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缺失表现探析

2016-07-26 06:45苏光鸿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经验

苏光鸿

摘要:师范院校必须紧跟时代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实践智慧的师范生(未来教师)。然而,受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及实施效果欠佳以及师范生自身努力有限的影响,当前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师范生难以满足学校招聘教师时的要求,师范生不够灵活机智。这里所体现出的不是师范生缺少哪一项知识或教学技能,而是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缺失。

关键词:师范生:实践智慧;经验

对于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可将师范生的实践智慧理解为:师范生在个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情感。有的学者认为,师范生实践智慧是师范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并结合笔者的理解,师范生实践智慧是指师范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按照当下社会所提出的伦理要求,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将合理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的综合素养。这里所指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不单单是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发事件,而是指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查阅,通过对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见习、实习中的课堂观察和对师范生及其实习指导教师的访谈,对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缺失表现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欠缺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提取和知识转换的意识和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头脑中的知识是可以被提取、转换或应用的。对理论知识的成功提取和有效转换是师范生实践智慧形成的重要前提。要成为拥有专业知识的合格教师,师范生在面对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提取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并将知识转换或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一)欠缺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提取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师范生欠缺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提取的意识。对部分师范生的课堂观察和对其指导教师的访谈记录表明,面对教育教学实践时,大多数师范生的第一反应是不知所措或无能为力,欠缺积极提取头脑中已有相关教育教学知识的意识。就师范生备课而言,师范生往往将备课简单化处理,通过看教科书、教参,写或抄的方式形成“所谓的自己的教案”,而多数师范生没有提取出完整备课这一任务所需具备的相关教育教学知识,比如,熟悉学科课程标准、理解教科书并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等。因此,面对备课的任务,师范生缺少将所接受任务与所学知识建立起联系的意识。二是师范生欠缺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提取的能力。搜集的资料显示,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任务时,也有一小部分师范生能有意识地提取所学知识来应对实践任务,但往往存在着对所提取的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或不全面,以致提取知识失败的问题。就备课而言,有的师范生懂得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等,也知道课程标准是教材理解和教学的基本依据,但在实际备课时虽有少数师范生想起来看课标的相关要求,但搞不懂课标到底有什么相关要求,更搞不懂这些要求与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师范生缺少准确提取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的能力。

(二)欠缺教育教学知识转换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在整理对师范生的课堂观察记录和访谈记录时发现,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任务时,相当一部分师范生欠缺将所学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转换成应对实践任务加以合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就师范生备一节课而言,虽然师范生头脑中有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难点是什么等相关理论知识,但面对确定某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时,因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肤浅,师范生还是很难准确定位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这说明师范生欠缺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转换的意识。再如,教学方法的应用,几乎所有的师范生都知道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但就某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而言,师范生却不知如何选择和恰当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这说明师范生欠缺教育教学相关知识有效转换的能力。

二、欠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从已发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师范生实践智慧获得的重要保障。师范生应对教育教学实践时,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教学的问题。师范生所参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较为有限,所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少,通常拥有的只是处于教育教学理论状态下的不成熟经验,并没有形成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一)缺少教学实践经验

首先,师范生缺少备课的实践经验。对师范生备课教案情况的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在课的导入环节设计无效,常常在导入时既没有导入新课题,也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导入的意义。也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在自己的学科教学设计中,难以抓住该学科教学主要环节设计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一主旨。如为达成学生体验语文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设计中,师范生不知道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段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体验情感。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师范生积累的备课实践经验较为有限。其次,师范生缺少上课的实践经验。对师范生实际的课堂观察发现,通过备课环节,师范生虽对课标、教科书、教参、学情有了基本认识,但面对课堂教学实践中该怎样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怎样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等,大多数师范生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强制性地控制,难以灵活地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加以应对,缺少应对实践的经验和技能。

(二)欠缺班级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践经验

教学之外的教育实践多是班级组织与管理工作。班级组织与管理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一项重要活动。从对师范生及其所跟班主任的访谈中发现,大多数师范生缺少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实践经验。有的班主任说:“在开展班级活动和主题班会中,他们所选主题常常天马行空,引不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有的师范生所选主题虽合乎学生年龄特点,但组织过程太过简单,学生不太感兴趣。”师范生自身也认为,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自己缺少经验,常常遇到事情束手无策。比如,多名学科教师反映,某学生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处理?诸如此种事端令多数师范生头疼,难以应对。

三、欠缺创造性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

创造性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是指面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能将教育教学知识经验融会贯通地加以应用的能力。在多数教育教学实践情况中,需要师范生具备创造性地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方能积极应对。笔者通过对师范生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教案分析和对师范生的访谈发现,面对变化不定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多数师范生缺乏综合应用已有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创造性的应用素养更是缺失。

(一)备课上缺少创造性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

面对一节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这些要素,怎样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融为一体,怎样形成能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过程,对于师范生而言难度较大。对这些教学要素的基本组合,师范生难以在众多的要素间做出恰当的或较为智慧的选择。笔者对师范生备课教案的分析发现,师范生的备课教案多是教参的转化,大多数师范生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定位不准确,对教学目标的叙写较为笼统,不具体、不明确,不具备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设计中,大多数师范生很少会结合该班学情加以设计,而且各环节设计新颖的较少,多是缺少精心思考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去甚远,常常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育教学实践情景中缺失创造性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

一方面,教育教学实践情境是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更是如此。师范生在处理教学突发事件时能力不足,一旦教学中出现与教学预设不一致的事件,如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调皮学生打乱了教学秩序,学生之间发生了大的或小的冲突,学生不认真听讲等,多数师范生常常无力应对,有的甚至错误处理,既没能准确地感知或判断,又难以因势利导地加以解决,有时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致使教学停滞,缺失教学机智。另一方面,在教学之外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师范生同样缺失创造性综合应用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素养。比如,有些学生意志力薄弱;有的学生自信心差;有的学生品行不良,与人相处是个问题:有的家长经常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问题等,多数师范生难以积极应对这些状况,有时处理不得当或不及时也会招致家长的抱怨。

责编:晓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范生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