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7-18 09:21刘琳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

刘琳

(平顶山神马医院 内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小剂量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琳

(平顶山神马医院 内科河南 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平顶山神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40例符合标准的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0.8 mg/d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及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及IMT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关键词】叶酸;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心脑血管事件

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约75%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称为H型高血压,且以老年患者升高尤为显著。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高Hcy血症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病新的危险因子[1]。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 μmol/L,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度增加33%,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加59%,外周血管疾病危险度增加60%[2]。目前研究证实,补充叶酸能够有效降低血Hcy水平[3]。但叶酸能否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国内外尚无充足证据。本研究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观察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平顶山神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40例符合标准的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中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68.0±8.3)岁,病程(5.2±4.6)a。对照组中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69.0±8.1)岁,病程(5.3±5.2)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组标准

1.2.1诊断标准①血浆Hcy≥10 μmol/L;②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③患者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③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患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⑤认知障碍、失语、精神和心理异常;⑥近两周内服用过叶酸、甲氨蝶呤、维生素B12等影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药物。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入组后第2天加用叶酸片0.8 mg/d口服,对照组未应用。两组使用药物的种类及剂量无差异,疗程均为12周。

1.4随访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终点为因不良心血管事件致死或达到随访期,记录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

1.5观察指标①血压、血浆Hcy水平:所有患者治疗前第1天和治疗12周后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Hcy水平,并于留取标本当日测量血压。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由统一培训的超声医生完成颈动脉内膜厚度测定,于患者休息状态下采用HP sonos 2500超声心动图仪在双侧颈总动脉分叉近1 cm处测定IMT,然后计算左右颈总动脉IMT的平均值。③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死亡。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2.2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IMT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及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及IMT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及IMT比较

2.3两组心脑血管事件比较在随访期间,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3例,脑卒中8例,心血管相关性死亡2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57%;试验组发生心肌梗死1例,脑卒中3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71%。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生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叶酸是参与蛋氨酸循环的重要辅酶。叶酸在细胞内转化为四氢叶酸,为血浆Hcy降解途中合成蛋氨酸提供甲基供体。当叶酸缺乏时,蛋氨酸循环通路受阻,导致血液中Hcy升高,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两大危险因素,且二者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约为单纯高血压的5倍,是正常人的25倍[5]。因此,同时控制血压和Hcy是我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内容。研究证实,降低血浆Hcy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补充叶酸。但叶酸是否能够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叶酸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也不明确。

心脑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研究表明,Hcy能促进氧自由基与过氧化氢生成,使高Hcy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并可诱导表达细胞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内皮细胞凋亡,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7]。本研究发现,经叶酸治疗后,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一致[7-8]。但本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病例选择都来自于本院,叶酸是否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仍需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颈动脉内膜厚度是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指标和早期指标[6]。Hcy通过促进内皮细胞DNA的合成,使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增加颈动脉内膜厚度。有研究表明,H型高血压患者的IM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并且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颈动脉内膜增厚可使血管顺应性下降,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其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加用叶酸治疗后的IMT水平较单纯降压药物治疗的IMT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叶酸可能通过延缓颈动脉内膜增厚进而减少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综上,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显著,不仅能够降低血浆Hcy水平,还能降低动脉内膜厚度,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鉴于我国H型高血压患者众多,今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常规筛查血浆Hcy水平,对合并高Hcy血症者可考虑常规使用小剂量叶酸治疗。

参考文献

[1]Wald D S,Law M,Morris J K.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idence on causality from a meta-analysis[J].BMJ,2002,325(7374):1202.

[2]张红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应用研究[D].桂林:桂林医学院,2012.

[3]Pezzini A,Del Zotto E,Padovani A.Homocysteine and cerebral ischemia: pathogenic and therapeutical implications[J].Curr Med Chem,2007,14(3):249-263.

[4]王东霞,吴俊.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2):205-206.

[5]Wakil S M,Muiya N P,Tahir A I,et al.A new susceptibility locu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dyslipidemia on chromosome 12q24[J].Dis Markers,2014,2014:291419.

[6]王晓敏,杨东明.叶酸联合缬沙坦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10):1231-1233,1243.

[7]唐岚,周礼清,王人佩,等.叶酸联合维生素B6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0):112-114.

[8]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等.叶酸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6):731-733.

【中图分类号】R 544.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20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欢
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性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阿托伐他汀治疗143例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