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6-07-28 07:18张凡鲜指导湖南省郴州市中医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张 强,张 艺,张凡鲜(指导)(湖南省郴州市中医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张 强,张 艺,张凡鲜(指导)
(湖南省郴州市中医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按随机表分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NDI及临床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治疗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组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刺激压迫脊神经根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头部、颈椎、颈肩及上肢疼痛,多为钝痛、酸痛、灼痛或隐隐作痛,或触电样串痛。其麻木的部位与疼痛部位相伴随,但以手指和前臂多见。我们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CSR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女39例,男21例;年龄22~70岁,平均48.83岁;病程0.28~28周,平均3.14周。对照组女38例,男22例;年龄23~69岁,平均47.95岁;病程0.3~28周,平均3.0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CRS的诊断标准。①头痛、后颈或同时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域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甚至肌萎缩;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摄片可见椎体增生;⑤CT/MRI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同时具备①④为确切诊断标准,②③⑤其中1项或同时具备为辅助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CRS诊断标准;②年龄20~70岁;③如已接受其他保守疗法,则需经过7天以上的洗脱期;④能按本研究要求完成治疗和调查;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CSR以外其他类型颈椎病;②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先天畸形;③合并有颈椎肿瘤或其他疾病如慢性骨髓炎、骨结核等颈椎疾患;④发育性骨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⑤风湿性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的头、肩、颈部疼痛;⑥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胃疾病;⑦妊娠期妇女;⑧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疾病;⑨不能配合研究。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颈复康颗粒(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3022204)治疗。每袋装5g,每次2袋开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服。

治疗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45g,白芍45g,桂枝45g,生姜90g,大枣45g,桃仁15g,红花15g,制马钱子1g。每日1剂,制马钱子、生姜加水2000mL先煎1h(从沸腾起计时),后加其他药,熬取400mL,取汁,再加水1000mL,熬取300mL,再次混合分3次,饭后温度。

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进行小结。

3 观察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对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1](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等评估疼痛及功能情况。

VAS、NDI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肌力正常,X线显示正常或趋于正常。显效: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颈曲改善。好转:症状、体征有较大减轻,颈及肢体功能大有改善,颈曲有所改善,基本能坚持日常工作和劳动。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检查无变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NDI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NDI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NDI功能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CSR属中医“血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是气血不足,加被风邪侵袭,而出现肢体局部肌肤麻木等症状。常见于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损伤筋肉者。因外感风寒之邪客于经脉,或扭挫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诸病源候论》对此有总结:“邪客关机,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周建伟等[3]归纳风寒阻络、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痰湿阻滞、气血亏虚五种为CSR的常见证型,并提出此病是在颈部劳损、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脉失养等病理基础上,受风湿、痰湿或长时间伏案工作等影响而诱发。

血痹之形成,气血不足乃主要内因,外感风邪诱发,血行不畅所致。仲师教导:“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组成,方中黄芪甘温益气,归脾肺经,为补气之要药,能益气以助血行,使气虚所致之闭阻经络畅通,筋脉得以营养致而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随之消除。陈之川等[4]统计有关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黄芪的使用频次最高。倍生姜助桂枝通阳行痹,芍药和营理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五药相合,温、补、通、调并用,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久病必瘀,针对本病气血不通的状况,仅用黄芪、桂枝补气助阳之药仍嫌不足,故加用具有强烈活血止痛作用之桃仁、红花,再配制马钱子以开通经络,透达关节。张锡纯谓马钱子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方中每剂用量达1g。大于常用量0.3~0.6g,为去其毒性,先熬1h,笔者用此药此法数十年未见中毒者。

综上所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使原方的益气助阳,和血行痹更进一步,不失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方剂。

[参考文献]

[1] 孙宇,陈琪福.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8-199.

[3] 周建伟,皮燕,严攀.6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6):69-70.

[4] 陈之川,王翔,庞坚,等.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用药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6(6):78-80.

[中图分类号]R274.9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35-02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和火罐治疗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