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背诵式语言输入的英语语块培训

2016-07-14 21:59朱雁芳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输入语块

朱雁芳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笔者对西安工业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英语语块训练,要求学生经历熟读、背诵、模仿和运用四个阶段熟悉并掌握语块。培训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语块,使语言的理解和输出变得更加快捷和流利,因此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外语教学中仍应该被重视。

关键词:输入;背诵式;语块

一、介绍

二语习得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外语理解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块不熟悉引起的。学生如果对语言中的常用搭配没有形成记忆,只关注个别单词和表达,就会缺乏对语篇的把握。自然话语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以固定的短语或者习语等语块形式呈现,只有掌握了语块,大腦才能迅速解码,减轻短时记忆的负荷,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语块理论不同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理解语言时会自动提取存储在大脑中的集语法、语用及语篇功能于一身的模式化短语,不受语法规则的限制,这样就缩短了语言规划、信息加工和重新编码的时间,以保证语言输出的自然性与流畅性。语块在语言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准确度与流利度,减少失误,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英语语块培训

本次训练为期24周,以TEM4听力材料为蓝本,培训对象为西安工业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笔者把材料中涉及到的语块以主题的形式制作成范文,培训过程遵循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输入

为改变传统上对单个词汇的枯燥记忆,笔者将高频语块进行整理后以语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其获得第一次感知。因为语块具有一定结构,是表达一定意义的预制的多词单位,它以整体形式被记忆储存,交际时被整体提取而不需要使用语法规则进行加工分析。学生要对语块及范文有全面的分解和诠释,做到深入理解。学生首先通过眼睛将语块输入到大脑,后通过读课文对语言信息判断吸收,最后通过耳朵把听到的读书声再次输入到大脑,大脑再次辨认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中会浮现原文中描述的画面和情景。

第二阶段:背诵

记忆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通过感觉器官如眼、耳等输入接触到的大量信息在脑子里形成印象时,就产生感觉记忆;记忆系统将感觉记忆材料的信息进行筛选,能被接受的信息就进入短时记忆;这些信息再次通过反复加工理解,形成长期记忆。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语块范文。在背诵的过程中,耳朵听,眼睛看,嘴发声,大脑记。笔者鼓励学生改变只记个别单词的习惯,通过背诵语块增加语感,加快知识的内化,丰富语言输出的语料。熟背的材料能在大脑中复制出来应用于言语交际,实现“脱口而出”。

第三阶段:模仿

背诵和记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输出,可以引导学生在合适的语境下直接模仿范文中的经典句式。每次经过熟读、背诵后,学生要按照要求模仿完成一篇习作,巩固语块。

第四阶段:运用

在这一阶段,指导学生脱离仿写的束缚,主动提取大脑中语料,达到熟练应用语言的目的。模仿过范文之后,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在同一语言形式中嵌入不同的内容。有现成语块的帮助,学习者在使用时无需进行分析,能节省语言输出的时间,同时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更大的语言单位和交际内容上,极大地提升了语言的流利性。

三、结语

通过四个阶段的语块记忆训练,学生形成了以词块为基本单位记忆和使用的习惯,笔者发现这一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储备大量语料,也证明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在提高学习者英语运用能力方面的优势。

猜你喜欢
输入语块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语块的定义与文体特征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