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96例观察

2016-07-28 07:18游良华荆小莉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044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广东广州5008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游良华,荆小莉(.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044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广东 广州 50080)

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96例观察

游良华1,荆小莉2
(1.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44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临床疗效。方法:200例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分为对照组104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给予新康泰克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解毒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风热感冒;清热解毒颗粒;对照治疗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俗称感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社区医院收治最多的疾病。患者以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头痛等为主要症状,多数可自愈,但少部分可迁延不愈,诱发心肌炎、急慢性肾炎等重大疾病,生命质量受损[1]。感冒属中医“伤风”、“冒风”等证范畴,外感风邪是主要病因病机,按照证候又可分为风热型、风寒型,对于前者治疗当清热解毒。我们用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0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门诊风热感冒患者。男117例,女83例;年龄18~61岁,平均(45.5±8.4)岁;病程1~5日,平均(1.8±0.9)日;热程1~4日,平均(1.3±0.6)日;流涕81例、咳嗽129例、头痛53例、全身疼痛115例、乏力35例、食欲不振30例。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9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为风热证上呼吸道感染[2];③依从性较好;④年龄18~65岁;⑤均为Ⅰ期;⑥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需急诊急救;③合并其它类型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症、严重器质性以及系统性疾病;④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⑤存在药物禁忌症;⑥有治疗史;⑦复发性感冒,近3个月罹患过感冒。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新康泰克胶囊,口服,每12h1粒,24h内不超过2粒,嘱多饮热水。

观察组:给予清热解毒颗粒(湖南正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10g,日3次。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身痛积分。不良反应发生例。

4 疗效标准[3]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内有关风热感冒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痊愈:3日内退热,症候积分降幅大于等于95%。显效:3日后退热,症候积分降幅75%~95%。有效:3日后体温下降大于等于0.5℃,但未达到退热标准,症候积分降幅30%~70%。无效:3日后体温无明显下降或反复发热,或症候积分减降幅小于30%,或进入Ⅱ期。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两组不良反应比交。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嗜睡1例、头晕3例、乏力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感冒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部分由细菌感染引起,不同患者病程存在较大差异[4]。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对于Ⅰ期感冒常使用新康泰克治疗,可有效改善鼻部症状,需注意的是,对于鼻部症状非常明显者呼吸不畅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者,也可首选新康泰克治疗,以改善鼻部症状。但新康泰克是一种处方药,其主要成为为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用药需慎重。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属于外感疾病,多为热证,风热证由里热引发表证,内热炽盛,热症日久损伤肺气。感染损伤呼吸道黏膜,反复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咳嗽又反复刺激呼吸道损伤黏膜,形成恶性循环,故治疗当解热镇咳,降低肺热、肺炎发生风险,快速止咳。清解解毒颗粒中,黄连、地黄、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清热解毒,水牛角清热凉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石膏清热泻火。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肺、利咽等功效。

综上所述,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 张春涛,任曲.中国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浅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3,3(6):423-42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94.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 吕燕宁,黄芳,高志勇,等.北京地区2009年5-12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476-2477.

[中图分类号]R25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40-02

[收稿日期]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