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6-07-27 00:45李晓杰
河北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活能力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功能

李晓杰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河北 丰宁 068350)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李晓杰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河北丰宁068350)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18例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5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心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ADL、QOL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NDF、NHISS、SAS以及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DF、NHISS、SAS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加强心理素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影响

本文对我院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11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诊断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字同意;②首发脑梗死患者;③发病均在48h以内。排除标准:①排除年龄<18周岁,>80周岁的患者;②排除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影响研究的患者等。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6.1±5.4)岁。病变部位:基底节区病变38例,脑叶病变2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5.8±5.1)岁。病变部位:基底节区病变36例,脑叶病变23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无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利尿剂、护脑、溶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吸氧、补液、检测生命体征、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内容包括:①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护理内容相同。②心理干预:多给予患者鼓励,恢复患者自信心,调节患者由于疾病而导致的抑郁、焦虑心理,多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③认知干预: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多做促进认知功能的锻炼,提高患者认知功能。④行为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让患者家属也一同参与进来,促进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指导患者休息时的体位,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心理情况等。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存质量评分(QOL)进行评估[2]。ADL评分标准,日常生活能力良好:100分;轻度功能障碍:6072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能力:护理前两组患者ADL、QOL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对比(n=59,分)

2.2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NDF、NHIS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DF、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n=59,分)

2.3心理情况: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对比(n=59,分)

3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由脑血管发生异常导致缺血缺氧而引起。护理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一项医疗措施,也是患者接触最多的医疗项目,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最大,故有学者提出,从护理入手可有效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性的护理干预,针对性较强,以解决患者问题为主要目标,科学性较强。近年来,随着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陈翠芳[5]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重点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照顾和干预,结果发现患者预后效果较佳,大部分患者可一定程度上恢复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认为综合护理干预可从患者生活方面入手,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ADL、QOL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作用,与陈翠芳的研究相符。

在王虹[6]的研究中认为,影响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神经功能和心理情况,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身体各机能丧失越多,生活质量自然越低。而心理状态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信心,消极心理的患者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本文在研究护理干预对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理情况影响的结果中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NDF、NHISS、SAS以及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DF、NHISS、SAS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有利于促进疾病的预后和康复,与王虹的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栾照敏,高韧.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115~116.

[2]梅桃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脑梗死后抑郁的预防作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3):323~325.

[3]黄紫霞,刘剑平.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康复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134~2137.

[4]凌金妹,黎凤群.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动脉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7~9.

[5]陈翠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62~4563.

[6]王虹.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95~597.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1041-0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68

猜你喜欢
生活能力综合护理干预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