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阴道镜及阴道镜活组织检查联合应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6-07-27 00:44于淑莉刘丽莉于淑革刘彩虹马秀芹于淑玲
河北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于淑莉, 刘丽莉, 于淑革, 刘彩虹, 马秀芹, 于淑玲

(1.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4.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TCT阴道镜及阴道镜活组织检查联合应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于淑莉1,刘丽莉2,于淑革3,刘彩虹1,马秀芹1,于淑玲4

(1.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河北承德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4.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联合应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至2014年妇幼保健院两癌筛查项目的905例患者进行TCT检查,对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宫颈活检的病理学结果与TCT筛查结果的相对比较,58.23%阳性率的诊断,并随着升高而增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其在宫颈癌、HSIL、LSIL、ASC-H、ASCUS的阳性率分别为91.67%、82.89%、73.61%、64.15%、40.92%。结论:TCT是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方法。30~50岁的妇女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好发年龄段,与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发现TCT检查异常的患者必需进行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取材,宫颈TCT筛查与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学活检组织的检查可以互相补充,多种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准确率,从而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并且呈逐渐年轻化及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广大妇女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及威胁[1,2]。它是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宫颈癌前病变逐渐发展成浸润癌,大约为10年的时间[3],近些年不断增加的宫颈癌(SCC)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病年龄的研究,结果显示发生CIN及SCC的发病率有了明显年轻化的趋势,并倍受广泛关注。并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性、阳性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和降低漏诊率,从而使患者及时得到早期治疗和诊断,对于人群中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的判断、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发生、积极处理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至2014年妇幼保健院两癌筛查项目的905例患者进行TCT检查,年龄30~50岁。

1.2方法:取材尽可能避开经期,取材前24h不上药、不冲洗、不过性生活。将扫帚样采样器收集的脱落细胞放入盛有Thinprep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上机制片,巴氏染色。

1.3细胞学诊断方法:严格按照TBS报告系统,结果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良性反应性改变;②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③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HISL(ASC-H);④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SL);⑥鳞状细胞癌(SCC);所有阳性结果标本均有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复核后明确诊断。

1.4对结果为ASCUS以上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

2结果

2.1宫颈TCT检查结果:对于905例患者进行TCT检查结果,其中结果异常的患者有638例;ASCUS为290例患者,占TCT筛查结果异常患者的45.45%;13例为AGC的患者,占TCT筛查结果异常患者的2.03%(13/638);12例为ASC-H的患者,占TCT筛查结果异常患者的1.88%(12/638);159例为LSIL的患者,占TCT筛查结果异常患者的24.92%(159/638);152例为HSIL的患者,占TCT筛查结果异常患者的23.82%(152/638);12例为SCC的患者,占TCT筛查结果异常患者的1.60%(12/638),见表1。

表1 905例患者TCT检测结果

表2 905例患者阴道镜检测结果

2.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对于905例患者均行阴道镜下的宫颈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慢性宫颈炎患者369例,CINI患者245例,CINII患者135例,CINIII的患者130例(其中包括5例原位癌、8例不能排除微小浸润癌),子宫颈癌患者26例(其中6例为宫颈微小浸润癌、18例为宫颈浸润性鳞癌、2例为宫颈腺癌、1例为宫颈鳞腺癌),见表2。

2.3TCT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结果相比较

2.3.1905例患者中TCT筛查结果为ASCUS者290例,经阴道镜宫颈多点病理活检取材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116例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156例为CINI;11例为CINII;7例为CINIII;诊断符合率为60.00%;诊断不足者占40.00%,经统计学检验,χ2=5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3.2TCT筛查结果为121例有ASC-H的患者,经阴道镜宫颈多点病理活检取材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11例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46例为CINI的患者,38例为CINII的患者,24例为CINIII的患者,2例为宫颈癌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51.20%,诊断不足者占1.65%,诊断过度者占47.10%,经统计学检验,χ2=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3.3TCT筛查结果为159例有LSIL的患者,经阴道镜宫颈多点病理活检取材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68例为慢性宫颈的患者,84例为CINI的患者,4例为CINII的患者,3例为CINIII的患者,1例为宫颈癌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52.83%诊断不足者占5.03%,诊断过度者占42.78%,经统计学检验,χ2=2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3.4TCT筛查结果为152例有HSIL的患者,经阴道镜宫颈多点病理活检取材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19例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48例为CINI的患者,40例为CINII的患者,41例为CINIII的患者,4例为宫颈癌的患者,诊断符合率53.29%,诊断不足者占2.63%,诊断过度者占44.07%,经统计学检验,χ2=2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3.5TCT筛查结果为12例宫颈癌的患者,经阴道镜宫颈多点病理活检取材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为:1例为CINI的患者,1例为CINII的患者,3例为CINIII的患者,8例为宫颈癌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66.67%,诊断不足者占33.33%,经统计学检验,χ2=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见表3。

表3 TCT细胞学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相比较

2.4阴道镜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的比较

2.4.1阴道镜检查中诊断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共有403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诊断为慢性宫颈炎者297例,CINI者为78例,CINII者为22例,CINIII者为5例(其中3例不排除宫颈微小浸润癌),宫颈癌者为1例(为微小浸润癌),诊断符合率为73.70%,诊断不足者占26.40%,经统计学检验,χ2=2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2.4.2经阴道镜检查诊断为CIN I的患者有255例,经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61例慢性宫颈炎,153例CINI,26例CINII,4例CINIII,宫颈癌1例,诊断符合率为60.00%,诊断不足者占23.92%,诊断过度者占16.08%,经统计学检验,χ2=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2.4.3阴道镜检查诊断为CINII的患者有141例,经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者10例,CIN I者为11例,CINII者为86例,CINIII者为33例,宫颈癌(微小浸润癌)者为1例,诊断的符合率为60.99%,诊断不足者占24.12%,诊断过度者占14.89%,经统计学检验,χ2=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2.4.4诊断为CINIII阴道镜检查的患者有84例,经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1例,3例CIN I,1例CINII,75例CINIII,宫颈癌4例,病理诊断过度的患者占5.95%,病理诊断不足的患者占4.76%,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9.29%,经统计学检验,χ2=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见表4。

2.4.5阴道镜检查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有22例,经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III者为3例,宫颈癌者为19例,诊断符合率为86.36%,诊断不足者占13.64%。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诊断总的符合者共630例,总的符合率为69.61%,经统计学检验,χ2=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见表4。

表4 阴道镜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病理活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比较

3讨论

3.1宫颈上皮病变中的年龄因素: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年龄低于40岁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明显高出其他年龄组,30~39岁年龄的患者,为65.22%(225/345)。由此可见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相对年轻的患者中。

3.2TCT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及早的诊断和发现该疾病可以通过TCT的筛查来实现,早期治疗和干预手段用于不典型增生在上皮出现的时候,让更严重的病变发展过程被阻断,因此宫颈癌死亡率较以前有所下降。

3.3在宫颈上皮病变诊断中阴道镜检查的意义:阴道镜检查便于观察,对可疑病变的区域进行定位活检,活检取材的准确性得到大大提高,有所提高了阳性率的宫颈病变诊断。而且所观察到的图像还可以拍照的阴道镜,观察、跟踪进行便利,疾病的转归和发展进行动态的跟踪随访。一种直观的检查是在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阴道镜,作为中间一步的三阶梯诊断流程中之一,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子宫颈癌的筛查过程及子宫颈癌前病变中研究。

3.4TCT与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的意义:依据中华医学会所推荐三阶梯检查程序的宫颈癌筛查:宫颈活检-阴道镜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的符合率能够明显提高是需联合应用阴道镜检查与TCT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的生存率的得到最大限度提高,提供了有效手段的宫颈癌的防治与筛查。

【参考文献】

[1]周利.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官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6):67~68.

[2]雷静,万霖,李惠新,等.薄层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6):3123~3125.

[3]曹泽毅,主编.妇科肿瘤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585~587.

【基金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技局自筹项目,(编号:201422045)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0995-0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44

猜你喜欢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34岁月经异常,一年后确诊宫颈癌晚期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两种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疗效观察
宫颈病变应用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