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辅助排石三种方法的疗效对比

2016-07-27 00:45陈天波王正强李焱风张富刚杨毅坚
河北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

陈天波, 刘 涛, 王正强, 李焱风, 张富刚, 杨毅坚, 汤 琳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辅助排石三种方法的疗效对比

陈天波,刘涛,王正强,李焱风,张富刚,杨毅坚,汤琳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辅助排石三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对象随机分为A组(中药+坦索罗辛组)B组(坦索罗辛组)C组(中药组)按要求服药治疗2周,观察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出时间,输尿管绞痛、尿频尿急(膀胱刺激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排石有效率87.5%,输尿管绞痛10%、尿频尿急7.5%,不良反应2例;B组排石有效率65%,输尿管绞痛15%、尿频尿急12.5%,不良反应2例;C组排石有效率60%,输尿管绞痛32.5%、尿频尿急27.5%,无不良反应。结论:三种方法辅助排石均安全有效,中药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效果更好。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药物治疗;排石方法

自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进行药物辅助排石治疗,以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为我科门诊初次就诊患者,病程不超过2周,均经B超、KUB+IVU确诊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直径≤1cm,排除双侧输尿管结石,多发结石,中度及以上肾积水,明显尿路感染,输尿管狭窄等病史患者。将12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

1.2方法:中药:自拟排石汤药物组成及煎服法: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30g、威灵仙20g、川牛膝20g、川芎12g、石韦15g、通草10g、厚朴1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L。α受体阻滞剂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商品名:哈乐,安斯泰来公司生产0.2mg/粒)。A组(中药+坦索罗辛组)口服排石汤2次/d,200mL/次;同时晨起顿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4mg,1次/d;B组(坦索罗辛组)晨起顿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4mg,1次/d;C组(中药组)口服排石汤2次/d,200mL/次。治疗观察时间2周,结石排出时即停止治疗,2周后复查B超。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1.3观察指标: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出时间,输尿管绞痛、尿频尿急(膀胱刺激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2.1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直径及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三组患者排石疗效比较(表2),结石排净方面A组优于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石排出时间快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输尿管绞痛及尿频尿急发生情况看,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少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出现轻度眩晕和轻度腹泻各1例,B组患者出现轻度眩晕和轻度头痛各1例,C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表2 三组患者排石疗效比较

注:不良反应为Fisher为精确概率

组别结石排净n %结石排出时间(d)输尿管绞痛n %尿频尿急n %不良反应n %A组3587.55.3±2.941037.525B组26659.8±2.8615512.525C组246010.5±3.41330112500

3讨论

输尿管结石常引起绞痛、血尿,其中约70%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首选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但直径<1cm的输尿管结石临床上均存在排石的可能性,对于直径小、表面光滑、尿路无梗阻的结石,可使用有效的药物疗法促进排石和解除肾绞痛。临床上对于直径<1c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尤其是<5mm时,常采取药物保守治疗[2]。临床药物辅助排石常用三种方法:中药辅助排石、西药辅助排石以及中西药联合辅助排石。

中医认为本病属“石淋”“血淋”“腰痛”范畴。发病初期多为湿热蕴结于下焦,煎熬尿液成石。张亚强教授将本病的病机归纳为气滞血瘀、水湿停滞。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本试验自拟排石汤方中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功较强,鸡内金助上二金消坚排石,通草、石韦清热利湿通淋,川牛膝、川芎、厚朴行气活血散瘀;此外现代药理证实威灵仙有消炎解痉镇痛[3],牛膝能增强输尿管的蠕动,又有利尿的作用,诸药合用,促使输尿管结石排出。从本试验结果看,中药排石汤虽有一定的辅助排石效果,但不具优势,尤其输尿管绞痛及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明显高于另两组。值得欣慰的是中药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也许与纳入实验观察的病例较少有关。

盐酸坦索罗辛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排石西药。坦索罗辛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既能阻滞分布在膀胱三角区的α1A受体,减轻输尿管结石刺激膀胱三角区引起的尿频尿急症状;又能阻滞分布在输尿管下段平滑肌上的α1D受体,松弛输尿管下段的平滑肌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同时减少输尿管绞痛的发生。此外,坦索罗辛还可阻滞分布在脊髓中的α1D受体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4]。因此,坦索罗辛适用于输尿管下端及末段结石的排石治疗,相关研究证实,坦索罗辛使用中安全,方便门诊使用,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一线用药,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腹泻等。从本试验结果看,盐酸坦索罗辛辅助排石效果与中药排石汤大致相当,但其输尿管绞痛及膀胱刺激征的发生较少,显示出良好的解痉止痛效果。另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表现为轻度头晕、头痛。

而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既能发挥中医药在辩证论治基础上,整体调节治疗的优势,达到清热利湿消炎镇痛、通淋排石之效;又能结合西药α受体阻滞剂特别是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及膀胱三角区平滑肌高选择性的松弛解痉以及镇痛的作用,故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在结石排净及结石排出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中药排石汤组和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组;输尿管绞痛及膀胱刺激征的发生也较另两组少,不良反应却并未增加。国内相关研究显示,中医全面调整机体,解除病因,西医较快缓解临床症状,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中西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可取得较好疗效,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在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药物辅助排石治疗方面,运用中药、α受体阻滞剂以及中药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三种辅助排石方法均安全有效,但中药联合α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中西药的协同作用,较单纯中药或单纯α受体阻滞剂辅助排石治疗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袁红纲,张路生,董自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的比较[J].中国医学装备,2012,12(11):300~301.

[2]Porpiglia F. Nifedipine versus Tamsulosin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er ureteral stones[J].Urol, 2004, 172(2): 568~571.

[3]章蕴毅,张宏伟,李佩芬等.威灵仙的解痉抗炎镇痛作用[J].中成药.2001,23(11):808~811

[4]田景昌,赵吉波,宋秀婧.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756~1757.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2Z002);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FZ198)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0980-0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37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