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垂杨嫁接培育技术

2016-07-29 08:46殷积良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6期

殷积良

【摘 要】随着城镇园林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镇绿化水平逐年提高,绿化层次逐步升级。垂杨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倍受青睐。下面,本文就如何搞好垂杨培育,浅谈几点技术要领,供垂杨育苗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垂杨;嫁接培育;技术要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some technical essentials 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poplar cultivation,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eedling.

[Key words] poplar; grafting cultivation; key technics

1 垂杨接穗的采集

秋季落叶时或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枝条下垂、长势良好的垂杨,在其上剪取直径0.4~0.6cm发育充实、节间短、芽饱满、无病虫害1年生枝条作接穗。

2接穗贮藏

在寒冷的地区,接穗在上冻前采集,应立插于湿沙中窖藏。接穗长一般为15cm,春季采穗—般不迟于发芽前2~3周,短期式贮藏,应放在低温湿润处,或捆吊在水井中的水面上,避免其失水而丧失活力,并定期检查,防止插穗干枯或霉烂。

3 砧木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根系发达、生长发育健壮、抗性强的砧木,采用1~2年生的小x黑、小黑14,亲和力最强,成活率最高,效果最好。

4 嫁接

4.1 嫁接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砧木芽萌动离皮的情况下进行嫁接。

4.2 接位直径。砧木嫁接位置的直径应保证在2cm以上。

4.3 嫁接高度。根据绿化的场所不同而不同,一般高度在2.5~3.0m。

4.4 嫁接方法。采用皮下接(插皮接)。

4.4.1 砧木处理 在砧木所需要的高度,选一光滑无节疤处锯断或剪断。断面与枝干垂直,在砧木皮光滑的地方, 用刀在断面边缘将皮层及部分木质削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1.5cm,顺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开皮层。用楔形的竹签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间,然后拔出竹签,此处为接穗的地

4.4.2 削接穗 把接穗削长3~5cm长削面,在长削面对面削一小切面,使下端削尖,形成一楔形。接穗剩的厚度在0.3~0.4cm,削粗接穗时,可在接穗上横切一刀,深度为直径的1/3,再削斜面。这样减小了接穗的粗度,插入后使砧木的皮层与木质部不致分离过大,接穗削面不宜太薄,不然先端机械组织太脆弱,插入时易折断。

4.4.3 插接穗 把接穗插入切口,使削面在砧木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插时小斜面向内紧贴,轻轻插入,砧木插穗的数量依砧木的粗度而定,粗的多接(一般4个),细的少接,均匀分布,左右对称。

4.4.4 绑缚与保湿 接穗插入后,用塑料膜条(长40cm,宽2.5cm)在接口处由上向下绑缠紧,将劈缝和截口全部包严实,然后选择大小适宜的黑色塑料袋将接穗和接口全部套住,袋顶与接穗顶端距5cm左右,用塑料薄膜条绑紧袋口。

5 嫁接后管理

5.1 检查成活率及松捆扎物。垂杨嫁接后20~25d,进行成活率检查,成活后接穗上芽新鲜,甚至萌动,接口处产生愈合组织,这时即可解除塑料袋及绑扎物。

5.2 除蘖扶直。对砧木萌芽要及时抹除,嫁接苗长出新梢时,在风大的地方要设立支柱扶绑幼苗,避免风折。

5.3 病虫害防治。垂杨叶部主要害虫是食叶虫,用喷雾器喷施1:500倍的溴氰菊脂药即可。

6 培育垂杨应注意的问题

6.1 温度。温度的高低影响愈合组织生长,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40℃时愈合组织不生长,20℃是垂杨愈合组织生长最适宜温度。

6.2 湿度。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愈合组织生长活力,所以在嫁接后保持接穗和接口处的湿度(一般8%~25%)是嫁接成活的重要关键。采用套黑色塑料袋,既避光照、又保持一定的湿度。

6.3 光线。光线对愈合组织的生长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黑暗条件下,在接口处长出的愈合组织较多。因此,嫁接后用不透光的材料包捆,有利于愈合组织生长,促进成活。

6.4 砧、穗的生活力。砧木和插穗的生活力是愈合组织生长和嫁接成活的内因,只有在砧、穗双方都有生活力的情况下,愈合组织才能在适宜的条件生长,嫁接才能成活。因此,特别注意接穗的选取和保存,保证接穗新鲜、具有良好的生活力。

7 结论

采用此种嫁接方法,成活率达100%,效果较理想。垂杨接穗生长较快,当年可以形成良好的树冠,第2年春季均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