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实训教学实践探索①
——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

2016-07-21 13:31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李军霞
中国商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经管类学时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李军霞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实训教学实践探索①
——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李军霞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对改革传统实训教学方式、促进实训师资高效利用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兴建高水平的经管实验中心,开展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经管人才的出路、生路和必由之路。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类跨专业实训为例,介绍了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理念、教学特征、教学流程,并进行了实训教学实践效果的总结。

应用型本科 经管类跨专业 综合实训

1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这种培养的规格和需求必然要求实践教学遵循人才培养成长规律,注重教学内容和职业工作岗位的对接,注重学生职业素质、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工科类专业要有实验课,经管类专业要有实训课。虚实结合,加强实训。“虚”为理论: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学习能力,体现于课程设置等;“实”为专长: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体现于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等。由“传授知识为中心”向“知识能力并重”型转变。

2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特征

跨专业仿真实训,是以供应链为核心,通过专业的实训软件模拟仿真的商业运营环境,把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按专业背景配置组成仿真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物流企业、工商管理局、税务局、金融机构、人才交流中心、会计师事务所机构,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结合专业知识来进行模拟运营,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流程与规划,学会团队沟通与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2.1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实现了“规模性”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实训教学实践已有两年,2014年完成大四学生902人、三个批次、合计288学时的跨专业仿真实习;2015年实习有1209名学生参加,分成三个批次参与实习,每个批次为期两周。其中管理学院参与学生为1036名,经济学院参与学生为173名;6名经管实验中心老师全程参与“经营监控”和“后勤保障”;62位专任教师轮流值班指导学生,这些数字都创下了历年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的新高。

2.2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实现了“体验性”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以体验式培训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师的指引下,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自主地组建模拟经营团队,根据软件提供的仿真运营环境进行模拟运营。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专业知识的互补和经营过程的互动、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3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性”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组织过程需要学生、老师和场地的协调配合。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在确保优质教学资源多样性的前提下,打破了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满足了不同专业师生对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节约了建设成本,促进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为中心的实训教学模式的转变。

3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流程

(1)实训准备阶段:确定公司组织架构、招聘成员、组建经营团队,完成系统注册。经管类学生按专业背景和能力专长,公开竞选制造类企业、服务型类企业及相应的服务机构的CEO,然后各个CEO按照企业或机构的组织架构招聘合适的人选,进行业务分工和确定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和协作关系。

(2)企业设立阶段:筹建公司,完成公司注册和发展规划。各个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系统CEO和团队成员注册,参照现实企业注册流程,在软件系统上完成仿真企业的注册步骤,并填写上报相应的纸质材料,完成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和企业社保证明的存档。

(3)企业经营与服务业协同阶段:模拟经营仿真企业,完成岗位任务。对于制造型企业,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计划,进行广告订单、材料采购、生产管理、产品研发、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外包和财务核算等岗位的综合模拟操作,充分锻炼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对于服务型机构,如商业银行、会计事务所、工商局、税务局、物流公司,通过体验仿真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业务流程,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4)实训考评及总结阶段:制定考评机制、实施考评过程;学生进行心得和经验分享。实训考评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由软件系统、团队、指导老师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实训最后一次课,进行实训心得和经验分享并进行成果展示,由实训师资团队进行本次实训教学的汇报总结。

4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初见成效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实训教学实践需要“计划、环境、场所、师资、考评”全方位的支持和协调。通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两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和总结,已经完善了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平台。

4.1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初步形成

经管类跨专业采用集中实训的形式,分成三个批次参与实习,每个批次为期两周,每次课为4学时,以其中一个批次为例。

第一周实训教学内容及学时如下。

星期一:实训动员、性格测试、公开竞选CEO(4学时);制定组织结构、招聘团队成员(4学时)。

星期二:软件规则解读、软件系统登录及企业注册示范操作(4学时);个人注册和企业注册并提交纸质材料(4学时)。

星期三:初始年试营运操作(4学时);试运营第一年试运营操作,完成手工做账和财务报表(4学时)。

星期四:海报设计及评选大赛(4学时);创业沙龙(4学时)。

星期五:试运营存在的问题剖析,正式运营初始年操作(4学时);正式运营第一年操作,完成手工做账和财务报表(4学时)。

第二周实训教学内容及学时如下。

星期一:正式运营第二年第一、第二季度操作(4学时);正式运营第二年第三、第四季度操作,完成手工做账和财务报表(4学时)。

星期二:正式运营第三年第一、第二季度操作(4学时);正式运营第三年第三、第四季度操作,完成手工做账和财务报表(4学时)。

星期三:正式运营第四年第一、第二季度操作(4学时);正式运营第四年第三、第四季度操作,完成手工做账和财务报表(4学时)。

星期四: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穿插专业技能比赛(创业金点子头脑风暴、趣味点钞大赛、职来职往模拟面试)(4学时);与企业面对面交流(4学时)。

星期五:实训总体考评,由系统、小组、指导老师进行全方位的考评(4学时);进行心得和经验分享;实训总结大会(4学时)。

4.2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软件和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加强

学院已经安装“方宇”、“金蝶”支撑实习的“专业实训软件”。由这两个软件划分出来的“方宇环境”和“金蝶环境”两个仿真实训环境,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来进行模拟运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院经管实训楼为A9整栋楼,共5层,面积为7800m²。依据创新创业管理模拟分为创业园区、工商业区和金融业区。一楼主要为创业园区、工商业区和金融业区+远程视频报告厅;二楼为手工沙盘实训+虚拟仿真体验厅;三楼为电子沙盘实训室、学生创新实验室(73.6m2)和精益工作站(73.6m2);四楼为电子沙盘实训和新增8间硬软件配置的跨专业综合实习实训室;五楼为模拟公司/跨专业综合实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优质资源共享的设备和实训场所能够支持学生大规模高质量跨专业实训过程中的实训动员、组建团队、仿真运营、专业技能大赛、素质拓展以及汇报总结等活动。目前经管实验中心获批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

4.3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配套师资进一步完善

学院实训师资团队由1名企业技术人员、6名经管实验中心老师、62位专业课老师共同组成,企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规则解读和软件技术调试;经管实验中心老师主要负责全程参与“经营监控”和“后勤保障”;专任教师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指导学生,负责专业知识答疑、经营过程指导、经营过程反馈和实训考评及总结。同时引进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行业专家,给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企业经营管理指导及创业沙龙讲座”。

4.4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考评机制和考评方法多元化

实训考评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和学生自我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个人态度考核与系统业绩考核相结合、岗位职责考核与特别贡献考核相结合。

考评机制采用综合指标法,主要考评学时领导能力、专业能力、协调能力及勤奋指数四个方面。考评的分数由个人实训学习累计成绩(考勤表现、过程参与、岗位职责完成表现)、团队经营成绩(企业计划制定、经营过程团队协调配合、系统经营分数)、完成各项任务得分(专业技能比赛、素质拓展活动)以及奖励分数(海报设计评比、经营业绩领先)等加权而成,在整个考核的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实施奖品激励、加分激励、荣誉证书激励等多种手段并用,鼓励学生参与并享受跨专业实训的过程。

4.5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

2012年,教育部联合宣传部、财政部等部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各高校要加强综合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经管类大规模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现代企业经营为核心”的原则,开展多专业、立体式的校内跨专业综合实训,使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经营者和组织者,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企业业务流程模拟竞争、知识构建与反馈,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为走向社会做好知识和技能准备,从而提升就业及创业能力。

[1] 曹远明.应用型本科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研究——以湖南信息学院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11).

[2] 朱宗乾,刘庆,胡海青.管理类专业综合情景模拟实训课程的创建与应用[J].教育评论,2015(4).

F069

A

2096-0298(2016)07(b)-154-02

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经管类大规模高质量实训化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JY150406)。

李军霞(1983-),女,湖北荆门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企业运作管理及创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华南理工大学经管类学时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
焦唯、王琪斐美术作品
王雁、谢盼盼艺术作品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