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6-07-26 04:00何其文李德尧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专业群

何其文,李德尧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高职院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何其文,李德尧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摘要]通过专业群建设,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是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内在诉求。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六个专业构建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提出了专业群的建设整体设计思路,并从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

《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湘教通〔2015〕167号)中指出:“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本校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六十多年来,紧跟行业需求,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打造特色品牌,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核心专业建设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是实施卓越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的有益实践。

一、专业群的构建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业成为湖南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每年至少需要新增2.2万名智能控制技术技能人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融入湖南省智能制造产业链,构建了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为核心,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网络技术等专业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结构见图1。

图1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结构

二、专业群建设整体思路

通过四年建设,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构建群内专业充分共享、各具特色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校内实训基地功能进一步完备,“名师”、“大师”工作室在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区域技术服务平台的功能得到提升;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电气自动技术专业达到同类院校全国领先水平。专业群成为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

三、专业群建设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依托校、企两个平台,构建将教学项目与企业生产项目相结合、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实训管理与生产管理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五结合、四递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

图2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和践行多元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中践行“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构建专业评价机构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企业、国际认证机构、专业评价机构作为评价主体,将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核心指标,构建“双闭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监控为“内环”,国际认证机构、Mycos(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价为“外环”),实施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监控。

(二)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素质提升、技术通用、载体共享”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智能制造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旨,加强专业群的课程内容整合,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构建专业群三模块课程体系。专业群课程体系见图3。

图3 专业群课程体系

融入智能制造产业,以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与视觉识别等典型智能装备为专业群共同的教学载体,开发专业领域模块课程。专业群共享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电工电子工具仪表使用、电工电子产品装调、传感器选型与装调等职业基础能力。部分专业共享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智能装备测控系统装调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与维护、自动化成套装备装调维护与技术支持、网络系统组建与运行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装调等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岗位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拓展和创新能力。

构建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岗位群能力要求,结合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

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国际认证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依据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要求,设计企业项目、教学项目、国际认证考试项目等课程教学项目载体。

建设服务终身教育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平台。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资源为主要表现形式,建成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考核于一体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重点开发AHK(德国工商会职业资格)认证、西门子S7-1200可编程认证、库卡机器人认证的培训与认证培训包。

(三)教学团队建设

以名师、大师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引领教学团队的协同发展。集成专业群团队优势实施技术攻关,承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推广、教师培训等任务。以项目实践和创新活动直接指导团队教师提高技术改造能力、技术技术开发的能力。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助推教学团队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制定带头人遴选和培养计划,采取学习交流、顶岗实践、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等措施。以骨干教师系统培养实现对教学团队结构的整体优化。选送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国内外学习交流,培养骨干教师。鼓励专任教师进修深造,参加国际职业技能培训。以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湘电集团、特变电工等企业遴选200名技术专家和能手,建立动态兼职教师库。从博世集团等企业引入国外专家或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企业专家充实教学团队,提升教学团队的国际视野。每年从兼职教师库选择100人左右聘为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对兼职教师加强教育教学方法培训,采用随堂听课、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努力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聘请企业专家分解国际化企业典型工程案例,归纳构成工程案例所需的电气元器件、施工工具、测量仪器、施工规程等,按照生产任务的要求,购置元器件库、工具库、仪器库等(企业特有的元器件由合作企业负责提供),按现代企业生产环境设置实训环境,建设电气控制创新实训室、智能产品开发实训室、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心。其中,电气控制创新实训室主要针对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工程项目构建,智能产品开发实训室主要针对以智能传感器、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工程项目构建。通过电气控制创新实训室等3个实训室的建设,满足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要求。

跟踪企业技术变化,参照企业技术标准,聘请国际化企业的企业专家讨论、制定实训室建设方案,改扩建机床故障检修实训室、工业机器人中心、自动化生产线中心;实训室设备基本达到合作企业现场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充分利用工业机器人中心等实训室的先进设备,开展KUKA(库卡)工业机器人等国际认证。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工业网络技术,整合工业机器人中心、自动化生产线中心、西门子自动化技术中心等校内实训室,构建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术研发等多功能一体的“智能工厂”。

(五)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模式,引领智能控制技术产业技术更新。组建以名师、大师为主体的先进控制系统研发团队、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团队与工业机器人服务创新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展自动化与信息化结合的技术攻关,为企业试制新控制系统,研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

开展多层次社会培训,提升智能装备产业人才素质。立足湖南智能装备业,校企合作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AHK认证、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西门子运动控制系统等模块化培训项目。

总结推广专业群先进经验,带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通过成果推广、对口支援、经验交流等方式,着力推广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发展经验,带动兄弟职业院校5个专业群的建设发展;将专业标准、实训设备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库向职业院校免费开放,全面推广专业群建设先进经验。

四、结语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将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集约化管理的创新。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必将极大地提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效益,促进专业交叉和产业融合,使学院更好地服务于地区或行业产业发展,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卓越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40.

[2]童孟良.高职院校化工生产与检测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5,11(3)

[3]董淑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26.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121-04

[收稿日期]2016-3-26

[作者简介]何其文(1978-),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自动控制。李德尧(1966-),男,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自动化技术。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telligent Control Specialty Clusters

HE Qi-wen,LI De-rao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410208,Hunan)

[Abstract]Through specialty clusters construction,the inherent demands from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s follows:to promote the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of the specialty,to form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with teaching,and to lead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pecialty system.Taking specialty Electr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 specialty,covering Mechatronics Technology,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and other six specialties,the whol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specialty clusters is proposed.Practical researches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a specialty clusters training model,curriculum system reform,practice teaching conditions,teaching team,etc..

[Key words]specialty clusters;Electric Automation Major;core specialty;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alty clusters

猜你喜欢
专业群
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兴专业集群化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