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特点研究

2016-07-27 00:45王文丰孙王乐贤巨名飞丁振江
河北医学 2016年6期

王文丰, 孙王乐贤, 巨名飞, 丁振江, 王 虹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特点研究

王文丰,孙王乐贤,巨名飞,丁振江,王虹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观察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演变特点。方法:随机入选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86例心力衰竭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同时随机入选86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均给予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倍他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时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心脏收缩功能、心室重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与出院时相比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心室重构的逆转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对照组3个月与出院时相比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心室重构的逆转较出院对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时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时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年时观察组与出院时相比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年时对照组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治疗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仍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拮抗药物;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脏功能

本文初步探讨了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后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动态变化特点,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随机入选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心内科住院心力衰竭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60例患者获得完整的资料,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61岁,冠心病患者2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16,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例,酒精性心肌病5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其中63例患者获得完整的资料,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62岁,冠心病患者2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15,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3例,酒精性心肌病6例。入选标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对于纽约心功能分级IV级患者待心脏功能恢复到Ⅲ级时入选。剔除标准:①心脏瓣膜病患者;②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③不能耐受倍它受体阻滞剂患者;④动脉血压<90/60mmHg者。⑤患者不同意者。

1.2给药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从患者能耐受的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比索洛尔用量为2.5~7.5mg/d,依那普利用量为5~20mg/d。

1.3观察项目及测定:随机入选的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1周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TATA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比较:3个月时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有改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LVEF、LV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LVEDD、EF的变化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LVEDD、EF的变化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年时与治疗前比较LVEDD、EF的变化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6个月时仍有改善;对照组治疗1年与治疗前比较LVEDD、EF的变化也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6个月时比较仍有继续改善。(表1)

表1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超声心动图比较

注:P<0.05,**P<0.01,治疗后不同时间和治疗前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

3讨论

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是心室重构,而导致心室重构的重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因此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方法。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以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甚至逆转心室重构[1]。MERIT-HF研究[2]和COPERNICUS研究[3]证实被他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CAPRICORN研究[4]证实卡维地洛联合ACEI药物可降低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死率。关于ACEI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的临床试验,GISSI-3研究[5]发现应用赖诺普利可抑制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而心力衰竭和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其心室重构的演变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有其特殊性,一项前瞻性研究:糖尿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且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机会多,可能机制:高糖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神经激素激活、内皮功能障碍以及氧化应激增强促发动脉硬化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心肌病。以上机制存在导致心力衰竭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室重构的演变过程与不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同。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相比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心室重构的逆转较出院比较达到统计学意义,在出院后6个月、1年时再和出院时比较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对比心脏功能的改善和心室重构的逆转较出院时均有改善,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出院6个月、1年时较出院时对比均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应用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方面不如心力衰竭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明显,但是拮抗神经内分泌药物仍能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在临床上仍有肯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闺柱.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从禁忌症到常规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81~383.

[2]The RESOLVD Investigators. Effects of metoprolol CR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and dilated cardiomyopathy. The 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for Left Ventricular Pilot study[J].Circulation, 2000, 101:378~384.

[3]Packer M,Coats AJS,Fowler MB,et al. Effect of carvediol on survival in sev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J].N Engl Med, 2001,344:1651~1658.

[4]The CAPRICORN Investigators.Effect of carvedilol on outco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the CAPRICORN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2001,357:1385~1390.

[5]Luigi Tavazzi, Pavia. GISSI-3:Long-Term Follow-Up,Presented at the 20th Congress of Cardiology, August 22-26,1998,inVienna,Austria.also Circulation,1999,99:1127~1131.

【基金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32035)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0997-0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