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016-07-26 18:43兰慧姝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酒精灯食盐盐水

兰慧姝

[摘 要]近三年来吉林省科学学科正在进行“做中学”教学研究活动。该实验活动就是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强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强调“做科学”、“懂科学”。多年来我们区的四所学校也参与到该实验活动中,此次课例研究也是在梳理“做中学”的经验,并借以推广借鉴,实现生生为本的课堂。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11月5日我与二实验科学团队就《分离实验与水的方法》一课,进行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讨与教学设计,我们此次主要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微型课的形式就实验部分的教学进行放手探究。我们设计的想法是利用器材多样性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一、第一节课的实验与总结

1.选择实验方法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吗?

生:晒 (蒸发)、 加热 过滤

(2)师:这三种都能分离出食盐吗?(去掉过滤:溶液不能用过滤法分解这是溶解的特点)

(3)师:剩下两种哪个快?(择优法)加热法

2.设计实验

(1)出示器材名称:(幻灯了解器材)看器材,哪个是你不熟悉,不知道怎么用的?

生:老师我觉得酒精灯的使用很重要,(亲自操作)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嘴吹,熄灭时要盖灯帽两次。

(2)讨论你们小组需用哪些器材,填在记录单上(用途一样的只选一种),然后说说怎么实验?

3.实验提示

(1)注意用火安全,观察时远离加热体,避免盐溅出烫伤; 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很烫,不要触摸。

(2)当盐水沸腾后有白色物质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3)请静静地观察、实验,及时记录、实验后整理实验用具。

4.食盐的溶液选取为1胶头滴管,食盐溶液量不要太多

有序领取材料(但学生们选取的都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同一组材料,没有达到预想的选取不同材料设计不同实验)

5.思考一:为什么学生会选择同一组器材进行实验

(1)学生虽然见过酒精灯,但酒精灯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为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在此又作以重要讲解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学生们都选择的是一套器材。

(2)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种从重心理,因此也会出现上面的现象。

6.思考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何处

(1)合作学习。全班学生根据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分成四人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各自分工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交流,都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有秩序。

(2)树立信心,敢于动手实践。整节课学生的状态都是信心满满,面对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能够自我选材,自我设计实验。虽然实验设计的不完整,但是肯动脑筋、肯想办法。在实验完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分工亲历实验的过程。

(3)善于交流,敢于提问。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做法,大胆向其他同学表白,对于一些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也敢于发问。比如:有一组由于选取的食盐溶液过多,因此实验没成功。

二、第二节课的实验与结论

1.选择实验方法。师:你有什么好的分离方法,在实验中你都需要哪些材料与器材呢?

(小组讨论,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生:煮 晒干 用火烤 盐水加热 蒸发

师:无论上面哪种方法,谁都在减少?(水)水哪去了?(到空气中)。

师:液态水变成气太水,叫蒸发。

上面的方法都是蒸发,只不过是蒸发速度快慢的问题。

既然选择蒸发,哪种方法能在这节课就让我们看到蒸发后的效果。(盐水加热)同意吗?

2.设计实验。既然选择加热,我们一起来看看加热时所要选用哪些器材?(学生小组研究试验方法和实验器材,在实验就录单上做以记录)

生:酒精灯 蜡烛 三角架 …… (学生交流选择的原因)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自行设计实验的方法和器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师:选择酒精灯的小组,我们先来研究酒精灯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师: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蒸发皿。

同学们可以根据你所选器材进行实验,但在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使用酒精灯。

(2)在盐水未完全蒸发完之前熄灭酒精灯。

(3)加热后的仪器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实验仪器。

在实验中有的小组实验成功,有的小组食盐溶液放的太多短时间内看不出实验现象。

师:你是怎样做的?还有什么现象发生?

老师也抓拍了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展示实验中的错误现象),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可以吗?(分析实验中的问题与错误)。

根据第一次上课反思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改进,抛出问题:

盐水变成盐的分离可以采用哪些分离方法?在实验中你要用到哪些材料与仪器?

3.设计目的

(1)从学生前概念出发,了解、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梳理和思考,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问题抛出去孩子们真在想真在做。小组成员积极研讨,并且在研讨中每个学生都在“动”,动脑、动嘴,最让人惊奇的是虽然学生们都在动但课堂声音控制非常恰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感觉学生们真正做到了课堂的主人,大家各抒己见,让我们都有一种成就感。

4.理论共识

(1)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和延展性。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思维空间,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和延展性。

(2)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与参与的时间。如果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参与的时间,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当然就不能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落实其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参与到教学中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时间和空间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3)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精心地去筛选和组合材料,有层次的呈现材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而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5.教师要少讲,精讲,但该讲的必须要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不讲,而教师的讲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不直接告诉答案。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讲,并且要讲清。

猜你喜欢
酒精灯食盐盐水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食盐PK风疹块
“洒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探讨酒精灯安全使用的方法及预防喷燃发生的措施
高效节能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