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医用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2016-07-26 07:01周群华李凤丽时慧敏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用化学PBL教学法素质

周群华 李凤丽 时慧敏

摘要:目前,PBL教学法在全球各大高校的教学中被广泛引入,成为学者们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热点之一。PBL教学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适应国家的素质教育战略方针。将PBL教学法与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医用化学》的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PBL教学法:医用化学;素质

一、引言

《医用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化学思维方式,为学习后续课程(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奠定基础。而目前《医用化学》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以“讲授法”为主。此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听、看以及接受,由教师掌控全局,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的少,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不符合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政策。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高职高专院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高职高专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要求,把学科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因而,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实行教育教学改革,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第一步。

二、PBL教学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是近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形式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把学习的内容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PBL教学法的引入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化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现阶段多数任课教师在教学时普遍采取讲授法,教师一直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无法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情绪,更无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整节课一直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下去,而学生一旦遇到听不太明白的地方,就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再加上知识的连贯性,进而导致一节课听不懂,后面的课也难以听懂,形成恶性循环,不愿意再学习这门课程。而适时地引入PBL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渗透现象这一抽象的理论时,教师可以提出临床上的实例问题:“临床上大量输液时所输入的溶液浓度可以是任意的吗?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什么后果?”此问题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主动地带着此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

2.利于因材施教

PBL教学法通过讨论、自学和查阅资料等的方式进行,此种方式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增加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化学基础、能动性和主动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在PBL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可多加注意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必要时给予指导,并给予他们鼓励,以提升他们的信心。在与优秀学生交流时,可以更放任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独立性,也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深奥的问题。这样P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既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所长,也达到了因材施教这一讲授法难以达到的目标。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实施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一小组讨论一自学(查阅资料)一再讨论一再自学一归纳总结,解决问题。通过PBL教学法过程中的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思想上增加探索的热情;通过讨论,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争相发言、踊跃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也学会了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习惯,并使其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精神、创新意识,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并且通过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所以PBL教学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政策。

4.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PBL教学法的实施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推动者,但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出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要了如指掌,把握准确;其次,PBL教学法在实施时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教师要有能力控制全局,教师的组织控制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再次,在学生自学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到各种预先想不到的问题,也会把教师带入到问题情境中,从而去思考解决问题,使其对知识的理解增加了深度与广度;最后,《医用化学》属于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习《医用化学》时,不可避免地要扩展到临床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临床医学知识,把化学与医学联系起来。所以,通过PBL教学法,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从而达到了师生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PBL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endprint

(一)PBL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此种方法在具体实施时由于一个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分成的小组数也比较多,这样需要教师的数量也比较多,而目前的师资配备还不够;第二,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短期内还跟不上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第三,针对此种教学方法,不能还以过去的纯理论考核作为评判标准,需要一种能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方法;第四,由于《医用化学》的学时有限,而此种教学法需要的时间较多,同时学生又比较自由,所以教学任务有时无法完成。

(二)PBL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教师与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影响很深,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意识,严重依赖教师。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积极性,培养其探索精神。

第二,PBL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教师要加强对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等学科的学习,使化学与医学有机融合,这样教师在应用PBL教学法时会更加游刃有余。

第三,制定《医用化学》新课程标准。依据国家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高专院校要重视学生能力及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标准。

第四,改进考核方法。除考核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目标外,高职高专院校还要考核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增加医用化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案例中的考核。另外,还可以增加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PBL教学法中所获得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第五,完善学习资源。高职高专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文献与查阅资料,并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便于在实施PBL教学法中,学生能很方便地查阅有关资料。

四、总结

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单一实施PBL教学法是不现实的,高职高专院校要以课程标准为前提,并且与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等其他教学法相结合。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学习起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突出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具备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责编:清善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用化学PBL教学法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与TBL联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留学生医用化学全英文授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