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

2016-07-14 01:34赵亚军郭云霞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影响

赵亚军,郭云霞,邢 军

(1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191)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

赵亚军1,郭云霞2,邢军1

(1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 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74例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样本未做溶血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溶血处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并就如何预防溶血展开分析. 结果:观察组样本中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影响;预防措施

0引言

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内逸出的现象. 引发溶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如果出现溶血现象就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从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检验[1].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行生化检验项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总结预防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04/2015-04收治的74例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42例,年龄27~78(平均52.5±7.5)岁,排除有严重贫血、血液病患者. 采集74例患者血液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标记为未溶血血清标本,观察组标记为溶血血清标本. 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TBA-40FR生化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IMS-972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抽血方法抽取清晨空腹血液样本3 mL,置于真空采血管中. 对照组患者血液样本标记为未溶血血清标本,观察组标记为溶血血清标本[2]. 观察组样本进行溶血后分离,分离方式:将试管中的样本颠倒混合均匀后,以3000 rpm的速度进行15 min离心,分离后取血浆备用.

1.3观察指标两组标本均测定血清标本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天冬氨酸基本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 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白蛋白(albumin, Alb)、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胆固醇( cholesterol, CHO)、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肌酐(creatinine, Cr)、血尿酸(uric acid, UA)、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等水平,每份血清均进行10次检测,计算其平均值.

2结果

观察组样本的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在生化检验中,传统血清分离方法速度较慢,在分离的过程中容易破坏血液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而生化检验中发生溶血使得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制约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是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 

aP<0.05vs对照组.

生化检验中比较常见的干扰因素,主要表现在血红素的颜色感染闭塞分析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的干扰血清血红蛋白对蛋白质的分析[3]. 抽血时,体检者负压较大,再加上存储血液的试管清洗不彻底,抽血速度过快、离心机速度过快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血液标本溶血,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样本中ALT、AST、CHO、CK、TP、ALB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BIL、DBIL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样本TG、UA、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也充分说明,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在实际进行生化检验时,为避免溶血,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院应购买真空采血器,选择正规厂家的试剂和产品;采血前要做好一系列的无菌操作,以保证采血完整,可适当使用抗凝剂,防止采取工程中因震荡过度导致红细胞受到破坏. 其次,检验时还要求检验人员要能正确操作,严格遵守各项规范[4]. 抽血管从人体拔出后要紧贴试管壁,使血液缓慢流出,避免出现泡沫,同时控制好离心速度,如果血液标本出现溶血,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为避免溶血现象,在临床检验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长庚,严香菊,姚新洁.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4):487-488.

[2] 刘海燕.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对策[J]. 当代医学,2011,17(27):33-34.

[3] 蒙长虹.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J]. 河北医药,2011,33(15):2355-2356.

[4] 武莉芳. 溶血现象对酶类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4,36(17):2660-2661.

文章编号:2095-6894(2016)04-62-02

收稿日期:2016-03-07;接受日期:2016-03-23

作者简介:赵亚军. 本科,检验师. Tel:0371-68993231E-mail:25239713@qq.com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检验与转化医学·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影响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