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土部》字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016-07-21 07:04
山西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文化

张 颖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海南 海口 571158



《说文解字·土部》字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张颖*1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海南海口571158

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在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变化的同时,也凝聚了中国古代社会深刻的文化内涵。东汉时,许慎编《说文解字》(下称《说文》),这是我国第一部体例详备的字典,它不仅收集保存了一部分早期的汉字,也是一本反应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说文》中对土的解释是:“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据此,我们能窥见古代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土部;文化

一、依土而生

在上古神话中,有女娲捏土造人的故事;希腊神话里,孕育生命的神是地母盖亚。可见,不管东西方,古人都认为土地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此外,古人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给予人类生命,养育了世代的人,广博的土地还承载了让文明的薪火,使人类的精神文明代代相传。《说文》中:“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也。从土声也。”又有“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在申位。”这总体的反映出了先民对于土地的认识。在“地”字的解释中,我们就发现,古人不仅定义了土地,而且将天与地归纳为阴阳两极。古人认为天为父,地为母,天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世间万物都能得到生长发展。地作为母,被赋予的性质是柔,是滋润,是生命力的象征。土地能够滋生万物,是至厚至德的。这是他们对于土地的感性认识,人类对于土地的敬畏可能不单单是由于她提供了生存资源,还有可能是人类对于大地母亲的感恩。

除了对于土地感性的认识意外,古人还对土地进行了理性的探索和分析。土地最广泛的用途在于农业活动。在一系列的农业活动中,古人对土地的质地,颜色等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作出解释。《说文》:“壤:柔土也。从土襄声。”;这里的“壤”在古人看来,是柔软的,易于耕种的。《禹贡》里,大禹将土壤分为不同的颜色:“厥土惟白壤”、“厥土惟黄壤”。《说文》中“垆:刚土也。从土卢声。”;“埴:黏土也。从土直声。”段注引郑云:“埴垆,粘疏者。”《释名·释地》:“土黑曰垆”;《释名·释地》:“土黄而细密曰埴”这里的“垆”是黑土,“埴”是黄土。不同颜色的土,所含成分不同,对庄稼的影响也不同。又《说文》:“垍:坚土也。从土自声。读若臮。”;“埵:坚土也。从土声。读若朵。”等。这些对土地质地和颜色的认识,说明古人对事物有了辨别力,在农业活动中也已经开始发挥人的主动性,由被动渐渐变为主动,因地制宜的对土地进行改良,以便更好地生产。

二、傍土而居

古人想要更好地生存除了有续命的食物外,还要有能够保证安全的栖息之所,在充分休息之后,才能有精力进行第二天的劳作。在原始社会,人类并没有自己的住所,人们多住在树上或是以天然形成的洞穴为屋。《说文》:“墺:四方土可居也。从土奥声。”后来,人来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渐渐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土与木是古人建房筑屋的重要原料,这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根据现在盖房子的经验,第一步是要打好地基,然后砌墙。《说文》:“基:墙始也。从土其声”;“垣:墙垣:墙也。从土亘声。”这里“基”和“垣”是有区别的,孔颖达疏:“墙屋以下土为基”,基是根基的意思;孔疏:“垣者,小墙之名。”《说文》:“垝:毁垣也。从土危声。”;“壁:垣也。从土辟声。”此外,还有“埒:卑垣也。从土寽声。”等。古人的生活是细致的,观察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将一件事物的各个部分都作了非常细致的划分。

三、入土为安

中国人在一草一花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万物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而汉字作为汉民族的语言符号,直观的展示了民族的思维方式,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就像《说文》的土部字,这些字囊括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描述古人生活的各个细节。这又足以证明《说文解字》是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用最简单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祖先的勤劳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7.(2014年7月重印).

[2]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

[4]顾宝田,注译著.《尚书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

[5]周振甫注译.《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第二版.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第三版.

[7]《从<说文·竹部>探析中国竹文化》.榆林学院学报,2012,1,22(1).

[8]《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二版.

[9]《汉语大辞典》.2.0版.

*作者简介:张颖(1993-),女,天津人,海南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119-02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