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滨江环境下的超高层住宅设计探索

2016-07-20 06:53易振宗
山西建筑 2016年17期
关键词:造型设计景观设计

易振宗 张 博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基于滨江环境下的超高层住宅设计探索

易振宗张博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介绍了滨水地区高层住宅的特点,以惠州江湾南岸超高层住宅区为例,从景观、户型、造型、布局等方面,阐述了滨江环境下超高层住宅的设计策略,旨在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创造出高水平的建筑。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滨江环境,景观设计,造型设计

0 引言

当住宅处在滨江地段之时,它自身的身价即远超非滨江地段的建筑。滨江住宅有着独特的稀缺性。让你即使是身居城市中心,同时又能够享受自然的美。占据了江和水的味道的楼盘,通常会显得“贵”气十足。城市因河而形成,因河而发展,河流也因城而美。在滨江城市里,高层建筑的发展,如何使城市与河流保留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也不会破坏与水相关的文化要素,让滨江环境与高层建筑和谐共生。

1 滨江超高层住宅的设计策略

1.1总体规划

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朝南是布置住宅时应该优先考虑的原则,有些城市例如上海用法律的手段严格禁止其他的朝向布置,使布局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成为主导城市肌理的决定性因素,朝南布局显然影响着这样的布局思路,目前在海滨地区的住宅建设基本都遵循着这一单一的布局原则,即尽可能的让建筑物水岸线平行布局,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建筑的宽面朝着水,首先确保有直接向水的景观。只有在场地受限,朝向不佳的情况下,建筑的山墙面朝向水体。

1.2景观设计策略

不同于高层多层的住宅用户,超高层住宅住户顶部室内空间可以感受到直入云天的感觉,视野相当开阔。开阔的视野可以为住户带来心情的舒畅。尤其在滨江环境下,眼界的开阔可以使生活中的烦恼都烟消云散,犹如身处度假胜地。但反过来说,高也会使顶部住户产生恐惧感,对超高层更是如此。并且超高层的鞭梢效应更为明显,顶层住户的影响较高层也更为不适。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减少这些不利影响,在合理基础上增加阳台,窗台,栏杆的维护高度,合理的结构设计,都可以有效淡化负面影响。

在滨水超高层住宅景观设计的朝向和景观问题,能否望江,利用到水域景观,这一因素影响到该住宅的商业价值和市场销售。最有商业价值的是既坐北朝南,又能望到江;但当无法保证坐北朝南望江时,一般遵循“景观优先”的设计原则,大多把水域方向作为景观方向。

1.3户型设计策略

滨江地区超高层住宅的户型特点,户型以江岸景观为设计核心,户型最显著的特点是朝向水域方向的景观,户型设计以水景为导向,客厅、主要卧室和观景阳台等尽可能面向水景方向,一般设计有通长的景观阳台;次要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布置在后,此类户型平面多为大面宽完全面向水景,力求更加通透、明亮的室内环境。滨江超高层住宅的客厅设计非常重要,主要客厅一般要求宽敞明亮,外接景观阳台,面向水景,为将有效的观景空间最大化,厅的开间普遍较大。滨水住宅的阳台面积一般较大,为增加立面效果,丰富立面造型,阳台设计为弧形或曲面的,呼应水面波纹。

1.4造型设计策略

水体波动韵律,是滨水超高层住宅造型的灵感,宽阔的岸边视线,是人们对城市认知的标志。滨水超高层住宅在形象造型上,应体现地域特色,展现滨水文化,点缀城市滨水的天际线,它是城市水岸风情的组成部分。滨水超高层住宅体型意向一般有桅杆,水草,风帆等,桅杆意向用于单栋点式建筑,可突出自身高大的体量,视为天际线的控制节点。

阳台有作为建筑符号的意义,阳台是建筑形态最直接的特征,也是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滨水环境下阳台的立面元素处理常常考虑弧线形式,一般有弧线形挑板阳台,连续弧阳台与连续玻璃幕墙的形式。

实验报告是检验病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书写整理实验报告,有利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巩固,也可以把理论和实验进一步联系起来,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教师通过批改实验报告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与学生反馈和沟通。

屋顶形式在设计造型有以整体构架的,异性曲面的和群体组合结合设计的,整体构架作为整体形态的延伸,强化建筑的动势,异性曲面个性鲜明,变化多样,群体结合设计易于创造出优美的天际线。

2 滨水超高层住宅设计的实践探索——以惠州江湾南岸超高层住宅区为例

2.1项目概况

基址位于惠州市江北南区,江北大堤的新寮路与中信大桥之间,东临东江边,西至先科大道,南至新寮路,北至三环路,周围交通、办公、商业、教育、医疗机构及娱乐设施等配套齐全,位置得天独厚,颇具开发与升值潜力。小区主入口位于东南面,人流主入口居中,地下车库出入口位于沿江路及望江路边,住宅基本上南北向布置,做到每户均有良好朝向和景观(见图1,图2)。

图1 鸟瞰图

图2 夜景透视图

2.2设计特点

针对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特点,考虑到自身占据滨江优势,同时创造尽享繁华都市的生活格调,营造出丰富的建筑空间与别致的园林景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体验。底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便于功能上与小区的联结和沿江商业气氛融合。设计遵循以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为核心理念。突出强调资源均享,强调住宅群体设计的均好性,充分利用江景视线资源,考虑建筑布局采用户户朝南,户户望江,江景、绿地、水景相辅相成,使小区及景观设计融入到整个自然中。整体布局以沿临江界面展开,东界面建筑后退,将景观界面最大化利用。保证了满足欣赏景观视线要求,使住宅建筑也获得了更好的观景视线。

2.3住宅布置

户型类别考虑到城市购买能力与实际状况,以三房为主,同时辅以小户型与大四房作为补充,户型设计以水景为主要导向,户户朝南,席席揽江,东江迷人江景尽收眼底。所有户型均拥有超大观景阳台,面宽全面以水景展开,力求更加通透、明亮的室内环境。主要房间均尽可能面向水景方向,次要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布置在后。户型设计为内走廊式,房间平行布置,争取向外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主要房间采光也好。

2.4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强调现代简约风格,采用形体对比,临江面作为建筑最大的展示面,呼应水面,表达滨水建筑性格,设计以弧形线条与竖向线条交替使用等手法,取水的灵动为灵感,以弧面阳台呼应水面,墙面大部分采用米白色调,突出挺拔轻盈的外型设计,建筑外轮廓流线型设计,使其富有极具特色的建筑艺术性、识别性,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顶部造型亦取水的灵动线条,仿佛如同浪花一般,营造丰富的滨江天际线。

3 结语

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水元素已经成为人工景观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当高层建筑在海岸的环境中,水在高层建筑设计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滨江环境下的高层建筑景观视觉让人能够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创造出最高水平的建筑,保利达江湾南岸高层住宅建筑就把滨江这一元素充分的利用,面宽以水景展开,户户朝南,席席拦江,充分强调了滨水建筑性格。更是对增强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文化的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中.滨水地区超高层住宅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5(18):35-36.

[2] 蔡永洁.“观景”与“景观”之间——滨水居住空间模式的思考与三次尝试[J].建筑学报,2013(4):153-154.

[3] 杨保军.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 89-90.

[4] 曹玉龙.超高层住宅设计的技术对应措施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5]杜妍.基于滨海环境的高层建筑研究——以青岛高层建筑为例[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17-0004-03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易振宗(1992-),男,在读硕士;张博(1992-),女,在读硕士

Exploration on 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design based on Binjiang environment

Yi ZhenzongZhang Bo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chool,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in waterfronts area,taking the 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areas in Huizhou Jiangwan south bank for example,from the landscape,house type,design,layout and other aspects,elaborated the design strategy of 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under Binjiang environment,to fully use the environment advantages,created high level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s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Binjiang environment,landscape design,modeling design

猜你喜欢
造型设计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车载空气净化器造型设计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基于学习结果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设计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