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脾虚湿阻型40例观察

2016-07-28 07:18付京云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12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腹围单纯性针刺

付京云(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200)

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脾虚湿阻型40例观察

付京云
(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200)

单纯性肥胖病是指体内因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过多积聚,以肥胖为主要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的障碍,但无明显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异常表现的一种疾病,占肥胖病的95%以上[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笔者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男11 例,女29例;年龄26~55岁,平均49.5岁;病程6个月~10年。

诊断标准 :参照《 实用内科学》中有关肥胖病的标准[2]:超过标准体质量的20%。男性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0]×0.9;女性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0]×0.85。或体质量指数(BMI)>24。

纳入标准:符合单纯性肥胖病的标准,且BMI>24。

排除标准:除外继发性肥胖,如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长期胰岛素治疗,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有精神疾患,不能配合者。

2 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中脘、丰隆(双侧)、天枢、滑肉门、梁丘(双侧)、公孙(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阿是穴(脂肪高点)。便秘加曲池、支沟,月经不调加关元、行间,气滞血瘀加血海等。患者仰卧,局部皮肤消毒,持毫针针刺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6个疗程。

中药治疗:用二陈汤加减为基本方。法半夏10g,橘红15g,茯苓12g,炒白术12g,苍术10g,荷叶10g,生山楂10g,决明子15g,泽泻10g,甘草10g。气虚加黄芪15g;气滞不舒加柴胡10g,香附10g;胃脘胀闷加白蔻仁6g等。每日1剂,每剂煎成300mL,分装2袋,早晚各150mL,6天为一疗程,服用6个疗程。

治疗期间合理膳食,多吃蔬菜及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热量食品和饮料、零食等,适量运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3 疗效标准

参照第2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体质量下降达到标准体质量或超重范围内,体质量下降5~10kg或以上,腹围减少6~10cm。有效:体质量下降大于等于3kg,腹围减少大于等于4cm。无效:体质量下降小于3kg,腹围减少小于4cm。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指数变化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指数变化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指数变化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结束后,显效24例,占60℅;有效13例,占32.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

5 讨 论

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很早,《黄帝内经》将肥胖之人分为“膏、脂、肉”3种类型。关于肥胖症的病因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谓:“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肥胖可因摄入膏粱厚味过多而引起。《灵枢·逆顺肥瘦》谓:“肥人……其为人也,贪于取与。”《脾胃论》谓:“油腻厚味,滋生痰涎。”、“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本病形成多由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之品,加之久卧、久坐,活动过少,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久卧伤气”,气虚气郁必致运化无力,转输失调,膏脂痰湿内聚,使人肥胖。中医认为肥胖的病机是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敷布,积聚为痰湿储于体内,有“肥人多痰湿”之说。肥胖病实属本虚标实之症,李振华[4]认为肥胖的病位主要在脾;李晶等[5]认为脾虚痰湿是肥胖病发生的实质。因此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应以健脾祛湿为法。

针刺中脘、丰隆、足三里、梁丘有和胃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其中中脘乃胃募、腑会,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两穴并用可通利肠腑,降浊消脂;天枢与公孙、三阴交合用可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太冲可行气、活血、消脂,明显降低体质量,阿是穴能促进局部代谢。临床研究表明、针刺能够抑制患者旺盛的食欲和亢进的胃肠道消化吸收机能,促进体内脂肪的动员和分解,最终实现减肥[6]。

基本方中半夏辛以散结,行气和胃、燥湿化痰;橘红芳香醒脾,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泽泻健脾渗湿,脾湿去脾旺;白术、苍术益气补脾,以增强祛湿化浊之功;荷叶、生山楂升清阳,通脾气,化痰浊;草决明荡涤脏腑,推陈出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脾气健、痰浊去,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坚持合理膳食,减肥成功后仍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自觉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锻炼,防止体质量反弹。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仝小林.单纯性肥胖的中医虚实辨证[J].中成药研究,1997,416-419.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32.

[3] 金涛.电针结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J].江苏中医药,2002,23(11):45.

[4] 徐彦飞,刘津.李振华教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7):1542-1543.

[5] 李晶,陈莜云,赵莉娟.肥胖病的中医辨证[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59.

[6] 魏群利,刘志诚.单纯性肥胖病的针灸治疗机理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00,25(4):309-311.

[中图分类号]R246.1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29-01

[收稿日期]2016-01-23

猜你喜欢
腹围单纯性针刺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