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贴身卫士”

2016-07-19 17:01王锐丽
珠江水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海事处海事局海事

王锐丽

成立

知道港珠澳大桥的人很多。它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世纪大工程。

知道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的人却很少,尽管它一路呵护着大桥建设的安全。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经过为期数载的论证,终于开启了主体工程的建造。大桥计划于2017年底完成一期计划,投资超1000亿,预计用8年的时间完成。

2012年5月18日,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正式挂牌成立。其职责定位是:负责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防止船舶污染等工作,管辖范围为港珠澳大桥轴线上下游3海里的广州海事局辖区水域。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桥梁,所跨越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交通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过往珠江口水域的各类船舶达4000多艘次,其中穿梭于粤港澳及多个岛屿之间的高速客船每天达500航班,年通航量达到250多万艘次,是公认的水上交通事故易发敏感区域。桥梁和隧道穿跨九州航道、青州航道、伶仃航道、铜鼓航道、龙鼓航道和香港侧航道。港珠澳大桥建设主体工程采用桥岛隧组合方案,全长29.6公里,桥梁段长22.4公里,岛隧段长7.2公里。

2016年,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决战之年。目前,大桥建设对航路调整的频繁需求与保障过往船舶正常通航之间的影响矛盾更加突出,已架起的桥梁以及桥墩等整个桥区防船舶碰撞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剩下6节沉管浮运与安装其中一些工作的技术难度极大,旧的风险与新的风险叠加,进一步增加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也对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命

2013年8月1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广东海事部门确保港珠澳大桥施工安全”上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

广东海事局认真履行职责,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链,为推动港珠澳大桥安全生产、科学施工创造了条件。请部海事局进一步总结广东海事局的经验,推广广东局的做法,力争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加强海事系统的“三化”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

“三零”目标,自此成为港珠澳大桥海事处最大的使命。

针对“三零”目标,大桥海事处充分发挥“零距离监管、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应急”的优势,增强信息化管控能力、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联合监管能力、应急救助能力,建处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阶段性实现了“三零”目标。

在增强信息化管控能力方面,该处依托“远程监控有专台、近程监管有专室、现场监管有专船、责任落实有专人”的监管格局,充分利用“海趸1550”监管专室的信息化监管设备,结合与现场巡航,完善“4+1”监管方式。并大力推进广州海事局综合监管系统在大桥建设水域的运用,“标绘”虚拟大桥,划定“警戒区”,实施低碳高密度“电子巡航”,实现智慧监管;发挥“小交管”技术设备优势,落实船舶进出大桥施工水域报告制度,重点规范船舶流,以全天候监管践行“全面履职”的要求。

同时,该处还着重增强了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即建立起辖区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制度,整理分析辖区各施工区域的通航基础资料,促进相关单位优化航路、航标设置;结合大桥建设高峰年现场监管工作实际,对隧道沉管浮运与安装,承台和大型钢箱梁运输及吊装、航道转换、内河施工船舶安全监管等系列监管任务实施单元化、网格化管理,实现监管力量的精准投放和合理分配,力争以有限的监管力量发挥最大的监管效能。

为了增强联合监管能力,该处还加大与相邻兄弟海事部门实施联合监管、联动执法的力度,通过沉管浮运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协同合作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大桥建设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联防联治协调互动机制,促进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公共管理“平台”建设,重点解决岛隧工程龙鼓西水域施工作业安全以及桥梁施工水域防碰撞等监管难题,深入推进大桥建设平安水域创建工作。

另悉,该处的应急救助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他们按照巡航搜救一体化建设要求,结合“海趸1550”身处大桥建设现场的实际,加强应急预案、应急人员、应急装备“三位一体”的机制建设,形成应急处置合力,确保应急处置有力;充分利用辖区应急搜救志愿船和志愿者队伍(2015年1月15日组织建立,共15艘施工船舶参加),打造辖区快速应急救助安全网,推进应急救助网格化管理,以实现事故应急的快速救援。

未来

大桥海事处自成立以来,荣誉等身。

该处先后被评为全国海事系统2012年度先进集体、2013年度直属海事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广东海事局基层党建示范点、广东海事局文明执法示范窗口;“桥堡”文化品牌获评部海事局海事“三化”好形象好品牌先进集体、广东海事局十大文化品牌。

除此之外,该处王均龙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宝刚同志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该处处长钟锡泉荣获广东海事局优秀海事处长称号,大桥海事处工作得到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副部长冯正霖、王昌顺(时任)、何建中的肯定和表扬,和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关于未来,港珠澳大桥海事处处长钟锡泉用一句诗表达了他的感受:“回首伶仃日与夜,犹若初春冰面行”。对于港珠澳大桥,这个自带光环的世纪工程,它的安全关系重大,即便是在主体工程大体完成的情况下,安全监管仍不得一丝松懈。

钟锡泉介绍,大桥处自成立以来,成功保障了11次航道转换顺利开展,直接为十万多艘次船舶提供了助航服务;圆满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4次沉管浮运演练、24次沉管浮运投放现场海事监管,主动承担了桥梁建设段CB03标大型预制件桥墩、钢箱梁运输及吊装的现场警戒任务,为青洲航道主塔的顺利施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真正实现了“零距离监管、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应急”。

港珠澳大桥施工进入了最后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大桥海事处也在四年的监管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思路,即“远程监控有专台、近程监管有专室、现场监管有专船、责任落实有专人”的格局。2016下半年和即将到来的2017年将是港珠澳大桥的最后技术难关,这也同时对大桥海事处的服务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钟锡泉所言:“大桥处的监管前所未有,但我们仍然坚持了下来,我们有不断升级的海事技术和现有经验的支撑,未来虽是一盘充满挑战的棋局,却也值得所有海事人期待。”

猜你喜欢
海事处海事局海事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中方将在渤海执行军事任务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