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思想精准扶贫路径探究

2016-07-26 04:08艳青王娇娇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想

艳青?王娇娇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摆在国家的首位。当然,农民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首要对象。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束缚着农民真正实现脱贫。本文针对衡水市农民思想贫困的具体表现,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思想;精准扶贫;路径

一、衡水市农民思想上贫困的具体表现

(一)封建意识较强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原则促使人们一切向“钱”看,也加剧了人们对上学深造的质疑。这些思想都是日常生活和交谈中潜移默化的被传授,然后再传授给别人的,最后形成一个封建落后的的思想环境,并乐在其中。不仅不能融入社会,而且还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脱贫的脚步。

(二)安贫意识浓厚

衡水市阜城县许家铺村,安贫意识浓厚,在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光棍儿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经常被人看不起,扶贫也不见起色。直到最近两年,出台精准扶贫,针对许家铺村的特点,对症下药,最终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专业村。

(三)等靠要意识强

等,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靠上级财政拨款;要,要扶贫资金。这是一种依赖的心理,也是过去粗放式扶贫留下的弊病,不仅农民有这样的思想,而且政府也有这样的思想,农民想一直端着贫困户的“金饭碗”,不用劳动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处处有照顾,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要想实现彻底的脱贫,必须要根除这一思想弊病,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已渔,脱贫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一味的给予贫困户物质上的帮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治标不治本。

(四)市场意识缺乏

农民思想保守,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大多数都是以务农、出卖劳力,从事二三产业的人较少,而且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上,精深加工涉及较少,仅靠现有的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脱贫。因此,市场意识缺乏是衡水地区农民贫困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造成衡水市农民思想上贫困的成因

(一)小农思想深厚

农民普遍教育水平较低,思想陈旧,没有新的思想可以代替补充更新。加上衡水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市,据公安部门2012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年末全市总人口4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0.2万人,农业人口占76.9%,。这就造成了一种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价值观、世界观。

(二)地理位置使然

衡水虽地处河北冲积平原,但经过它的主要铁路干线石德线和京九线,石德线是河北石家庄到山东德州,不管是信息还是物资流通较慢,阻碍了内外思想的交流。衡水北距北京250公里,与周边的保定、廊坊相比,位置优势不明显。京津冀一体化,促成了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三)受教育水平低

衡水地区农民的职业化水平低,受教育水平低。多以地道农民为主,而且年龄结构以中老年为主,基本上没上过学或者只是上过几年的学,日积月累,识字程度更低。河北省有关数据表明2010年“六普”文盲率3.14%,居于全国11位,由此可推知衡水文盲率大概有12.9万。而低受教育水平对生育率、对从业、对经济发展都有严重影响。

(四)经济发展水平低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首先衡水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在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其次缺乏发展第二产业必须的物质条件,第三产业开发不完全。衡水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衡水农民的较低的思想开放程度。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在思想上同样是保守、滞后的。

三、衡水市思想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农村地区宣传系统,了解诉求、传播信息

在农村,广播已被村民接受,而且针对性强,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收听方便。尤其对于贫困地区就要用这种简单原始的方式,避免中间环节的信息失真,传播效率较高。而对于上了年纪的或者思想比较保守的农民就要让驻村的干部进行感情上的关心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与诉求,让他们从心理上放下防备,拉近民与官的距离,虽然工作效率慢,但是最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衡水市武邑县龙店乡“民生大喇叭”每天准时开播,致富故事、政策速递、农资信息,聚焦新农村等应有尽有。

(二)利用智能手机社交软件,传递信息、了解动态

衡水阜城县建立了“阜城扶贫”QQ群,使驻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全部纳入其中,即时接受和反馈信息,使信息和决策能够及时的得到传达和贯彻。无独有偶,衡水市饶阳县巧用微信群主动性高、互动性强、信息传递快等特点,建立“饶阳精准扶贫工作”微信群,实现扶贫政策精准传递、民生问题精准解答,经验成果精准分享、驻村状态精准掌握。

(三)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高素质、培养技能

冬季本来是农闲时节,而2014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一年,衡水市武邑县农牧局的科技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碌,他们通过开办培训、召开现场会,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搭建桥梁、全员扶贫

2016年4月7日,武邑县的领导干部邀请中国乡村建设院的院长李昌平先生就深化农村改革进行授课和交流,指出农村现状是造血、存血能力不足发点蓄电能力不足,主要原因还是农村组织无效和金融无效,外因则是现代服务体系不能有效服务农村,并提出当下的农村该改革的方向和路线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民.《衡水市阜城县许家铺:西瓜脱贫记》[N].衡水日报.2016-02-15.

[2]李雪 张保卫.《武邑县肖头镇“土特产”借力农村电商插翅腾飞》[N].衡水日报.2016-04-15.

[3]李武 张静.《衡水市武邑县龙店乡“民生大喇叭”传递“好声音”》[N].衡水日报.2015-12-15.

[4]刘超 林洋 佳栋.《衡水市饶阳县巧用微信平台促精准扶贫》[N].衡水日报.2016-03-14.

[5]李雪 常红贞.《衡水市武邑县农牧局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N].衡水日报.2014-12-16.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谈“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