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的临床观察

2016-07-30 06:16付继锋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745000甘肃庆阳市西峰区长庆大道51号
广西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痛经

付继锋 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745000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长庆大道51号

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的临床观察

付继锋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745000甘肃庆阳市西峰区长庆大道51号

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阳虚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给予口服联合灌肠温经活血汤(当归15 g,赤芍15 g,生白芍15 g,肉桂10 g,小茴香15 g,吴茱萸10 g,焦艾叶10 g,熟地黄15 g,桂枝15 g,皂角刺12 g,鳖甲15 g,穿山甲15 g,大血藤10 g,牡丹皮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焦蒲黄10 g,益母草20 g,台乌10 g,香附10 g,炙甘草6 g)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 32例仅给予口服温经活血汤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对于子宫腺肌病所致的阳虚血瘀型痛经比单纯口服疗效明显。

关键词温经活血汤;子宫腺肌症;痛经;阳虚血瘀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痛经率为 64.8%~77.8%[1]。目前西医认为子宫腺肌病发病与体内的雌激素有关,临床主要通过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手术切除子宫来达到治疗目的。但长期口服避孕药副作用较大,且疗效可能是暂时性的;放置宫内节育器部分患者会产生过敏反应,且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增加了经血逆流至腹腔的机会,也增加了内膜及肌层损伤和发生炎症的机会[2];切除子宫虽可达到根治目的但对于年轻患者不适用,而中医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近几年笔者采用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阳虚血瘀型痛经32例,疗效较佳,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为我中心2010年10月~2015年4月门诊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年龄28~49(38.91±7.64)岁;病程3年以内12例,4~6年15例,7~9年5例。对照组年龄27~50(38.97± 7.66)岁;病程3年以内10例,4~6 年17例,7~10年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疼痛位于下腹正中,月经量多,经期延长[3]。②行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剧,喜温喜按,经血紫黯有块,腰脊酸痛,背寒肢冷,舌质淡暗,苔白润,脉沉紧,辨证为阳虚血瘀[4]。③B超检查:子宫径线明显增大,轮廓尚规则,子宫腔内膜回声线居中,子宫切面回声不均匀,有实质性低回声和强回声区[5]。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且有压痛,经期压痛更甚。

2 治疗方法

2.1观察组自拟温经活血汤:当归15 g,赤芍15 g,生白芍15 g,肉桂10 g,小茴香15 g,吴茱萸10 g,焦艾叶10 g,熟地黄15 g,桂枝15 g,皂角刺 12 g,鳖甲15 g,穿山甲15 g,大血藤10 g,牡丹皮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焦蒲黄10 g,益母草20 g,台乌10 g,香附10 g,炙甘草6 g。由我中心煎药房统一煎制,取液300 ml,装袋,每袋150 ml。于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口服温经活血汤,每次150 ml,2次/日,同时每日下午于门诊用温经活血汤灌肠,每次150 ml。灌肠操作方法:嘱患者排空二便,右侧卧位,将一次性输液器去掉针头部分后连接导尿管,连接灌肠袋,抬高臀部约10~15 cm,将导尿管插入直肠10~15 cm,调节滴速,滴完后保留灌肠2 h。连用7 d,共联合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对照组单纯口服温经活血汤,每次150 ml,2次/日,月经来潮前1周服用,连服7 d,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3 疗效观察

3.1疼痛评分标准[6]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为5分 (基础分);腹痛难忍为1分,腹痛明显为0.5分;坐卧不宁为 1分;休克为2分,面色苍白为 0.5分,冷汗淋漓为1分,四肢厥冷为1分;需卧床休息为1分;影响工作学习为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为0.5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为1分;伴腰部酸痛为0.5分;伴恶心呕吐为0.5分;伴肛门坠胀为1分;疼痛在1天以内为0.5分,疼痛每增加1天加0.5分。

3.2疗效标准[6]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疼痛积分减少到5分以下,3个月经周期后未见复发。好转: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主要体征改善,疼痛积分减少1/4及以上,但3个月经周期后偶有复发。无效:症状及体征改善,但有反复,疼痛积分减少1/4以下,3个月经周期后经常复发。

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4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积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

3.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妇科难治性疾病。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是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向肌层良性浸润并生长。临床症状多见痛经、不孕、月经过多、性交痛等,其中痛经最为常见,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7-8]。中医文献没有子宫腺肌病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可归属于“癥瘕”“痛经”范畴。本病病位在胞宫,病性属本虚标实,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使体内阳气不足,温煦失职,血行迟滞,瘀血阻滞胞宫、冲任而成癥瘕。笔者以温经活血、化瘀消癥为法,在温经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为温经活血汤。方中肉桂、小茴香、吴茱萸、焦艾叶、桂枝药性偏温,其中桂枝走表,肉桂、小茴香、吴茱萸、焦艾叶走里温阳,表里相配。当归、生白芍、熟地黄滋阴养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充足,气血运行通畅。皂角刺、鳖甲、穿山甲消癥散结,台乌、香附、大血藤、牡丹皮、乳香、没药、焦蒲黄、益母草、赤芍行气活血,一则有利于胞宫癥瘕的消散,二则使得经络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温经养血,行气活血,散结消癥,使得瘀血浊液顺利排出,从而痛经自行缓减。

本研究结果表明,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阳虚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疗法为全身和局部用药结合,充分发挥药效,故而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2]黄小英.子宫肌腺病的发病因素及其预防(附184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1997(7):9-10.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4-275.

[4]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143.

[5]刘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型与实时B超影像指标关系的探讨[J].中医杂志,2002,43 (11):841-842.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7-253.

[7]梁月琴,张丽.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7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52.

[8]武俊丽,魏绍斌.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2,35(3):6-8.

(2016-04-22收稿/编辑汤敏华)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19(2016)03-0036-02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症痛经
曼月乐联合妈富隆在子宫腺肌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电导透入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比较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观察
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补肾阳,选对药物是关键
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分析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