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震学

2016-07-27 01:09戴尔君
教育界·中旬 2016年6期

戴尔君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所以自古以来,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顽强地同地震灾害做斗争,留下了世界地震史上最丰富的地震记录,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观察记载了大量地震前兆现象,积累了许多防震抗震的经验教训,在地震测报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 珍贵的历史遗产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专门记载国家大事;记录地方大事的地方志也有悠久的历史。地震在古代被视为严重的灾异,所以,一旦有地震发生,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记载。这样,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河中,地震记录从未缺失过。

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在《竹书纪年》之中。书中一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十年(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竭”。伊洛是指河南的伊水、洛水。《竹书纪年》在明代以来,有人认为是后人补作的伪书。但书中记载的地震有时间、地点,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是不能伪造的。所以,夏“帝发七年,泰山震”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我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地震时发生在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的陕西岐山地震。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国语·周语》)。“三川”指陕西的泾河、渭河、洛河。《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对这次令周人恐惧的地震作了描述:“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九月丙辰,北边郡国发生地震。《汉书王行志》对这次地震有“水出地动”的记载。这是我国关于震前地下水异常变化的最早记载。

东汉永和三年(138年)二月乙亥,甘肃金城、陇西地震。这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测到的破坏性地震。金城郡包括今兰州在内,当时候风地动仪设在洛阳,据震中有700公里。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陕西华县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明史五行志》记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地震波及11个省130余县,并首次记载了“地中出火”(地光)现象。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北三河、平谷地震。破坏面积纵长达500公里,北京城内故宫破坏严重。三和知县震后作记:“次日,人极县境较低于旧时,往勘之。西行三十余里及柳河屯,则地脉中段,落二尺许。渐西北至东务里,则东南界落五尺许,又北至潘各庄,则正南界落一丈许”(《三河县志》)。显然,地震时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面形变。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二十三日,云南东川地震。《东川府志》提到,需后人们注意到城墙墙垛“南北则十损其九,东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这是古代史料中,对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清同治六年(1867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湾基隆近海发生海啸。这是我国地震史上引起海啸的一次地震,“沿海山倾地裂,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

我国史籍中关于地震的记载,除了官修正史、方志以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谈、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而且往往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的《太平御览》、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也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存在于许多地方的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我国历代积累下来的地震资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些史学家和地震工作者,共同搜集整理了这份历史遗产,共摘出16000多条地震史料,经过审核考订,获得了从公元前1177年到1955年的8100多次地震资料,其中5到59级地震1095次,6到69级地震410次,7到79级地震91次,8级以上地震17次。这样悠久而丰富的地震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我国地震工作者利用这些历史地震资料,编制各种地震图表,进行各种数理统计,在我国地震区域划分、地震预测预报和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合理布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 古代地震学最辉煌的成就

在不断记录地震、积累知识的基础上,东汉时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张衡一生中遇到过多次地震。据统计,从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到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年)间,京师洛阳和陇西发生地震20次,其中有6次是破坏性地震。张衡是河南南阳人,又在洛阳工作,所以对这些地震有亲身的体验;同时,他又担任太史令多年,不但掌管天文,而且各地发生地震上报以后,也都由他记录下来。为了掌握各地的地震情报,他感到很需要有一种仪器来进行观测。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他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在人类同地震做斗争得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于这架仪器,《后汉书》中记载:“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汉尺的八尺相当于今天的一米八九。地动仪内部有精巧的结构,主要是中间的“都柱”和“八道”。都柱是一根上粗下细的棍,八道是设在都柱周围八个方向上的机械装置。八道之外,排列八条铜制的小龙,每条龙嘴里都含有一颗铜球,在小龙的下面,有八个对应的铜制蛤蟆,呈张口接球的姿态。当某地发生地震时,那个方向龙嘴里的铜球就会自动掉到蛤蟆嘴里,发出声响。这样,观测人员根据“振声激扬”而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地震仪制成以后,安置在洛阳。永和三年(138年)它经受了一次检验。一天,地动仪的西方龙嘴里的铜球掉到蛤蟆嘴里,而京城里的人毫无地震的感觉,人们开始怀疑地动仪的价值。可是,刚过几天,陇西传来地震的消息,一时无不震惊。张衡发明、制造的地动仪,是当时世界地震学最辉煌、最先进的成就,直达1700多年后,欧洲才制造出类似的地震仪器。

三、 地震预测预报

我国古代人民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记载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如地声、地光、前震、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动物异常等,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预测预报地震的知识。

地声、地光是非常重要的临震前前兆现象。我国史籍中对很多地震都有震前地声、地光的记述。如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魏书·灵征志》)。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十八,“秦州地震,先是秦州百姓闻州西北地下殷殷有声,俄而地震”(《旧唐书·五行志》)。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四月四日,广东琼州府“夜四更地震。未震之先,有声从西南起,遂大震,既而复震,良久乃止”(《成化实录》卷五十五)。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二十六日夜,湖北“武昌府见碧光闪烁如电者六七次,有声隐隐如雷鼓,已而地震”(《武宗实录》卷五十)。正德八年(1514年)十二月三十日,四川越隽县“有火轮见空中,声如雷,次日戊戌地震”(《明武宗实录》卷一零七)。

大震之前往往有一系列微震或小震,叫前震。历史上有不少震例记载有前震现象,如正德七年(1512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地大震”(孙之禄:《二申野录》)。清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二十五日,江苏镇江府、丹阳县“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算”(《镇江府志》《丹阳县志》)。

强烈地震发生前,地下水往往发生异常变化。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好几个地方出现河水突然干涸的现象。山东寿光“未震之前一日,耳中闻河水汹汹之声,遣子探试,亦无所见,或云先一日弥丹诸河水忽涸”(《寿光县志》);江苏赣榆“先是苦雨几一月,是日城南渠一晷之间,暴涨忽涸,见者异之”(《海州志》)。除了水量显著变化的观察记载之处,还有水的成分、色味发生变化的记载,如“井水忽浑浊”“水变赤如流丹”“井水变为味、甘咸相反”等。

关于震前出现天气异常的现象,如高温酷热、雷雨骤然、飓风大作、阴霾昏晦、干旱水涝等,在史书中也有很多记载。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大震前,出现了“特大炎暑,热伤人高甚重”的热异常;四川嘉庆《射洪县志》记载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五月十九日发生的地震:“五月霪雨十日,至十九日大雨如注,是夜地震,泛水涨数丈”。其他如震前出现“云气弥天”“日色昏黄,亭午风霾晦暝,晚不见月”等类似的记载也很多。

地震前,许多动物会有异常反应。对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早在唐代就有了记载,如《开元占经·地镜》中说:“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正月二十三日夜,河南邓县、内乡“分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邓州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山西平陆大地震后,有人总结了经验:“牛马仰首,鸡犬声乱,即震验也”(《虞乡县志》)。

大量的地震前兆知识的积累,使得预报、预防地震成为可能。古人曾经作过一些成功的探索。清咸丰五年(1855年)辽宁县人民根据地声预报了一次破坏性地震。故宫档案记载说:“未震之时,先闻有声如雷,故该处旗民早以预防,俱各走避出屋,是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嘉庆十四年(1809年)八月十一日,贵州正安发生强震前,在“小溪里、罗乾溪忽山动不坠”,当地居民根据这种前震活动,迅速采取预防措施,把器具牛羊转移到安全地方,“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地尽翻”(《遵义府志》);嘉庆二十年(1815年)山西平陆发生强烈地震,震前当地居民根据天气异常作了预报。《虞乡县志》说:“八月六日阴雨连绵四旬,盆倾檐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乡老有识者,谓霪雨后天大热,宜防地震”不久,果然“屋舍倾塌”发生了一次地震。

乾隆二十年(1755年)编写了《银川小志》记载了当地居民总结出根据前兆现象预报地震的经验。书中说,宁夏地震“大约冬春二季居多,如开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闹吠,即防此患”。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有了综合多种前兆现象来预报地震的思想,这种观点是很科学的。

四、 防震抗震的措施

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震造成的伤亡破坏,采取防震抗震措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古代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台湾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古代台湾人民就根据“台地罕有终年不震”的特点,在兴建城市,建造房屋时,大量采用竹子和木头等材料。如淡水县城墙便是用竹木等材料建成的。竹木性质柔韧,质轻,耐震性能高,是很好的抗震建筑材料。云南一些经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常采用荆条、木筋草等材料编墙,也是根据这个道理选择的。

我国古代建造房屋、桥梁、塔寺时,为了要经久耐用和安全可靠,一般都很注意地基牢靠、建筑物结实、整体性能好,特别是在多震地区更会慎重考虑这些问题。始建于唐代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始建于辽代的高六十多米的山西应县木塔、始建于北魏的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建于的河北赵州桥,距今都有千年以上历史了,它们都位于地震较多的华山地震区,经受过多次的地震,至今还魏然屹立,这证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抗震设计和施工有很丰富的知识。

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的框架体系,构件之间也是用斗拱,榫卯相连,这是一种柔性连接,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往往起到很好的抗震作用。在一些大地震发生时,常常会出现“墙倒屋不塌”的情况,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大震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古书上也记载了不少好办法,如“居者惧覆压,编苇为屋”(江苏《赣榆县志》);“于场圃中,戴星架木,铺草为寝所”(山西《虞乡县志》);“于居旁隙地,架木为棚,结草为庐”(河北《临漳县志》)等。这些防震抗震的措施简易安全,行之有效,所以到现在还在沿用。

在强烈地震发生来不及跑出房屋的危急时刻,怎样采取应急措施?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发生了八级大震,这次地震的幸存者秦可大根据亲身体验和耳闻目睹的事实,写有一篇重要著作《地震记》,提出了大震应急措施,他说:“……因计居民之家,当勉置合厢楼板,内竖壮木床榻,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力不办者,预择空隙之处,审趋避可也。”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地震预报的今天,地震突然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躲在坚实的家具下,以免砸伤压毙,这是现在防震抗震中仍然重要的一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