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探析

2016-07-14 08:23浙江海洋大学浙江临海湖商村镇银行乔玉增
中国商论 2016年31期
关键词:金融部门金融服务资金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临海湖商村镇银行 乔玉增

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探析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临海湖商村镇银行 乔玉增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其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深入的基础上,金融体系和服务的完善十分关键。为此,本文将金融支持作为研究重点,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展开深入探讨,以期能够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金融支持 新农村经济建设 思考 对策 探析

在新时期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与具体要求。其中,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国从整体上已经进入到全新阶段,将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作为发展目标,而这也是时代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点。现阶段,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农村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而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1 关于新农村经济建设中金融需求和服务矛盾的阐述

1.1农村资金需求多样,金融机构单一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金融服务的核心被确定为现代农业、农民与农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服务的需求[1]。其中,在调整农业结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不仅需要有地方财政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有金融作为保障。但是,目前阶段,县域金融体系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工行、中行与建行这三家国有银行已经贯彻落实了集约化经营和扁平化管理,且将城市工商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虽然农业银行的服务对象定位成三农,然而,乡镇并未设有分支机构,所以,很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2]。其二,政策性银行难以充分发挥机构职能。当前,农发行仅限在国有粮棉油的流通环节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信贷服务方面,这对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言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1.2农村资金需求增长,资金来源受限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是以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具体途径的,而且对于资金增量的需求也很大。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产业化与现代化的速度不断提高,所以,资金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刚性的增长趋势。由此可见,只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国家财政、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的共同投入。其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十分关键。但是,农村金融供给和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3]。首先,在农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国有性商业银行对于农村信贷的支持力度不断降低,而且农业发展银行仅仅发放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实力薄弱。在农村金融中,虽然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受历史问题与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给予三农全面支持。最后,县域农村资金的外流量极大。在农村区域,邮政储蓄机构很多,虽然已经实现了贷款发放,但是,在发放总量方面仍然不多,所以,成为了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

1.3农村资金需求时代性明显,金融服务传统性明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所以,金融要求具备更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但是,现阶段,针对金融服务的实际情况而言,服务传统性和时代性的需求矛盾突出。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金融服务品种相对单一[4]。当下,绝大多数农村金融部门始终将传统的存、贷、汇等服务手段作为重点,而中间业务与外汇业务的种类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服务的种类十分单一,而业务品种的创新性不明显。其次,金融产品适应性不理想。其中,贷款的期限很短,很多涉农银行机构始终采用传统农业贷款的发放方法,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作为业务重点,和农业生产季节性与长周期特点严重不符。另外,贷款额度偏小。大部分农户在从事高效农业生产与养殖业方面,需要的贷款金额大约在3~5万元。如果是大规模种植户或者是养殖户,那么贷款额度通常高于10万元。对于乡镇乡村信用社而言,对于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不超过3万,所以,与特色农业以及规模农业的发展并不吻合。最后,信贷交易的成本相对较高[5]。

1.4农村资金需求新生性强,金融服务功能滞后

在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并加快的过程中,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新要求。但是,金融服务却始终无法与新农村的建设需求相适应。

首先,农业产业的保险支持严重不足。由于农业生产对于自然的依赖性极强,所以,其产量风险也更高于制造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保险公司会因为农业的生产风险过大而不愿意涉足其中[6]。所以,一定要积极引进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以分散农业风险。

其次,农村的担保体系建设十分落后。现阶段,贷款担保虽然没有对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带来阻碍,但是,农村担保领域也始终都是空白。

最后,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速度缓慢。在现代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对服务行业生产、建设及商贸等领域的渗透与延伸十分关键,同时也能够有效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构建现代化农村物流机制势在必行。但是,金融对现代农村物流机制的建设支持与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2 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对策

2.1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金融工作

金融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服务,所以,对国家政策与投资机遇的准确把握已经成为金融部门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正是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金融部门一定要具备责任意识,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保证金融工作的全面创新。

首先,确保规划的科学制定,与县域经济以及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金融发展规划进行有效制定,积极贯彻并落实计划内容[7]。

其次,积极树立责任意识。应当建立并健全激励机制,对积极因素进行有效调动。其中,工作内容应提前安排,尽早部署,对于政策也需尽早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并采取措施尽快解决。这样一来,才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新农村的建设中。

最后,对风险方法与经济发展思路进行全面创新。应当积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以保证在支持当中实现发展,在发展当中对风险进行防范,并化解金融方面的风险。而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壮大,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2.2更新服务理念,实现农村金融产业的全面拓展

第一,经营观念要积极转变。近年来,转存人民银行资金利率有所下调,而农业银行业始终依靠组织资金上存,所以,必然会对自身效益带来影响。因而,应当与国家发展需要相适应,在县域经济建设当中有效投入资金,特别是要增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力度,最终实现双赢目标。

第二,全面推进大额农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农业也向着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其中,传统的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向着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了集约化的经营格局。基于此,农户对于资金需求也向大额方向发展。所以,金融机构需要着眼于现实和未来,加大研究力度,对抵押、质押以及联保等多种形式贷款办法进行全面探讨。其中,贯彻落实支农再贷款与助学贷款政策,实现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办,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确保对农民生活进行改善,提升其生活水平。另外,应构建支付结算平台,以更好地为三农提供支付结算服务[8]。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应当积极开办同城兑付以及异地兑付的相关业务,如果条件允许,应当设立农村信用社全国资金清算中心,进而实现农村资金清算速度的全面提升。

2.3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规避农业风险

首先,积极设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通过政府财政补贴、龙头企业与公司出资的方式,共同设立农业信贷补偿基金。这样一来,就能够针对农民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进而在短时间内恢复再生产状态。

其次,积极贯彻落实奖补激励机制。其中,可以通过扶贫贴息贷款的管理模式,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当作奖补资金,针对贫困户的贷款给予相应的利息补贴或者是亏损补贴,也可以作为奖励资金使用。与此同时,针对效益不理想而产生的风险损失,国家应当给予政策倾斜,对亏损进行有效弥补。

最后,全面建设农业保险制度。应该将农业保险纳入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内容当中,对农户进行引导并鼓励其自愿参与投保。另外,特困户可以采用政府保费补贴的方式,有效地减轻农民自身的负担,不断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4彰显扶持重点,适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金融部门需要在资金投入方面,配合使用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并且彰显出支持的重点。其中,金融部门应当针对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以给予更大地支持。另外,对于资金支付结算而言,应当提高服务质量,对农村进行积极引导,实现产业结构的适度调整,使农民收入增加,进而推动农业的全面发展。

2.5全面优化金融环境,创建农村信用工程

首先,对政府主导、央行推动,且有金融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同时参与的金融生态建设协作体系予以全面完善。另外,需要对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当中的矛盾与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其次,积极创建信用平台,对“黄金客户”进行大力培植。另外,针对“信用户”与“信用村”等评审活动予以全面深化,以全面提升全民诚信意识。

最后,应当积极构建正向的激励与惩戒约束体制。其中,政府需要和金融部门进行全面配合,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金融部门债权落实方面给予大力帮助。与此同时,应当与金融部门展开协同工作,针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严厉惩戒失信行为,全面保护债权人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应当在社会范围内,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创建社会信用环境,以保证全面推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信贷投资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经济建设就是基于农村生产的发展,有效增加农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确保农民共同富裕,尽量减小城乡差距。因而,新农村发展在经济与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构建方面的完善十分重要,同时,也需要对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上的金融服务体系进行深入探索。

[1] 高忆红.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3).

[2] 张珈晨.新农村经济与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构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

[3] 刘淑芬.论农村金融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5(6).

[4] 吴依然.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农村金融[J].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1).

[5] 熊彬,谢换春.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J].现代化农业,2014(8).

[6] 张媛.新农村经济建设模式的新思考[J].商情,2012(52).

[7] 佘松涛.浅议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问题[J].经营者,2015,29(10).

[8] 蔡敏.农村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建议——黄梅县金融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调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7).

F832

A

2096-0298(2016)11(a)-022-02

猜你喜欢
金融部门金融服务资金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大型房企违约对金融部门的影响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资源诅咒、金融部门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