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07-27 00:45史春梅
河北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护患沟通手术室语言

史春梅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史春梅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正确评价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手术室接收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并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护理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出现负面心理情绪以及手术流程知晓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结论: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患沟通;语言;护理

本次研究以我院手术室接收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手术室接收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7±13.4)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1.9±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沟通性语言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是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患者的隐私,与患者的建立良好的信任,不仅要尽可能详尽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患者的以往病史和手术史,本次手术的名称,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资料,并根据这些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文化层次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在手术开始前1d,护理人员要对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1],在访视过程中要向患者明确身份,确保礼貌的态度,尊重患者,以便获得患者的信任,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行为,做到态度诚恳、举止大方、语言温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向患者讲解手术中的相关事项。对于特殊的情况和特殊的患者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沟通,例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在向其讲解疾病知识、手术知识、麻醉知识等时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他们的反应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重复讲解[2];对于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诸如“手术是否可以根治”、“手术能否成功”以及“术后病情是否反复”等,在回答时要确保与手术医生的口吻相一致,切忌含糊其辞,要适当的阐述手术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其次,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耐心的沟通,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在常规手术的准备过程中要以平和的语气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得到患者的配合,以轻柔和敏捷的动作实施,禁止使用命令的口气和粗暴的动作[3]。对于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实施全麻的患者,他们对周围的环境较为敏感,意识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手术过程中应用的手术器械发出的声音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造成影响,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声音的具体来源,并告知患者这一仪器功能和必要性,可能某些仪器的使用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对于不能忍受此种不适的患者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劝导,鼓励患者继续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手术室护理部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设置问卷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9~7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计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表示患者情况越好[4]。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的是数据统计学软件SPSS17.0,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出现负面心理情绪以及手术流程知晓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为94.9%(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64.1%(25/39)。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1.8%,见表2,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结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3讨论

本次研究以我院手术室接收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措施,经过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出现负面心理情绪以及手术流程知晓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64.1%。SDS和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1.8%。本次研究肯定了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

总之,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的所有形式的沟通,护患沟通的宗旨不仅是要进一步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更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切实的体会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理解,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护理人员得以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以及病史等临床资料,从而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流程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降低了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华果,白玉,司文腾,等.全程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构建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43~45.

[2]张海青,武文翠.骨折围术期疼痛病人的无痛护理干预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11):975~977.

[3]谢蝶兰,许奕如,江敏君,等.无痛人工流产术个性化舒适护理及其临床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875~877.

[4]张莲叶.805例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47~148.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6-1043-0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6.069

猜你喜欢
护患沟通手术室语言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