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睾丸中PELP1表达的激素相关性研究

2016-07-27 00:42王春扬单立松朱大庆洪宝发
河北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雌激素睾丸

祝 强, 董 隽, 王春扬, 单立松, 孙 帧, 朱大庆, 洪宝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 北京 海淀区 100853)



基础研究

SD大鼠睾丸中PELP1表达的激素相关性研究

祝强,董隽,王春扬,单立松,孙帧,朱大庆,洪宝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北京海淀区100853)

【摘要】目的:探讨PELP1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21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去势并补充雌激素组。通过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当雌激素水平不同时,PELP1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如下。结果:PELP1在大鼠睾丸组织中表达,并且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结论:PELP1在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与雌激素水平正相关。

【关键词】雌激素;PELP1;SD去势大鼠;睾丸

雌激素具有生物调节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因子和雌激素受体作用于靶器官,如骨、脑、心及乳腺等。雌激素受体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与雌激素结合,调节睾丸间质细胞雄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影响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雄性动物体内的雌激素1/3来源于睾丸。虽然雄性动物血液中的内源性雌激素浓度较低,但是其在精液中的浓度却极高,睾丸网液中浓度达到250ng/L,与雌性动物血清中雌二醇相比,浓度明显偏高。PELP1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主要用于调节雌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参与雌激素的非基因和基因两种信号的介导。在子宫、乳腺及脑等多种雌激素靶器官中均可发现PELP1表达,其表达与细胞生物学功能相一致,且具有明显差异性[1]。参与基因信号通路的PELP1主要于胞核中表达,PELP1与非基因通路相关,主要位于胞浆中。非基因通路与细胞的生长、凋亡、分化及增殖相关联[2]。作为雌激素作用的重要靶点,雌激素调节因子PELP1与睾丸组织存在必然联系。本文通过实验做进一步研究,证实睾丸组织中是否存在PELP1表达,其表达与雌激素水平是否相关,与年龄是否存在差异。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DMEM培养液(有康恒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枸橼酸盐抗原修复液(福州迈新)、cDNA合成第一链试剂盒(日本Toyobo公司)、胎牛血清(上海玉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RNA提取试剂(北京博迈斯科技发展有限术公司)、HRP标记的羊抗-兔二抗(美国SouthernBiotech公司)、兔抗-PELP1抗体(圣克鲁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组化试剂盒(上海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Trans Taq HIFI PCR SuperMixⅡ(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公司)。

1.2组织处理与实验动物:切除实验大鼠两侧睾丸,模拟雄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建立动物模型。选取周龄为8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既为对照组(A组)、去势组(B组),去势后补充雌激素组(C组)。麻醉大鼠,空腹注射3%戊巴比妥钠1.5mL/kg,对三组大鼠行开腹手术,仅摘除B、C两组大鼠的睾丸。对C组大鼠进行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20μg·kg-1·d-1,给予B组大鼠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后对所有参与实验的大鼠行常规饲养16周后,实施麻醉,摘取新鲜睾丸组织,于4%多聚甲醛液中固定,制作5μm蜡块切片。所有参与实验的动物均来自正规实验动物管理中心。所有实验操作均遵守动物实验伦理原则和实验动物技术规范。

1.3睾丸组织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消化法获得SD大鼠睾丸细胞。剪取新鲜SD大鼠睾丸组织,浸于含有0.1U/mL胶原酶和1U/mL胰酶的消化液中,孵箱37℃孵育45min。将消化后的组织接种于35mm含DMEM培养液的培养皿,37℃孵育过夜。培养24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去除悬浮组织与细胞。每3d换液一次,当细胞占瓶底≥80%时,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将睾丸细胞分为不同雌激素浓度处理组、不同雌激素作用时间组,并以雌激素抑制剂ICI-182-780为对照,收集细胞,检测细胞中PELP1的表达。

1.4免疫组织化学:将睾丸组织切片PBS冲洗后,孵育于0.1%胰酶中,37℃孵箱孵育30min。将睾丸细胞以1×104个/cm2密度接种于盖玻片,细胞贴壁生长后,取出盖玻片,冷丙酮固定20min。免疫染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切片或细胞3%双氧水冲洗10min,1% TritonX-100预处理10min,充分冲洗后,一抗孵育(兔抗鼠PELP1,1:1000),放入湿盒,4℃过夜。取出细胞或切片,室温下复温20min,二抗37℃孵育20min(羊抗兔IgG),PBS冲洗后,DAB染色。显微镜观察。

1.5实时定量PCR:使用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大鼠睾丸细胞RNA,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睾丸细胞中PELP1的表达。行反转录反应,检验体系中加入即将得到的cDNA模板,使用实时定量仪行Real-time PCR反应,检测标准按照SYBR Premix Ex TaqTM II操作说明书。设计引物:β-actin:5’- CCTGGATAGCAACGTACATGG-3;5’- ACCTTCTACAATGAGCTGCG-3’。PELP1:5’- TCACTGCCGAGAGACCCCCG-3’;5’- GGAAGATGGCGGCAGCCGTT-3’、

1.6Western-blot:胰酶消化法收集睾丸细胞,PBS冲洗后,置于RIPA裂解液中,冰上孵育10min,使细胞充分裂解,按照Beyotime细胞核蛋白抽提试剂盒说明,提取细胞全蛋白,并测定其浓度,所选用的试剂盒为Bradford试剂盒。在100℃的术中加入5×loading buffer,煮5min使变性。由于蛋白上样量为40μg,所以用1×loading buffer按照40~30 μL进行蛋白调整,保证其相同体积,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预染的Marker切取所需目的条带,切割范围包含目的蛋白。转膜,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ECL显影,放入培清JS-860A自动凝胶成像仪曝光。

1.7PELP1阳性细胞计数:光学显微镜视野下,选取PELP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码相机拍照,导入计算机,使用LUCIA G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阳性细胞表达数。保证每组数据测量3次。通过SPSS 12.0软件的使用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ukey检验”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一维方差分析”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手术前和接受雌激素治疗18周后,OVX大鼠接受雌激素水平如下表。A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与A和C组相比,B组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偏低(P<0.05),(见表1)。

2.2PELP1在大鼠睾丸中的表达:阳性对照组为大鼠子宫(图1),在大鼠睾丸组织中可见PELP1表达,PELP1为棕色颗粒,在胞核胞浆中可见均(图2),胞浆表达最多(图3)。

图1

图2

图3

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每组组织切片阳性细胞数(平均阳性细胞率±标准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雌激素水平不同时,PELP1阳性细胞率亦存在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组

2.3雌激素上调PELP1在大鼠睾丸细胞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睾丸细胞中PELP1在雌激素刺激下的表达升高(Fig.3A3B)。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睾丸细胞中PELP1的表达随着雌激素作用浓度的提高而表达增加(Fig.3D),随着雌激素作用时间的增加而表达增加(Fig.3C),与雌激素的浓度、时间刺激呈正相关。

3讨论

内源性雌激素是雄性生殖细胞存活因子的一种,在雄性动物体内,内源性雌激素主要来自局部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3]。内源性雌激素主要存在于雄性动物的精液中,且浓度较高,在睾丸网液中达250ng/L,与雌性动物血清中雌二醇的浓度相比,明显偏高。睾丸内的雌激素主要由芳香化酶催化产生,而芳香化酶的基因突变会使男性睾丸小或隐睾、生精细胞缺如、无精子或精子密度显著降低、死精等症状。

研究表明,睾丸中雌激素受体高表达,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形成复合体,间接影响生殖器的发育和发生,直接参与睾丸间质细胞雄激素的释放与合成,调节睾丸的生殖功能[4]。雌激素受体具有调节作用,其调节途径主要有两种:非基因通路和基因通路,参与细胞的凋亡、增殖和生长,以及雌激素相关的组织保护功能相关。实验已证明雌激素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出生后睾丸正常,但青春期睾丸开始变性,成年后睾丸萎缩,精子发生障碍和精子密度显著降低并不育。

PELP1在雌激素靶器官中广泛存在与表达[5]。研究表明,细胞内PELP1的不同表达与定位,使PELP1发挥不同的雌激素受体调节作用。PELP1在在胞膜与胞浆中少量存在,在脑组织中与ER共表达胞核。在肌细胞和表皮细胞中,ER仅与PELP1共同定位于胞核,胞浆中无表达。本实验发现,PELP1主要表达于睾丸细胞胞浆中,提示PELP1的表达具有细胞特异性。本实验发现睾丸中PELP1蛋白与雌激素的相关性:①PELP1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直接相关;②雌激素在基因与蛋白水平上调PELP1的表达;③PELP1的表达与雌激素的作用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由此可知PELP1可能与睾丸细胞凋亡、增殖及生长有关,对睾丸组织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江源.精子发生的内分泌因素调节[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9):697~702.

[2]傅冷西,李笃妙,张健星,等.隐睾症中激素和雌雄激素受体的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4):186~188.

[3]刘永杰,常青,白刚,等.无精子症患者FSH、LH与外周血和睾丸组织T、E2、T/E2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4,4(1):23~26.

[4]吴建云,王鲜忠,孙燕,等.雌激素β受体在大鼠睾丸中的表达与发育研究[J].实验研究,2010,2(9):6~8.

[5]Jonsson D, et al.The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 a fibroblast-like cell acting as an immune cell[J].Periodontal Res, 2011,46(2):153~157.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苗圃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5MM39)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0986-0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40

猜你喜欢
雌激素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雌激素在不同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的降解研究
成人成熟型睾丸畸胎瘤1例
高氟对C57BL/6J小鼠睾丸中AQP1、AQP4表达的影响
运动性闭经大鼠E2、P、LH变化的实验研究
不同药物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健侧睾丸的远期影响
围绝经期盆底康复联合中药及雌激素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