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检疫情况分析

2016-07-19 01:45孙德刚黄小丹李广兴
中国动物检疫 2016年4期
关键词:季节品种

魏 菁,姜 伟,王 琦,孙德刚,刘 钊,黄小丹,李广兴

(1.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 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大连 116000;3. 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 266000;4.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



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检疫情况分析

魏 菁1,2,姜 伟2,王 琦2,孙德刚3,刘 钊4,黄小丹1,李广兴1

(1.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 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大连116000;3. 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266000;4.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辽宁大连116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种牛数量急剧增多。本文对近3年来部分口岸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检疫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今后两国间动物贸易提供参考。按照中澳协定对2012-2014年间19 611份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样品进行了6种传染病的检测并检出105份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0.54%。其中蓝舌病阳性样品10份(0.05%)、副结核病13份(0.07%)、赤羽病57份(0.29%)、病毒性腹泻25份(0.13%),未检出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热阳性样品。2012—2014年,蓝舌病和赤羽病阳性率先增高后下降,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不同品种牛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有一定差异,娟姗牛的赤羽病和病毒性腹泻阳性率最高,荷斯坦牛和安格斯牛疾病阳性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而海福特牛中未检出阳性,只在荷斯坦牛中检出蓝舌病。夏季入境牛的疾病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秋季均未检出阳性牛。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境外预检工作制度对于筛选对口农场及疾病控制取得明显效果。分析表明,应继续加强对蓝舌病、赤羽病、副结核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的检疫力度,同时要考虑季节和牛品种因素,以保障种牛引进安全。

关键词:牛;疾病检疫;样品阳性率;品种;季节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从澳大利亚引牛增多。虽然澳大利亚已宣布消灭牛瘟、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病,并且无疯牛病、伪狂犬病、心水病和水泡性口炎的发生,但越来越频繁的商贸往来大大增加了一些疫病的传入风险。

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规定须检疫的牛疫病有:口蹄疫、蓝舌病、牛海绵状脑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结节疹、炭疽、心水病、副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鹿流行性出血热、锥虫病、牛地方流行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牛生殖道弯杆菌病、赤羽病、水泡性口炎[1-2]。澳大利亚也有蓝舌病、赤羽病、副结核病、牛鞭虫病、巴贝斯焦虫病、囊尾蚴虫病、牛地方性流行性白血病、传染性鼻气管炎、恶性卡他热和牛毛滴虫等病的发生。其中蓝舌病不仅是OIE法定通报疫病,也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沿岸地均有流行,特别在西澳续流行[3-4]。牛地方流行方性流行,新西兰也曾有羽病在上世纪30年代即在部分地区也有发生[3,6]。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严重流行时,发病率可达75%,死亡率在10%以下[7]。目前已知澳大利亚存在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6个血清型[8]。

为了保障引进动物安全,中澳两国政府协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关于中国从澳大利亚输入牛的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在其中规定,澳大利亚输华活牛必须进行蓝舌病、副结核病、赤羽病、牛病毒性腹泻、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热6种疾病的检测[9]。本文收集整理了近三年来山东、辽宁口岸从澳大利亚进口牛的19 611份血清检测样本,并对其总体疫病阳性率、各种疫病、不同入境年份、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和阳性牛在境外农场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中澳活牛贸易领域的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被检血清和病原样品。采用无菌真空管针自牛尾静脉采集澳大利亚输华活牛血液(不含抗凝剂),待血液凝集后离心后收集血清,用于蓝舌病、副结核、赤羽病、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鹿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的检测;同时采集全血(含抗凝剂),分离、裂解白细胞,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检测,各19 611份(表1),置- 20℃保存备用。

表1 澳大利亚输华牛样品

1.1.2检测盒和相关试剂。牛蓝舌病抗体检测EXX公司)、副结核病抗体检IDEXX公司)、赤羽病抗体检IDVET公司)、牛病毒性腹泻剂盒(IDEXX公司)、牛地方检测ELISA试剂盒(IDEXX公血热抗原及标准阴性和阳性血清(由辽宁、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提供)。

1.2方法

1.2.1ELISA检测。根据议定书要求[9],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简称行业标准)《蓝舌病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规程》[10]《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11]《赤羽病检疫技术规范》[12]《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规范》[13]和《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检疫技术规范》[14]的操作技术要求,对牛蓝舌病、副结核病、赤羽病、病毒性腹泻和地方流行性白血病采用ELISA方法检测。

1.2.2琼脂扩散试验。按照行业标准《鹿流行性出血病检疫技术规范》[15]的操作技术要求对鹿流行性出血热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测。

1.3数据统计

对血清样本的总阳性率、各种疫病的阳性率、不同入境年份的阳性率、不同品种的阳性率、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和阳性牛在境外农场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总体感染情况

从近三年澳大利亚输华活牛采集的19 611份样品中共检出105份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0.54%。6种疫病的检出情况见表2。

2.2年度分布情况

近三年来,澳大利亚输华活牛蓝舌病和赤羽病阳性率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但赤羽病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牛副结核病阳性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具体见图1。

2.3品种分布情况

不同品种澳大利亚输华活牛的疫病感染总体情况见表3,其发生趋势如图2所示,其中仅荷斯坦牛出现蓝舌病阳性(0.07%),娟姗牛赤羽病和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0.71%和0.43%;副结核病阳性率在不同品种牛中无显著性差异。

表2 2012-2014年澳大利亚输华活牛疫病检测结果

表3 不同品种输华活牛疫病感染情况

图1 澳大利亚输华活牛疫病感染率变化趋势

图2 不同品种输华活牛疫病感染情况

2.4季节分布情况

澳大利亚输华活牛的入境时间分别为2012年11月12日、2013年 4月10日、2013年8月8日、2014年 1月23日、2014年8月13日和2014年12月24日,各种疫病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分布情况如图3A。夏季入境并隔离检疫的澳大利亚输华活牛阳性率(0.72%)高于春季(0.42%)、秋季(0.11%)和冬季(0.47%),其中秋季最低。不同疫病阳性率在各季节中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赤羽病和蓝舌病的阳性率在夏季最高(0.51%和0.09%)、秋季和春季最低(0);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在春季最高(0.35%)、秋季最低(0);副结核病阳性率在入境季节分布中无显著差异。具体见图 3B。

图3 输华活牛疫病感染季节分布情况

2.5阳性活牛在境外农场的分布情况

本次检测的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来自1 270个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关于澳大利亚蓝舌病区域化合作协议》要求的澳大利亚农场。105头澳大利亚输华阳性活牛分别来自97个境外农场。其中有2个农场的阳性牛分布比例为3%,4个农场为2%,其他91个境外农场均为1%。

3 讨论

国际贸易中的动物传染病传播风险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引入种牛的贸易量急剧增加,议定书为澳大利亚输华活牛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议定书规定澳大利亚输华活牛均不得进行蓝舌病、副结核病、赤羽病、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并根据两国疫病疫情现状规定对6种特定疾病进行检验检疫,以保障两国间安全的经贸活动。

本研究从近三年澳大利亚输华活牛采集的19 611份样品中共检出105份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0.54%。其中蓝舌病阳性样品10份(0.05%)、副结核病13份(0.07%)、赤羽病57份(0.29%)、病毒性腹泻25份(0.13%);而未检出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热阳性。2012-2014年度各种疾病阳性率分析表明,蓝舌病和赤羽病阳性率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但赤羽病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牛副结核病阳性率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建议加强对蓝舌病、副结核病、赤羽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的检疫力度,特别是蓝舌病、赤羽病和牛病毒性腹泻。

不同品种牛的疾病感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娟姗牛的赤羽病和病毒性腹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牛,荷斯坦牛和安格斯牛各种疾病阳性率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在海福特牛中未检出阳性,需要指出的是蓝舌病只在荷斯坦牛中检测出抗体阳性。对各种疾病在不同季节的分布分析中可以看出,夏季入境牛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其中赤羽病和蓝舌病抗体阳性率在夏季最高(0.51%和0.09%)、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在春季最高(0.35%),在秋季均未检出阳性牛。入境季节影响了输华活牛疫病阳性情况,这可能与库蠓、伊蚊等双翅目吸血性媒介昆虫的活动规律有关。故引进澳大利亚活牛时应适当结合牛的品种和季节选择,规避疾病传播的风险。

国家质检总局为更加科学高效地保障从澳大利亚引进活牛的安全性,建立并实施了境外预检工作制度,对澳大利亚当地农场牛疾病发生等相关情况进行审核、调查和监督。此次检出的6种疾病在境外农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其工作运转效率和效果良好,为下一步引进澳大利亚活牛提供了针对性指导。

针对上述分析结果,在入境活牛检疫监管方面建议:重点加强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检疫,根据入境活牛阳性率增长趋势及时调整检疫重点,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加强境外预检措施,重点甄别赤羽病感染的活牛,并适当调整境外隔离时间,增加淘汰剔除次数,排除潜伏期干扰,彻底剔除蓝舌病和赤羽病血清学阳性活牛;建议我国活牛进口企业尽量选择感染率低的牛种进口,并加强对娟姗品种牛赤羽病和病毒性腹泻的检疫措施,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在夏季传播蓝舌病、赤羽病等媒介昆虫活动频繁时不进口,或在必要进口时加强对这些疾病的检疫和防疫管理,同时加强对隔离检疫场栏舍和运输工具的清洗和消毒,刈短隔离检疫场附近的杂草和灌木,对隔离场检疫栏舍和运输工具进行防虫和灭虫,减少夏季媒介昆虫的孳生,降低疫病感染几率;对来自输出阳性活牛数量相对较多农场的活牛进行重点检疫。

参考文献:

[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6-9.

[2]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EB/OL].(2013-12-05)[2015-12-05]. http://www. fjciq.gov.cn/jyj/233702/234065/318563/369015/index.html.

[3] 严玉宝,胡娟,周岷江. 澳大利亚动物疾病现状及防制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04(7):41-43.

[4] 吴俊灵. 进口澳大利亚奶牛的风险分析[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7-20.

[5] De G A,Feliziani F,Rutili D,et al. Expression of the bovine leukemia virus envelope glycoprotein by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and its use in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J]. 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4,11(1):147-151.

[6] Ito H,Hasegawa I,Oya A. Improved hemagglutination and 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 tests for Akabane virus using formalinized goose erythrocytes[J]. Jpn J Med Sci Biol,1986,39 (2):87-95.

[7] 祖立闯,朱远茂,王延辉,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重组gD蛋白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30(7):537-543.

[8] 吕峰波. 鹿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J]. 中国兽医科技,2002 (8):42.

[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关于中国从澳大利亚输入牛的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EB/OL].(2015-6-17)[2015-12-05].http://www.aqsiq.gov.cn/xxgk_13386/ywxx/dzwjy/201506/t20150617_442783.htm..

[1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蓝舌病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规程:SNT 1165.1-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084-2010[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赤羽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128-2007[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规范:SNT 1129-200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315-2010[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鹿流行性出血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161-2010[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杜宪)

中图分类号:S85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4X(2016)04-0028-05

DOI:10.3969/j.issn.1005-944X.2016.04.009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2B04)

通讯作者:李广兴

Infectious Disease Quarantine Analysis and its Prevention for Australian Living Cattle Exported to China

Wei Jing1,2,Jiang Wei2,Wang Qi2,Sun Degang3,Liu Zhao4,Huang Xiaodan1, Li Guangxing1
(1.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Heilongjiang 150030; 2. Dali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Dalian, Liaoning 116000;3. Huangdao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Qingdao,Shandong 266000;4. Liaoni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Technical Center, Dalian, Liaoning 116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imported cattle from Australia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The infectious disease quarantine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o-Australian animal trade.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between two countries, 19 611 cattl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6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rom 2012 to 2014, and 105 samples were positive with the total ratio of 0.54%,including 10 samples for bluetongue disease (BTD, 0.05%), 13 samples for paratuberculosis (BJD, 0.07%), 57 samples for Akabane disease (AD, 0.29%) and bovine viral diarrhea (BVD, 0.13%). However, no positive sample was found for enzootic bovine leucosis (BL) and 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of deer (EHDV). From 2012 to 2014,the positive rates of BTD and AD decreased after increasing, and AD increased persistently. The positive ratios for different diseases were different of different breeds of cattle. For Jersey cattle, the positive ratios of AD and BVD were the highest. For Holstein and Angus cattle, the positive ratios of various diseases were lower. For Holstein cattle, no positive ratio was found, except for Bluetongue. The positive ratio was much higher in summ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other seasons.However, no positive sample was found in autumn. Overseas engineering work system, organized and executed by National Bureau of Quality Inspection of China, was very effective to farm screening and disease prevention.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efforts of BTD, AD, BJD and BVDV, and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seasons and breed,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cattle; infectious disease quarantine; antibody positive ratio; breed; season

猜你喜欢
季节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相聚在花开的季节里
品种选育彩版
季节的变换
万水千山总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