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016-07-28 07:18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马 坤,何 晨,何 涛(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马 坤,何 晨,何 涛
(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及观察组58例,两组均用柳氮磺胺吡啶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58例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结果:两组症状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我们用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8例,均为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男23例、女35例,年龄(46.47±8.92)岁,病程(4.65±2.15)年。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46.86±9.05)岁,病程(4.36±2.27)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且均经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中医证型主症:①腹泻黏液脓血便;②腹痛或里急后重;③肛门灼痛;④舌苔黄厚或腻。次症:①身热;②口干口苦;③小便短赤;④脉滑数或濡数。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第1项必备)加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3项。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并已知情同意;②年龄18~60岁;③受试者自身无严重疾病;④均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⑤中医证型属大肠湿热。

排除标准:①不符诊断标准;②精神病不能配合治疗;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妊娠期;⑤受试药过敏;⑥存在其他能引起腹痛、腹泻的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中西三维药业,国药准字H31020450)1g、日3次口服,根据情况可渐增量至每日6g,病情稳定后逐渐减至1.5~2g每日维持量。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奥集团成都药业,国药准字H51023598)3粒,日3次口服。

观察组联合黄连解毒汤口服和灌肠。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随证加减。水煎,口服每次150mL,日2次。上药另用冷水浸泡后煎1h,取汁200mL,睡前用专用灌肠器械灌肠,插入深度以20cm左右,注药速度根据耐受程度而定,日1次。

两组均8周为一疗程。

3 观察指标

取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4个症状,按无症状、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观察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4 疗效标准

近期痊愈: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症状及肠镜检查无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症状积分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UC属中医“肠癖”、大瘕泄”等范畴。病位在肠腑,与脾胃关系密切,时邪外感、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均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湿邪内生,湿邪日久不化,郁而化热,以致湿热内蕴。疾病早期,多以湿热为主。

柳氮磺胺吡啶对于炎性介质释放,炎性细胞浸润及趋化因子合成和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复方谷氨酰胺是由谷氨酰胺、茯苓、甘草、白术等药物组成的复合制剂。谷氨酰胺作为微生态环境的调节因子,对肠黏膜结构、肠道免疫功能、黏膜屏障功能有维持作用[2]。甘草含有5-ASA成分,治疗UC有较好效果,并能降低柳氮磺胺吡啶产生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黄连解毒汤方中黄芩清上焦湿热,黄连脾胃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栀子解毒,清三焦湿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功效。疾病早期以湿热为主,清利湿热治疗自然毋庸置疑,随着病情发展,正气亏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但湿热仍是主要病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中白术、茯苓与黄连解毒汤同用既可防久病失治误治损伤脾胃,又可培补后天以辅助消除湿热。药理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对于各类细菌引起的感染均有显著治疗作用。黄芩所含的黄芩苷还有抗焦虑效果,而有研究显示UC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3.

[2] 肖礼香,檀谊洪.美沙拉嗪联合复方谷氨酞胺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13-14.

[3] 裴强伟,孙志翠,宋小莉,等.半夏泻心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290-294.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60-02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