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羽毛球比赛期与糖的营养关系

2016-07-19 14:52宋紫微
运动 2016年22期
关键词:糖原羽毛球血糖

宋紫微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简析羽毛球比赛期与糖的营养关系

宋紫微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本文根据羽毛球项目的运动及代谢特点,对运动员比赛期中糖的安排做出相应的分析,以期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竞技状态、发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恢复。

羽毛球 ;比赛期;糖;营养关系

1 羽毛球项目的运动特点及代谢特点

1.1 羽毛球项目的运动特点

羽毛球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是一项比赛强度大、场上移动频繁的运动项目,具有“快、狠、准、活”的技战术风格,在比赛或是平时训练中,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较高。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完成一系列的移动、蹬转、跳跃、挥拍等相结合的高难度技术动作,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技战术组合,具备攻守转换能力、技术的控制能力及良好的心理能力等。羽毛球运动属于短时间、高强度运动项目,在比赛中快速启动、急性蹬转、爆发式跳跃等,决定了羽毛球项目易疲劳且不易恢复的项目特征,在比赛前和比赛后给予运动员适当的营养补充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营养的手段达到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发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恢复达到超量恢复状态。

1.2 羽毛球项目的代谢特点

羽毛球项目运动强度大,跑动距离短,每拍间歇小,运动时间较长。由许多个不同的回合组成,每一回合的运动时间多数在10s以内,每回合中运动员要完成大量的跑动、击球和突发性的起跳等高强度动作,这就要求机体在短时间内使用高功率的供能系统,因此,以磷酸原代谢为主。而一回合的时间较长达到30s~60s,乳酸的积累就会增多,整场比赛时间可达到1h或以上。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以有氧代谢为基础,无氧代谢磷酸原代谢为主,糖酵解代谢辅助,赛后恢复以有氧代谢为主。

2 羽毛球项目比赛期与糖的关系

比赛期一般分为比赛前、比赛中及比赛后的恢复3个阶段。比赛期的合理营养安排,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发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恢复达到超量恢复状态。

2.1.1 糖的组成与分类 糖(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构成,是机体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重要的来源,也是肌肉运动时的主要能源。人体从膳食中摄入所需的大部分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中成为血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于机体中,血糖转移到肌肉中成为肌糖原,为肌肉的运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内血糖含量下降时,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液中,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两者多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

2.1.2 糖在羽毛球项目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人体在进行运动时,最先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就是糖,它是三大能源物质基础之一,是大脑、肌肉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羽毛球是短时间、大强度的快速竞技运动,由糖供能为主,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身体乳酸堆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将导致身体机能迟缓、运动能力下降。而肝糖原在机体内的储备量是有限的,在持续不断的运动训练中最终都是会被耗尽。因此,运动员体内的糖原储备过低会导致过早的运动疲劳,原因是肝糖原和肌糖原在运动中消耗量的增加,导致血糖下降,引起肌肉供能不足,导致疲劳的产生。所以,糖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运动能力的大小以及疲劳的产生的快慢。

2.1.3 比赛期糖的补充 比赛前的合理营养安排与保持运动竞技能力、身体机能状态、持续训练计划有较大的关系。比赛中由于每局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20~30min,每局比赛间歇2min,采用3局2胜制,体力消耗较大,体内的营养不能满足需求时,会使肌糖原含量下降,血糖降低,运动能力下降,降低自身获胜的概率。比赛后的恢复阶段,要及时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有利于赛后的身体机能的恢复,到达超量恢复的状态。

(1)比赛前补糖。在比赛前补糖,为了提高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增加比赛中血糖的供应,防止在比赛中由于血糖过低而造成的运动能力下降,磷酸原系统供应不足。在比赛前1周运用糖原负荷法,增加膳食中糖的含量,以增加机体的肌糖原储备。在比赛前6h食用含糖75~150 g的低脂膳食,提高比赛前肌糖原,比赛前2~4h补糖1~5g/kg 体重,比赛前不大于60g/1h,预防运动性低血糖的发生,从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产生的时间,有利于增加机体长时间维持血糖平衡的能力。

(2)比赛中补糖。在羽毛球比赛的每局间歇中,适当补充含糖饮料或是易消化的含糖食物,补充比赛中消耗的糖原,提高运动能力,适当减少脂肪和蛋白质供能的时间,增加供能效率,延缓疲劳的产生。补糖的含量一般在20~60g/h。

(3)比赛后补糖。在比赛后,由于长时间的大强度运动,体内糖的含量急剧下降,疲劳产生,并延续到运动后的恢复期,在运功后即刻补充适当的糖,前2h以及每隔1~2h连续补糖,补糖量为0.75~1.0g/ kg体重,24h内补糖量可达到9~16g/kg体重。运动后先以饮料或糖等方式及时补充所需的糖类。在高强度较长时间的持续运动中,糖原消耗量极大,恢复到原先的水平最少需要2~3天,所以在赛后一段时间内应进行连续的高糖膳食,这样有利于糖原的恢复。

(4)补糖的种类。所补充糖的种类对于运动后的恢复也有极大的影响。补糖的种类对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速度有较大的差异,运动后几个小时补充单糖的合成速率将高于复合糖。 葡糖糖:吸收最快,胰岛素反应小;果糖:吸收快、胰岛素反应小、有利于肝糖原的恢复; 淀粉:人体的适应性良好、吸收慢、释放慢,使血糖维持时间长。

[ 1 ]孙伟.谈羽毛球运动员的营养需求[ J ].社区医学杂志,2010(2).

[ 2 ]康喜来,刘洁.隔网持拍项目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与营养补充[ J ].辽宁体育科技,2013(8).

[ 3 ]张建维.羽毛球运动员营养补充与运动疲劳恢复[ J ].运动人体科学,2014(4).

[ 4 ]李忠山.运动性疲劳恢复的营养补充[ J ].冰雪运动,2011(7).

[ 5 ]熊勃.不同时段补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J ].安康学院学报,2013(5).

[ 6 ]高言诚.营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G847

A

1674-151X(2016)11-02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11

投稿日期:2016-10-08

宋紫微(1993—),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糖原羽毛球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长期服用奥氮平对大鼠糖原代谢及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飞行的羽毛球
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a可减轻6—羟基多巴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
打羽毛球
什么是糖原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