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猪瘟兔疫效果从疫苗的选择开始

2016-07-23 09:20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猪猪群猪瘟

1科学选择疫苗

目前,动物疫苗生产企业很多,产品五花八门,有细胞苗、脾淋苗、组织苗还有高效苗。这些疫苗不仅包装规格不同,性能和价格上也存在差异,抗原含量相差甚远。养猪场户主在购买猪瘟疫苗时,要根据接种对象、接种目的以及使用经验来科学选择疫苗。

1.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疫苗

1)月龄内仔猪使用细胞苗,育肥猪第二次免疫时使用脾淋苗,后备母猪、经产的空怀母猪和种公猪最好使用细胞源传代疫苗。经济实力稍差的小型专业户猪群,后备母猪、经产的空怀母猪和种公猪免疫时也可选择质量稳定的品牌细胞苗。

2)购买仔猪、架子猪育肥时,购买的仔猪体重多数在20kg以上,大多到了“二次免疫”的日龄,接种时最好选择猪瘟脾淋苗,也可以使用细胞苗或组织苗。

对免疫本底不清、或来自于数个农户的的仔猪、架子猪,首次免疫一定要使用脾淋苗,若使用细胞苗,最好用干扰素稀释。

运输距离超过100km的异地仔猪,接种疫苗之前最好普遍注射一遍干扰素,饮水中大剂量添加电解多维、肽维他等维生素制剂3d后,再行接种猪瘟脾淋疫苗或细胞苗、组织苗。

3)用于控制疫情的紧急免疫时,不论是发病猪群,还是假定健康猪群,均应使用猪瘟脾淋疫苗。若使用细胞苗,一定要用干扰素稀释。

1.2疫苗生产厂家与品牌的选择

疫苗是生物制品,其生产过程要求严格。通常情况下,历史较长或著名品牌产品的生产企业,拥有稳定的员工队伍、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所以,养猪企业和农户在购买猪瘟疫苗时,应选择著名企业的产品,或品牌产品。

1.3疫苗经营企业的选择

猪瘟疫苗是冻干活疫苗,其储存、运输环节需要冷链保护,即疫苗从生产车间到仓库,再到经销企业的门市部,直至养猪场户的全过程,都必须处于0℃~-15℃的低温(结冰)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环节的不谨慎、不认真造成的脱离低温环境,都可能使疫苗失活。降低或失去活性的猪瘟疫苗接种后,难以在设定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猪瘟抗体,形成确实的猪瘟免疫力。因而,购买疫苗时应当选择那些拥有足够冷藏及低温储运设施的经营企业。那些没有经营资质的经营单位,无法公开经营,多数处于躲藏经营的半公开状态,遇到行政部门检查时,东躲西藏,频繁转移,往往导致疫苗脱离低温环境。那些条件简陋、储存能力不足的经营单位,一旦采购到价位较高的圆环病毒、蓝耳病疫苗时,价位较低的猪瘟疫苗有可能被迫从冰箱让位,导致疫苗脱离低温环境。此外,电网限电性停电、超负荷停电、疫苗同食品混合储存时的频繁开启冰箱等现象,也极易导致疫苗脱离低温环境。

1.4.猪群稳定场户不轻易更换使用的疫苗品种

受当前工业产品、科技水平和活疫苗用量小、又需要低温保存等条件的制约,猪瘟疫苗只有装在较厚的小玻璃瓶中才能够满足冷冻和运输的需要,很小的玻璃瓶决定了很小的标签面积,外包装盒子面积也很有限,所以,病原含量、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出厂日期、保存期限等必须告诉用户的内容,都是以“产品说明书”附页的方式装在包装盒内。用户若“整盒”购买时,可以拿到说明书,以“瓶”为单位购买时常拿不到说明书,只能凭经验使用。诚然,多数用户都知道猪瘟细胞苗是以50头份/瓶、猪瘟脾淋苗以10头份/瓶和20头份,瓶、细胞源传代苗以10头份,瓶为一个最小包装单位,但是由于不同企业每头份猪瘟疫苗的病原含量不同(150RID/头份、500RID/头份、750RID/头份、1050RID/头份、1500RID/头份,甚至更多),在不看说明书使用时,就有可能发生因一次接种量过大而导致免疫麻痹。所以,养猪企业和农户在使用某个企业或某个品牌后,如果免疫抗体合格、猪群稳定,就不要轻易更换,以免因不熟悉产品的抗原含量而发生意外。

2设定合理的接种剂量和免疫间隔

通常,猪瘟的首次免疫选在小猪25-28日龄,二次免疫选在60-65日龄。如果还需要接种其他疫苗,最好间隔1周以上。疫情严重的地方要在90-120日龄期间,出栏体重超过110kg的猪群要在体重65kg时,第三次接种猪瘟疫苗。

1)首次免疫,接种猪瘟细胞苗3~5头份/头.次;二次免疫接种猪瘟细胞苗5-8头份/头.次,或猪瘟脾淋苗1.5-2头份/头.次;三次免疫时接种猪瘟细胞苗6-8头份/头.次,或猪瘟脾淋苗2-2.5头份/头.次。

2)种公猪、后备母猪和繁殖母猪最好使用细胞源传代疫苗,不论体型大小头份,每次均接种1头份/头。若使用细胞苗,后备猪5-8头份/头,种公猪、经产母猪均按每次8头份/头。

3)后备猪在配种前至少免疫3次猪瘟疫苗,但应注意最后1次免疫距离配种不少于5d;经产母猪应在哺乳仔猪首次免疫时同时免疫,以免疫苗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种公猪每隔4个月免疫1次。免疫后2d内不得配种。因免疫停止配种超过5d时,首次应重复配种,复配时最好调换公猪。

一些猪场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大群猪的猪瘟抗体较低。要采血送检,查明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频繁免疫、大剂量或超大剂量接种猪瘟苗,并非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了提高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可采用“间隔3周”“连续二次免疫”的办法。

接种不同种类疫苗时,间隔不应低于7d。必须在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历的高级技术职务或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中级技术职务的专家的建议下,才能缩短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间隔。

3适当储备

猪瘟是必须防疫的病种,养猪场户适当储备疫苗可以避免接种时断货。存栏量较大的规模养猪场和有条件的专业户,应当储备1-2次接种量的疫苗,以确保每批次育肥猪使用同一品牌的疫苗。

农忙季节和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应提前备货。备货时应注意稀释液、干扰素、抗应激药品的同时采购,以确保按计划落实本场免疫程序。

猜你喜欢
公猪猪群猪瘟
如何调教种公猪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