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肚兜服饰艺术研究

2016-07-14 10:37杨玉洁大连工业大学116034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肚兜侗族苗族

杨玉洁 (大连工业大学 116034)

中国少数民族肚兜服饰艺术研究

杨玉洁(大连工业大学116034)

中国素有“衣冠之国”的美誉,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更是别具风华,无论从造型款式还是纹饰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优秀的民族本土文化独特的设计艺术。本文采用的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国古代内衣的设计元素为根本,对少数民族的肚兜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归纳、总结。此次研究我们将通过少数民族的独具特色的肚兜服饰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悟民族肚兜背后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肚兜;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一、当代少数民族的肚兜文化

贴身的胸腹式围腰称为“胸兜”、“肚兜”。侗族和榕江、地坪一带的苗族妇女的胸兜制作精美,图案集中在上胸颈下一段,穿着时往往敞开外衣,露出美丽的图案。彝族男子围绣有精致花卉纹的图案。

(一)京族的肚兜文化

京族人服饰用料单薄、美观实用、结构简洁、具有亚热带服饰的特点。京族服饰以丝绸面料为主,质地柔软舒适、光泽度好、透气性良好,非常适合在海边穿,这是他们在求生存的过程中积累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的体现。京族妇女多穿紧身白布窄袖单衣,襟上有数颗纽扣,里面挂着一块绣着精细图文的菱形小布,年轻女子多用的是红色,中年女子多用的是浅红色或米黄色,老人则以白色和蓝色居多。相传是由东汉时代的伏波将军马振所赠的。这块小布被称为“遮胸”,也叫做“掩胸”,既美观又实用。

(二)侗族的肚兜文化

肚兜作为女性的贴身饰物,具有较强的隐秘性。而在我国西南山区的侗族却能将肚兜大方的展现在人前,开放程度令人惊讶。侗族妇女上衣为自制的亮布(一种深紫色闪光的手工布)或普通的棉布,属于对襟衣。衣襟的领口处绣有五厘米宽的装饰花边带,两襟相对敞开穿,相距约10厘米,胸前系菱形肚兜,就像大号的小孩肚兜。在造型上,上衣领处饰有“噶愿”,即对称的形的三角形绣花图案,刺绣纹样多为花朵的变形,围兜下方有一块较大的三角形围布,在结构上进行了巧妙地分割处理,即大菱形中有小菱形,也就是拼接的围布,视觉上占据了整个肚兜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围布处色彩与胸腰处色彩艳丽明快对比鲜明。通常围兜略长于衣,穿时露出衣外,在衣襟下端露出围兜的尖角。一般行走时上衣线条垂沉飘举,围兜贴体劲摆,这是侗族女子特有的风度。绣工精美的肚兜是侗族妇女特有的服饰品,贴身穿用,绣花图案装饰部位主要在胸前颈下。银兜坠——黎坪一带的侗族妇女盛装时专门将系胸兜上端两端的织花带各从颈的一侧向后垂于上衣外,长及后颈下25厘米处,由一根筷子粗的圆银条盘绕而成,约一个手掌大小,银锤呈“S”形,硕大而夸张,既起到了固定围兜美化服饰的作用,丰富了后背的视觉效果,成为姑娘背上华丽的装饰品。

(三)苗族的肚兜文化

1.融水式苗族

黔东型融水式苗族服饰流行于广西融水、三江、贵州榕江等地。其主要特点是对襟左衽上衣(个别地方有右衽),外衣内必围胸兜,因与侗族相邻,其服饰吸收了侗族的特点。融水式的苗族女装紧身对襟衣,无纽扣,衣带系衣,衣内系菱形胸兜遮腹,上衣左右开叉襟边,袖口喜饰翠绿色或红色丝织花边和缎条。胸兜上端以红、绿精美的刺绣装饰于敞胸部位,在整套素色衣裙之间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造型特点是上衣紧身,敞胸露出胸兜上端花纹,衣摆翘出的衣角用翠蓝布镶边。

2.岜沙苗族

岜沙苗族妇女发髻挽于右前额,上装内戴菱形胸兜,胸兜上端在黑色亮布上挑有白色花纹,下端以三个正方形拼接并在其内锁绣精美花纹,现在更多的是三块色布拼镶而成,外衣为藏青色亮布对襟低领紧袖衣,领、摆、袖口及衩边处均挑花或缝彩色布花边。

3.平永苗族

平永苗族妇女上装内穿菱形肚兜,外套对襟无扣上衣,衣背花纹布局按肩袖、衣背中轴线及下摆形成“工”字形,绣有红绿花纹。

4.地坪苗族

黎平的地坪苗族妇女服饰为蓝紫色,上钉亮片,绣金银线,上衣直领,对襟黑色亮衣。领襟袖口处均绣有花纹,并以蓝色和紫色布拼接,前襟敞开露出胸兜上沿的花纹,以着多层上衣为美,盛装时可穿7~9件。

(四)基诺族的肚兜文化

基诺族妇女穿麻线织成的色彩艳丽的衣裙,称为彩虹衣。上衣是对襟、无领、无扣、窄长袖的黑色短衫。在肩、袖和下摆处均镶饰织成七色彩条,背部正中处挑绣一红色垂直线和水平的线条;垂线两边各绣一枚放射状的圆形彩花,称为太阳花,下面是一排水平状分布的小树枝和犬齿状。基诺族女子胸前戴遮住下腹挑花胸兜,胸兜上有精美的图案肚兜贴身佩戴、上至颈下,下至腰间,衬于胸前胸前,有护胸、遮乳作用。喜用红、黄、绿等色彩布镶以横向边饰纹及各种几何纹,其中不可缺少的纹样是折线纹。这大概为葫芦藤的变形,代表着创世传说。胸兜下部镶去了一角的正方形黑色或蓝色布,喜镶嵌银泡、银片等。

(五)瑶族的肚兜文化

江华高山瑶族的胸兜为男女皆用型。胸兜色彩古朴,工艺讲究,上端边沿钉有5朵银质太阳花,花下钉有黑白丝线彩珠和穗须,下端用黑白丝线绣成的挑花的几何图案。

(六)彝族的肚兜文化

彝族男子多喜戴肚兜,流行于云南楚雄的牟定、楚雄、南华等地,属楚雄型。为中老年男子喜爱,是年轻女子送给男友的定情之物,也是妻子赠予的心爱之物。肚兜分为两类:(1)绣花布肚兜,略成梯形,下摆成弧形,多用黑布缝制,高30~55厘米,最宽处约40厘米,下半部兜深约20厘米。上半部遮胸,下半部护腹,呈半圆形,实为口袋,用来盛装钱物。多为黑缎布料,用彩线绣有精致的花卉纹图案,构图均衡、对称,色彩以红、蓝、白为主。纹样古朴典雅。(2)麂皮肚兜。一种造型近似绣花布肚兜,以麂皮为料,用细皮条精心缝制,不染色,保持皮革本色,小巧精致。主要用于护腹、装钱物。还有一种略呈半圆形,无遮胸部分,兜盖上常缀有用细皮条编成的垂穗及珠串等。

二、民族服饰肚兜样式的研究

肚兜的造型结构极其多样,肚兜形状像背心的前襟,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也有正方形、长方形、葫芦形或展开的折扇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三角形或圆弧形,各具千秋;肚兜并非仅有单片形制,也有前后复合式、吊颈式等,上端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肚兜风格并非单一,色彩不仅是“五色”体系,更有民俗习性的配色理念使肚兜色彩别具风情,因此南北地域的肚兜差别较大;面料运用上有棉、绸、缎等各种材质;穿着方式上的吊、系、扣、裹、挂、缠,各有所用;工艺上的多种绣法、手绘、贴布、滚镶,更具鲜明个性。肚兜遮过肚,达到小腹,颇似背心的前襟。不仅遮盖住了关键的肚脐和胸,达到了遮羞和保健的功能,同时其独特的菱形设计给人们带来了特别的视觉美。

三、民族服饰肚兜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肚兜,是女性群体生命情感的象征,是民间妇女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是女性表达生活、寄托情感、祈求吉祥兴盛的重要载体。肚兜艺术从其发生、发展、艺术形态、艺术功能以及艺术符号和艺术内涵等方面,积淀形成了女性的生活情感心理与生活价值姿态。肚兜有着自身的价值理想和审美评价,以一种特殊的针线语汇作为表现生活理想的媒介。

从艺术特征来看,肚兜属于表现和再现相统一的针线艺术,是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结晶。从性质上来看,肚兜是艺术与生活双重复合的产物,是将生活、艺术、技术、功利等复合融会而达到群体文化认同的心意信仰;从内含上看,肚兜是强调情感寄寓的平台;从技法上看,肚兜追求工巧技美的神妙。肚兜艺术可谓巧夺天工,以针线来代替笔墨,以材具来表达意图,赋予针针线线以灵性,追求技艺的精妙,而潜心技艺的精妙才能体现女性的才情与品格。

四、结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所说:“传统并非现代的对立,而是现代的源泉。”时尚是一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历史,时尚可以关注过去,但终究会走向未来。任何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时尚的形成发展与本土和国外多元化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少数民族服饰是具有高情感容量的载体,蕴藏着本民族的精神信仰、母子情、夫妻爱等浓厚的情感世界。民族服饰中饱含着许多时尚元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风尚,就当下的人文、风格、习惯及审美追求而吸收、消化民族服饰中的时尚元素。通过这些饱含高情感含量与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来表达我们的新思想。当然,民族服饰的审美和其工艺技术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要从审美角度去看待民族服饰,还要从工艺技术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民族服饰。这样我们才能轻松地抓取其设计元素,从而为现代服装设计所运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运用传统中的服饰元素进行设计时,要使服装设计不再只是流于表面,而要深入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的精髓,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现代服装设计。

[1]包晓泉.京色海岸·海衣飘飘·连载七京家男女身上衣[J].南方国土资源,2015(2).

[2]刘毅艳.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浅谈中国肚兜史[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5).

[3]曹茜.欲言还休,欲语则言——解析肚兜文化之美中探究女性设计审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靳雯.古代内衣肚兜的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D].陕西科技大学,2010.

[5]黎蓉.中国传统内衣-肚兜艺术传承与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1).

[6]罗璐.浅析西北地区(陕北)民间艺术在肚兜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3(14).

[7]周丹.当代肚兜服装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8]唐清霞.那一抹风情——中国传统内衣肚兜的视觉符号解读[J],大众文艺,2009(16).

[9]曾雨荪.民间肚兜服饰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10]苏洁,析肚兜之东风西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2).

[11]蒋晓红.湘西侗族服饰浅析——以通道侗族为个案[J].大众文艺,2012(8).

[12]徐海荣.《中国服饰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

[13]钟茂兰 ,范朴著.《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4]刘天勇,王培娜著.《民族/时尚/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时装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肚兜侗族苗族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春娃娃的红肚兜(外一首)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苗族老照片
KIN GDOM OF LINGERIE
苗族芦笙制作师
妖怪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