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

2016-07-22 03:42汪波文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3期
关键词:火灾防控五台山

汪波文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3-0053-02

摘 要:综合分析了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和火灾危险性,根据现有的火灾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火灾扑救策略,以供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参考。

关键词: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扑救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3.053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2005年,五台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审定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内现存8个朝代、不同风格的寺庙建筑93处,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宗教文化旅游价值。随着国家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群现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全面加强对五台山文物建筑群消防安全的管理迫在眉睫。

1 消防安全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分析

1.1 地理特性和火灾危险性

多数五台山文物古建筑建于台怀镇中,依山而建,地理位置相对复杂,消防水源十分短缺,消防车辆通行困难。它们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存在,很多寺庙相连接,互为山墙,没有防火间距。

1.2 建筑特性和火灾危险性

五台山的建筑以寺庙为主,多为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最早为唐代建筑,宋、元、明、清均有修建,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另外,建筑所使用的木材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吹日晒,所含水分已极少,很容易燃烧。

1.3 使用特性和火灾危险性

宗教活动和僧尼饮食起居都是在寺庙中,由于各寺庙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同,一旦用火用电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1.4 人员特性和火灾危险性

景区内常住僧尼、居士3 000多人,旺季高达5 000余人,年接待游客量达580余万人。旅游旺季,人员过于集中,远远大于其实际容纳能力,发生火灾的概率极高。

2 现存的火灾隐患分析

2.1 火灾致灾因素多

部分寺庙用电线路直接铺设在梁、柱上,没有采取穿管保护措施,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事故。另外,僧尼宿舍、厨房等处的用火、用电设备越来越多,用电负荷极大,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2.2 消防基础设施差

部分寺庙已经配置了基本的消防器材,但仍然达不到逃生自救的要求。对于大面积的木结构建筑群,这些器材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虽然部分场所安装了简易报警、简易喷淋系统,但是,受梁、柱及其自身结构的影响,火灾探测报警装置误报率高,作用不明显。另外,古建筑有其固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完整性,如果在古建筑中安装灭火效率高的固定自动灭火设施,势必会对其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消防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性的问题。

2.3 发生火灾扑救难

各种木制构件为燃烧和传播火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布幔等易燃的装饰悬挂物,发生火灾时,会迅速形成立体燃烧。多数寺庙远离消防队站,自身消防力量不足,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扑救。部分寺庙道路曲折狭窄,缺少回车场,不能采用运水供水的方式扑救火灾。此外,五台山处于低温严寒地区,冬季最低温度达-38 ℃,天然水源封冻,灭火用水严重短缺。

2.4 发生火灾疏散难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疏散通道的数量、设置不足,建筑内缺少有效的防排烟措施,缺少专业的引导人员,一旦发生火灾,木质构件燃烧将产生大量的烟雾,再加上游客不熟悉建筑环境,疏散困难,很容易发生踩踏等次生灾害。

3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3.1 落实政府领导责任

以五台山风景区政府为领导责任主体,成立由文物、宗教、旅游、气象、林业、科技、供水、供电、城建、消防等部门组成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由它统一规划、管理和实施五台山风景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要明确相关部门消防安全监管的责任内容,各司其职,通力配合,依法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3.2 落实单位主体责任

明确各文物古建筑单位的责任人和管理人,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设立专职或义务消防队(消防员),建立和完善灭火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3.3 加强消防教育培训

重点对僧尼和文物古建筑管理人员强化火灾预防、发现火情的处理、灭火技能等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灭火能力和逃生技能水平;加强对挂单僧人、居士和客僧等的管理教育,减少人为致灾因素;在旅游旺季或宗教活动日,要以专职消防宣传员为主体,由导游、僧尼、保安、志愿者等组建宣传服务队,开展固定式、开放式、流动式的消防宣传,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3.4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科学、合理地编制消防专业规划,将景区内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纳入其中,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②配置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轻型或微型消防车、消防摩托和专门扑救古建筑火灾的高效、环保的消防装备、新型灭火药剂;③拓宽市政消防管网覆盖范围,增加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取水码头的数量;④建设消防供水专业管网,将其直接接入文物古建筑单位,形成独立的消防供水系统;⑤修缮或重新设计、修建文物建筑单位周边的道路,确保道路的宽度、承压能力、转弯半径等基本参数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

3.5 加强内部设施建设

完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配备灭火器,设立专项经费,定期检查、更新、维护;消防供水管道不能到达或在无法装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内,要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的消防水龙;对于位置偏远、地势高、取水困难的文物古建筑,要修建雨水蓄水池,配备手抬机动泵、水缸、水桶和沙土。

3.6 组建义务消防队伍

针对多数文物古建筑远离消防站的现状,建议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组建专职消防队,其他有条件的寺庙设立“微型消防站”,以救早、灭小和“3 min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配备灭火器材,强化业务训练,一旦发生火灾,相关人员能迅速到场处置。

3.7 推广应用技术手段

设立消防远程监控平台,利用消防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建筑内的火灾报警、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和视频监控等;研发火灾防控体系平台,推行“网格化”管理,聘任网格管理员,为他们配发巡查手机终端,对火灾隐患实行动态管理,就近调配网格管理员到场核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8 重新设计、安装电气工程

重新设计、安装各文物建筑单位的电气线路和用电器具,安装工程结束后,需要供电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组建专业电工队伍,对景区内的文物古建筑单位线路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3.9 强化雷击的预防

调研考核、综合分析各文物古建筑单位的地理位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等,因地制宜,设计、安装防雷设施;雷雨季节前,要检查、维修防雷设施,防止明装导体锈腐或损坏、折断,有效防止雷电火灾的发生。

3.10 加强用火用电管理

在工作过程中,要制订并落实文物古建筑单位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严格管理一切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而且要在重要文物古建筑单位的入口处设置安检设施。另外,核心建筑内严禁用火用电,香烛一律用固定式照明灯具代替,香案要包裹铜皮或放置玻璃板等。如果宗教活动确实需用火用电,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手续,有效控制用火用电的数量和时间。僧尼宿舍内不得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不得使用自烧小煤炉取暖;厨房、锅炉房严禁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内,它们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且必须与文物古建筑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

4 火灾扑救策略

4.1 灵活运用战术,阻止火势蔓延

当古建筑着火时,应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以庭院间的阵地为依托设置水枪阵地,及时关闭毗邻建筑门窗,对其射水降温进行保护,防止火势向相邻建筑蔓延。

4.2 坚持灭疏结合,积极保护文物

核心建筑内一般存放有字画、经文、雕塑等珍贵文物,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转移它们,并派专人看管。对于一时难以转移的文物,应用石棉毯等将其遮盖起来。同时,选用灭火剂时应慎重,对于泥塑、木雕等忌水文物,严禁用水直接冲击;对于一些用水扑救的珍贵文物或重要部位,应选用干粉或干沙、水泥粉等灭火。明火扑灭后,要尽快将灭火水渍排走,以免影响建筑结构。

4.3 设置防火节带,避免相互蔓延

部分庙宇坐落于山林中,当山林或庙宇着火时,应在火势蔓延方向或下风方向设置防火节带,避免山林火灾和古建筑火灾相互蔓延。当风力比较大时,要特别注意飞火。部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邻,当周边现代建筑发生火灾难以控制时,要果断地采用重型机械将现代建筑推倒,并设置隔离带,有效避免现代建筑的火势向古建筑蔓延。

4.4 强化防范意识,确保行动安全

扑救古建筑火灾时,要根据着火古建筑木质构件的截面积把握好内攻灭火的时机。深入内攻时,要防止室内悬挂物、构件或屋顶塌落伤人。另外,要设置安全员,一旦发现建筑有坍塌的征兆或火场发生突变,要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撤退。

5 结束语

五台山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管理复杂性的研究,逐步探索文物古建筑火灾的防控经验,为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火灾防控五台山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五台山形象标识设计
五台山掠影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五台山晓望
中国·五台山
浅谈古城消防安全与火灾防控对策
对高层居民住宅的火灾防控思考
电动汽车火灾危险性探讨及其对策研究
城市火灾防控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