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文化与专业发展调查研究

2016-07-26 06:42蒋吉优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对策

蒋吉优

摘要: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文化及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小学教师文化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得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对策

一、现状调查

(一)理论依据

英格兰学者哈格瑞沃斯将教师文化分为四种:第一,个人主义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之间很少进行沟通。第二,分化的文化,教师在工作上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有时为争夺优势资源而相互竞争,并形成不同的竞争群体。第三,合作的文化,教师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沟通的状态,能够经常进行群组讨论,互相学习。第四,硬造的合作,教师被强制性地与上级进行合作,迎合其兴趣。本研究以此为依据展开调查。

(二)问卷设计发放与收集整理

本研究采取社会研究的通常做法,通过将理论构念转化为可测量的维度,将教师文化分为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分别测量四种类型的教师文化,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需求以及专业发展方式四个方面,调查问卷从以上几点出发设计一系列问题。问卷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文化测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四种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四大部分。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豫南x市6所中小学的教师。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调查样本选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学校各3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8份,回收率为89.3%,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0.7%。

(三)问卷分析

1.基本信息

首先,从性别上看,男女教师比例总体趋于平衡,但是这一比例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中差异显著,即城市女性教师要多于男性。其次,从人数上看,城乡教师人数存在差异,城市教师人数明显多于农村。再次,在教师总体中,中青年教师占主体,占了71%。最后,从教师学历来看,大多数高学历教师均在城市任教,城乡分配比例不均。

2.教师文化

中小学教师中,有个人主义文化倾向的有22人,占10%;有分化的文化倾向的有40人,占16%;有合作的文化倾向的有78人,占32%;有硬造的合作倾向的有102人,占42%。个人主义文化倾向大多存在于教龄比较长的教师中,一般他们年龄也比较大,喜欢独立思考与钻研。此外,受官本位文化影响,教师文化中硬造的合作倾向较严重,表现为教师向上级靠拢,迎合上级的要求。

3.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来看,90%以上的教师均表示自身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有近70%的教师同时也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以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此外,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日常事务繁杂,很少在一起交流学习,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方式或途径来提升自己。

4.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通过比较四种不同教师文化倾向的教师,笔者发现,有合作文化倾向的教师对专业发展满意程度最高,达到了90%,表示自己专业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其他三种教师文化中,个人主义文化达到65%,硬造的合作和分化的文化分别为42%和37%。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自身

首先,虽然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70%的教师表示自身能力不够,希望能够进一步学习,但是在行动上却表现为职业理想信念不坚定,发展动力不足等。其次,中小学教师除工作压力较大外,还对职业缺乏成就感与幸福感,这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表现特别明显。再次,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认为中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缺乏开展科研活动以提高教学技能的动机。

(二)学校和主管部门

从目前中小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为来看,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小学校校长缺乏文化领导能力,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不力,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上服务不到位。第二,学校未能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做出卓越贡献的、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不能很好地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社会

影响教师文化及其专业发展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学教师水平不如大学教师,小学教师水平最低,教师的教学成果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得不到明显的体现。第二,中小学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就国家目前对教育的投入分配来看,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较大,中小学教育财政投入比例较低。第三,中小学教师在职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机会不多。

三、构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文化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中小学校硬件设施,为中小学校实施信息化教育提供条件。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尽量缩小教师收入的区域性差异,提高教师收入,增强其社会认同感。

(二)搭建信息化平台,促进在线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深化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本问卷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求,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完善互助服务,促进温馨发展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工作阅历较少,压力较大,再加上家庭等方面的因素,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容易出现哈格瑞沃斯预言的隔离式蛋挞结构。因此,年轻教师需要其他阅历较丰富的教师给予工作和精神方面的帮助,解决这些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完善互助服务,营造互帮互助的温馨工作环境,构建一个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温馨文化环境。

(四)提高在职教育实效,加强培训指导

改变过去单一的专家理论讲学形式的在职培训,采取集理论讲学、实践指导、活动感悟为一体的多样化的在职教育培训模式。同时,学校要加强和专家的交流,邀请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增加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机会。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在组织教师教研活动时,应该亲临现场指导,改变教研活动走过场的现象,切实提高教师在职教育的实效。

责编:晓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