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潜蝇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6-07-29 09:11马云龙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斑潜蝇天敌成虫

马云龙

斑潜蝇是蔬菜、瓜果、花卉、烟草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属检疫对象。随着植物及农产品的调运,此虫很快在全国蔓延。斑潜蝇在我省多个地区均有发生,种群数量大,适应范围广,危害作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防治十分困难。可危害110种左右植物,一般减产30%~40%左右,严重可至绝产。

1 斑潜蝇形态特征

斑潜蝇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斑潜蝇属。是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包括成虫、卵、幼虫、蛹。成虫是一种小蝇子,灰黑色,舔吸式口器,有趋光、趋蜜、趋黄色和趋绿色特点。卵也非常小。南美斑潜蝇乳白色微透明,有的个体虫体带少量橙黄色,美洲斑潜蝇虫体呈均匀一致的橙黄色,幼虫成熟后脱叶化蛹落于地表。蛹椭圆形2mm长左右,南美斑潜蝇蛹淡褐色至黑褐色,美洲斑潜蝇鲜黄色至黄褐色。斑潜蝇世代重叠,各代间无明显界限,繁殖能力极强,一个雌成虫就可产卵100~150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最长一个世代也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受害,幼虫早晨露干后至上午11时前在叶面上活动最盛,而蛹于8:00~12:00羽化成虫。

2 危害症状

斑潜蝇幼虫、成虫均可危害叶片,南美斑潜蝇比美洲斑潜蝇寄主范围更广,两种害虫危害习性有所不同。南美斑潜蝇的幼虫主要取食背面叶肉,多从主脉基部开始危害,形成弯曲较宽(1.5~2mm)的虫道,虫道沿叶脉伸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可若干虫道连成一片形成取食斑,后期变枯黄。美洲斑潜蝇以幼虫取食叶片正面叶肉,形成先细后宽的蛇形弯曲或蛇形盘绕虫道,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粪,老虫道后期呈棕色的干斑块区,一般一虫一道,一头老熟幼虫一天可潜食3cm左右。

两种斑潜蝇成虫危害基本相似,在叶片上,雌虫用产卵器刺伤叶片产卵于叶表皮下,刺伤叶片细胞,形成针尖大小的近圆形刺伤“孔”,造成危害,“孔”初期呈浅绿色,后变白,肉眼可见,雌、雄成虫就在刺伤“孔”舔食汁液。叶片的伤口还可感染其它病菌,而蝇子本身还可传带多种病毒,从而使植株得病,危害幼苗,造成植株弱小,生长缓慢,严重时,幼苗枯死。幼虫蛀食叶肉和成虫刺伤叶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的可绝产。观赏植物上,幼虫取食叶片,留下孔道,成虫危害造成刻点,降低了观赏价值。

3 综合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严格把好植物检疫关,防止随寄主植物或产品从疫区传入保护区。

4 农业防治

4.1 蔬菜收获后,及时将枯枝干叶及杂草深埋或焚烧。

4.2 将有蛹的表层土壤深翻到20cm以下,以降低蛹的羽化率。

4.3 合理轮作,合理布局。比如抗此虫作物苦瓜套种感此虫作物豆角,能降低虫情指数50%以上。

5 物理防治

利用两种斑潜蝇成虫趋黄色的特征,用黄板诱杀成虫。其方法是:制作50cm见方的黄纸板,用塑料薄膜蒙上,框架固定外涂废机油插入田间或棚室内,高度以高出植株10~20cm为宜,每100㎡插5~7块,成虫趋黄色贴至死亡,每3~5d清理重涂一次。

6 生态防治

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杀虫。在夏秋季节,利用棚室闲置期,采用密闭棚室的措施,选晴天高温闷棚一星期左右,使设施内最高气温达60℃~70℃,可杀死害虫。菜园内,可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深翻土,再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使其地温超过60℃以上,从而达到高温杀虫以及深埋斑潜蝇的作用。

7 生物防治

7.1 利用天敌,如释放姬小蜂、反颚茧蜂、潜蝇苦蜂等。斑潜蝇天敌有15种左右寄生蜂,大多寄生在幼虫上,从而使幼虫死亡。

7.2 喷施对天敌杀伤小的生物农药,如1%苦参素、苦瓜子浸泡液、烟碱水、1.8%虫螨克EC、24.5%京博多面手EC、58%风雷激EC、1.1%烟百素EC,后四种为阿维菌素类生物农药,减少施药次数和面积,保护天敌。

8 化学防治

防治成虫一般在早晨晨露未干前,幼虫一般在上午露干后至11时前施药效果最佳。此虫主要是幼虫危害,当发现底部叶片有虫道时或发现蝇子大量发生时,以及有20%的植株叶片有产卵取食孔(白刻点)时喷药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施药时除均匀喷雾到叶正、背面外,针对斑潜蝇地面化蛹的习性,将药液也喷于地面。药剂有:50%潜克WP6~10g/亩、22%除虫净EC800~1000倍液、20%斑潜净EC1000倍液、1.8%害极灭EC3000倍液、1.8%爱福丁EC2000~3500倍液、75%拉维因1500倍液、10%除尽3000倍液进行交替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猜你喜欢
斑潜蝇天敌成虫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不同诱捕装置对美洲斑潜蝇诱捕效果比较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温室菜豆生产中斑潜蝇的综合防治
美洲斑潜蝇识别与防治口诀
玉米象成虫对β-细辛醚中毒的行为反应及杀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