记载:“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令出”,这里的味就是讲酒的口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味”的含义逐渐丰富,发展为音乐上的美,这也就开始涉及到艺术上的“味”了。在《礼记·乐记》中就有“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陆机运用《乐记》中的这种比喻来形容诗文的美,他说:“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氾,虽一唱而三叹,故既雅而不去艳。”,从此,“味”进入了诗歌艺术领域。后来的理论家也开始使用“味”的概念,刘勰的《文心雕龙》就不断地提到味,《情采》中就有:“繁采寡情,味之必厌”,《隐秀》中说道:“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物色》中写道:“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钟嵘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滋味”说 ,“味”正式成了诗歌审美特征的范畴,并初步论述了诗味的特征。他强调诗歌的内容,同时在形式上也要求华美有文采。而在艺术境界上要做到的是“文已尽而意有余”,也就是说要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意 ,从而带给读者无边的审美感受。

2“韵味”说的内涵

刘勰在《隐秀》篇中提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指出文章要“隐秀”才有“余味”,既能“状在目前”,又能“情在词外”。在《声律》篇中的“滋味”是从诗歌的音韵角度来讨论诗歌的艺术美的。刘勰所讲的“味”,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所给予的读者的审美享受[1]。钟嵘在《诗品序》提出诗歌的“滋味”离不开诗歌形象性。同时,他又强调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还特别注意诗歌的辞藻与音韵。钟嵘所说的“滋味”是和他整体的诗歌美学思想,特别是对诗歌的审美特征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司空图在钟嵘的“滋味”说的基础上,对“味”的内涵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韵味”说,明确把“味“作为评诗标准。

“味”在“味外”是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涵之一。《与李生论诗书》中指出“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辨于味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是资以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尔。”,食物的基本味道是咸酸,而人们品尝了这种味道,并不仅限于食物的咸或酸,而是有一种无法诉说的美味,但又依附于这种具体的咸酸。对于人的感官说,有单一的原本之味,又有醇美的味外之味。“司空图所说的诗‘味,是指醇美的味外之味,故谓之‘味外之旨”[2]。诗歌也是如此,诗歌需要先将生活素材创造出一些具体的形象,让读者发挥想象力,然后才让人体会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咸酸”之外的“醇美”。

“韵味”说的另一基本观点是“韵外之致”。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近而不浮”是指诗歌形象上具体亲切,用诗描绘一个事物,要把事物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那景物就好像在眼前,而不流于浮泛。“远而不尽”是指诗歌的意境言有尽意无穷。让读者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能够发挥想象力,理解诗歌包含在形象之外的深远意境。由此可见,“韵外之致”有两层:一层是诗歌中实在的内容,童庆炳先生在把它称为“韵内”;一层是诗歌意义之外的一种深藏的意义,是一种悠远的艺术空间。也就是童庆炳先生所说的“韵外”。这两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韵内有真美,‘韵外才可能有意味。”[3]

同时,司空图自己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概括为“全美为工”。这里的全美,指的是一种整体上的美。这样的一种整体之美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加一大于二。比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每一个句子都是描绘的一个特定的场景,单独读起来,每个句子都有特定的意思,“行到水穷处”是指走到了水的尽头。“坐看云起时”是说不能再往前走,那就坐下来看看白云吧,这样一来就很难体味到新的意思。但是一旦把这两句结合起来一品味,我们就能体味出一种文字以外的意思。生活之中的路是不会断绝的,看起来无路可走的地方,好像又会展现出另外一条路来, 或许会是一条更美好的路。整个诗歌就有了一种超脱、闲淡之意,这就形成了诗歌的“新质”。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司空图所讲的“韵味”,是从自然出发,又高于自然的一种审美境界。同时,这种“韵味”的含义更带有诗人自己的一种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趣。司空图的后期是崇尚道与佛的,他所说的“韵味”一般都带有空灵澄澈、明净悠远的审美特点,给人一种玄虚缥缈的感觉。

总之,司空图的“韵味”说中所强调的“味”是指在“原本形象”上新形成的“第二形象”,是在“原本之味”基础上产生的“第二味”的冲淡自然的境界。这就是“韵味”说的本质。

二、何以有“韵味”

司空图在其诗论中不仅提出了“韵味”说这一概念,还论述了在创作中如何做到有“韵味”,那就是要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实践了这一观点。

1诗歌形象的创造

首先,他认为诗歌形象的创造要“源于自然”,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中,很多意象都自然之景,如《二十四诗品》中的流莺、碧桃、碧空、碧云、鹤、菊等。从司空图的生平来看,晚年的他崇尚道和释,让他有了一种冲淡平和的心态。因此,在他的诗歌里面,自然之景代表着最原始,最纯真的意义。

其次,诗人强调要“直致所得”,就是要深入自然,自己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就是什么样的,诗人要任性率真,而不要数事用典,从而塑造出具体亲切的诗歌形象。他在《二十四诗品·纤秾》中写道:“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几笔随意书写就把山谷边清丽、生机的景色写得亲切自然,让人流连忘返。《二十四诗品·自然》中指出的“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指的就是一切都要如天体默默运行那样真切自然。

再次,虽然是从自然取景,但要达到有“韵味”,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即在创造形象时要做到“万取一收”,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之景与生活现象。在司空图的诗歌创作中,他的景物都是很具代表性的,比如鹤的轻盈、菊的个性、碧空的广阔。他们代表着隐士们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与高洁的品性。正因为有了这些鲜明的特征,才能给读者一个鲜明印象。同时,这些景物又要有深一层的含义,才能引起读者的联想。“鹤、菊、碧空”可以让常常与隐士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与高洁的品性有联系,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

2诗歌意境的营造

C.桑塔耶纳说过——美的艺术中“第一项是呈现出的事物”,“第二项是暗示的事物,更深的思想感情,或被唤起的形象、被表现的东西”[4]。王昌龄提出过“三境”说——“物境”“情境”“意境”。“意境”,即诗中所表现出的启人深思的思想和哲理,诗人受景与情的触发,而创作出超脱旷灵的意境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诗人的情感与客观的对象是紧密联系的。客观的景物寄托着创作者的情思。这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诗歌的审美意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高高的野草,城墙的破败,就营造出了作者对国亡哀痛的境界。同时,主体的情感赋予客观以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的高洁品质,让菊花也带有君子之气。读者一接触到客观景物就会联想起诗人的情思,意境随之而来。因此,意境的营造,离不开诗人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的统一,所以诗人要做到“思与境偕”。张少康认为:“思与境偕”不仅说明艺术思维与具体物象是相结合的,而且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而在笔者看来,这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就是“景外”与“象外”。

其次,诗人想要诗歌有意境,在诗歌创作时就离不开“离形得似”,就是说诗人在写诗时,要超出具体物象的表面,概括其精神本质。也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比起直接感性存在的显现,以及历史叙述的显现,艺术的显现却有这样一个优点——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指引到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5],诗人只有让读者以“似”为纽带,将具体与抽象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想象,营造出诗歌的意境。比如“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感受到了幽谷之美,更让人感受到忘却忧愁,远离尘世污浊,享受一个纯洁世界的愉悦与幸福。诗歌自然和谐的境界油然而生,也就做到了“象外之外,景外之景”。

由此可见,诗歌的形象,是源于自然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实景。在实景的暗示、启发下,经过读者的想象而获得虚的景象,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就产生了意境。这也正是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由“象”到“象外”,由“景”到“景”外,由“形象”到“意境”,由实到虚,诗人营造出第二自然。

3读者的审美体验

“韵味”并不是简单地存在于语言文字和声韵之中,更存在于读者的审美体验中。司空图提出了“辨于味而可言诗”,他所强调的就是读者的“辨味”活动。司空图说“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也就说“辨味”后才可言诗,但只“辨意”是不能够言诗的。这就定义了只有“辨味”才是审美活动,而“辨意”(分辨文字语言的意思)则是属于认识活动。“辨意”活动是对文字语言的单纯理解,它是“辨味”活动的开始。它被限制于某一确定的点上。而在“辨味”活动中,读者才能体会到“诗意”,它挣脱了语言文字的捆绑,在原有意思的基础上走向了更远的诗意空间。这里就和读者的阅读态度、个人修养以及艺术想象力息息相关。读者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纯粹认知,它以获得知识为目的;一种是审美认知,他期待获得情感的愉悦。例如:司空图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一种若有若无、虚虚实实的朦胧美。这种诗歌意境是通过具体的实景描写,运用暗示的方法,借读者的想象而形成的一个无形的、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持第一种阅读态度的读者就很难感受到这样的一种意境。所以说,读者的审美体验是韵味得以产生的另一重要条件。

结束语

司空图诗歌理论是很有代表性的,而其中的“韵味”说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他通过对“韵味”说内涵的论述,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让诗歌有“韵味”的探讨,共同形成了诗学体系——“韵味说”。在他看来,只有做到了“象外之象”,才能形成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诗歌。这样的诗歌才具有广阔的审美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75.

[2]屈婵媛.试比较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之异同[J].鸡西大学学报,2010,(4).

[3]童庆炳.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J].文艺理论研究,2001,(6).

[4]C.桑塔耶纳.美感—美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32.

[5]黑格尔.美学(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13.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韵味
大煮干丝,丝丝缕缕韵味长
千年古镇韵味浓 人间烟火美如画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简析《双色丰收南瓜》的壶艺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略述《八仙缸》作品的艺术韵味
别有韵味,安吉花样之冬
秋的韵味
掌握诵读技巧 品尝古典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